這篇上下游文章《甜燕麥的台灣奇蹟!畜試所十年育成「燕麥墾丁選一號」》報導的是台灣畜產試驗所耗費十年成功育成的新甜燕麥品種——「燕麥墾丁選一號」,其亮點和重點如下:
🥇 重點摘要
✅ 台灣首創甜燕麥品種
- 「燕麥墾丁選一號」是由台灣畜產試驗所南區分所耗時十年育成的本土甜燕麥品種。
- 過去台灣甜燕麥主要依賴進口,約每年進口近 9萬公噸。
✅ 優勢特點
- 生長期短:平均100天,最長不超過110天,不會耽誤第一期作。
- 抗病性強:具抗銹病能力,解決「Swan」等進口品種易病問題。
- 產量高:每公頃平均產量至少10公噸。
- 營養更好:粗蛋白質含量高出進口品種3%,纖維消化效率也更好,對牛羊更營養。
- 成本較低:國產成本每公斤約 10元以下,比進口(約14元/公斤)便宜。
🌱 研發與推廣歷程
- 育種地點遍及全台(北中南東),包括台北、桃園、彰化、台南、屏東、花蓮等地。
- 跨學界與農民合作:包括台大農藝系、動科系與在地農民,協助進行營養分析與消化試驗。
🔧 未來展望與應用
- 開放授權給農民種植,已接受申請,並將於10月展開合作試種,2026年可望全面推廣。
- 人工乾燥技術研發成功:減少牧草乾燥時間與成本,未來可作為乾草或青貯飼料使用,預計2027年可大量供應市場。
- 有望取代進口牧草,幫助台灣牛羊產業提高自主飼料比率、降低成本。
🐄 對酪農的影響
- 可望解決 牧草進口依賴與貿易戰、氣候風險等外在變數。
- 台灣自產、自足的甜燕麥,讓酪農能吃到 更新鮮、營養、成本更低的本土飼料。
📌 結語與意義
「燕麥墾丁選一號」的成功,代表台灣在牧草自給上的一大突破,透過本土育種、跨團隊合作,結合科學與在地實踐,為台灣農業帶來:
- 成本優勢
- 氣候適應性
- 營養提升
- 飼料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