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穀粉烘焙】新鮮的馬鈴薯可以讓米吐司更好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非產季時,我曾在全聯買過澳洲進口馬鈴薯解饞,外型小小顆蠻可愛的,唯獨一件事使人在意,某次沒煮完的馬鈴薯放冰箱冷藏了三周,竟然完全沒發芽跡象,網路查詢才知道為了長程運輸需要,可能泡過抑芽劑。農產品要行銷國際是真的不簡單,保質應該是必要手段,可以理解但從此就少買了,還是趁台灣馬鈴薯產季時,好好珍惜並享受吧。

將馬鈴薯和米結合起來,可以做料理,也可以烘焙。最近我更突發奇想使用新鮮馬鈴薯取代米吐司中常用的輔助粉--片栗粉(熟馬鈴薯粉)。理論上應該是可以做的,但怎麼做就需要實驗了,這周要分享的就是實驗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除了台農一號和克尼伯,台灣馬鈴薯已出現越來越多品種。消費者不知道品種沒關係(因為菜攤老闆也不知道),但千萬不要像我一樣看到有產銷履歷就著急地買了,購買前先問問看攤販,馬鈴薯的口感是粉質還是蠟質的? 若對方不理解,換個方式問是煮咖哩的(蠟質)?還是炸薯條的(粉質)?若對方都無法給予你明確答案,最後還可以切開判斷,蠟質馬鈴薯顏色偏黃,會有一圈外圍的紋路,粉質馬鈴薯較白,呈現中心放射狀紋路。

由於蠟質馬鈴薯的澱粉含量較少,還原糖較多,容易褐化,較不適合高溫烤炸烘焙。我一開始買到的就是臘質馬鈴薯,實驗做了二次米吐司,結果失敗收場。粉質馬鈴薯澱粉含量較多很容易打成泥,只要買對馬鈴薯,問題就只剩下替代片栗粉的濃度和比例了。這次我所分享的配方,僅是我個人喜愛的口感,以水2:熟馬鈴薯1的比例先打成泥狀,從中取150g兌水250g,這樣的比例做出來的米吐司,不會一切開就撲鼻襲來馬鈴薯味,口感上也吃不出馬鈴薯味,只剩下Q彈和水潤,即使在室溫下放置14小時,依然可維持85%原來的狀態,我超級喜歡~~


馬鈴薯吐司製作影片請看這裡

由於米吐司我已經拍過很多集了,這集影片在吐司進行第二次發酵之後的小細節,只有用文字做提醒,若你是第一次做米吐司,建議再看這支影片,才不會覺得跳太快喔

無麩質、無蛋奶、無大豆、無片栗粉、無洋車前子粉,材料最單純的米穀粉土司第二版來了~最詳細解說,快來Update!


食譜在這裡

☆☆☆馬鈴薯米吐司食譜☆☆☆

☆熟馬鈴薯汁

水(g):蒸熟馬鈴薯(g)=2:1

可以一次多打一點馬鈴薯汁備用

 

☆米吐司材料

  • 蓬萊米穀粉 400g
  • 熟馬鈴薯汁150g
  • 鹽 5g
  • 白神酵母 9g
  • 砂糖 40g
  • 植物油30g
  • 水 250g


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用,歡迎動動手指分享給需要的人,來支持我,讓我可以持續前進,把台灣米的無限創意製作出來,謝謝大家~

avatar-img
24會員
53內容數
五十歲以後我才開始想要社會參與,最關注的其實是地球和家園。期待的小小願望是--願未來七代台灣子孫都還能擁有大自然好環境和畝畝良田。由於覺醒得晚,能力和智力跟體力已有限,歐巴桑目前能做的,是從推廣家庭米食之樂開始,希望台灣每人每年的食米量不要年年往下掉了~有願就有力,這一路會遇到什麼,在這裡通通跟大家分享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樂米之家 的其他內容
無麩質米吐司在台灣已經流行了一、二年,我聽過有關它的、最多的誤解就是:吃起來像發糕~
有人覺得雨天浪漫,一定是有雨天才能享受到的特定之事或心情吧?怕冷的我,終於也能在冷氣團來襲時抱著浪漫情懷接待了,因為終日超低溫很適合做奶油酥皮食譜,順應著天氣做可以做的事,就容易靜下來發現其中的美好。
幸運之神照看著每個人,笑聲也是,今天就為家人朋友做一盤無麩質幸運籤餅吧~
無麩質酥皮濃湯,熱騰騰上菜了! 這次實驗米酥皮,一開始並不是為了
無麩質米吐司在台灣已經流行了一、二年,我聽過有關它的、最多的誤解就是:吃起來像發糕~
有人覺得雨天浪漫,一定是有雨天才能享受到的特定之事或心情吧?怕冷的我,終於也能在冷氣團來襲時抱著浪漫情懷接待了,因為終日超低溫很適合做奶油酥皮食譜,順應著天氣做可以做的事,就容易靜下來發現其中的美好。
幸運之神照看著每個人,笑聲也是,今天就為家人朋友做一盤無麩質幸運籤餅吧~
無麩質酥皮濃湯,熱騰騰上菜了! 這次實驗米酥皮,一開始並不是為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9/7 果醬米穀餅乾(第一次試做) 忘記之前甚麼時候用過在來米粉做蛋糕還餅乾,吃起來粉粉的很乾燥,這次做的米穀餅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果然不能直接把麵粉食譜轉為米粉來做,呵呵。事後查了一下網路上的米穀餅乾,有一些人是奶油比例比較高,有些人是加杏仁粉增加濕潤度。下次看看用哪個方法再做一次
Thumbnail
香噴噴的馬鈴薯燉肉,上菜囉👋 很喜歡日式馬鈴薯燉肉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配兩碗飯都不為過。即使把肥滋滋的豬五花拿下去燉煮,吃起來不油膩又保有豬油的香氣,主要是靠甜而不膩的日式鹹甜醬汁,讓人忍不住多扒幾口白飯。 馬鈴薯燉肉的靈魂是馬鈴薯呀~~~ 把馬鈴薯燉到像暖男一樣,擁有堅強的外表,卻有著
Thumbnail
家中現有蔬菜:一條小黃瓜、高麗菜、玉米粒。撒黑胡椒,沒加鹽。因爲想配別的東西吃。吃來清爽,咬入小黃瓜清香撲鼻。 下次修正:我覺得1顆全蛋量太多。甚至不需要蛋,做vegan版。而可改其它杏仁粉之類的。想加豆漿以取代水也無妨。而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我熱愛各種馬鈴薯料理,鬆鬆軟軟的口感實在是太讓人喜愛,不管是早餐店的薯餅蛋餅或是麥當勞的薯餅,我都好喜歡!多年前看到松露玫瑰姐姐在部落格分享的「阿莫先生家馬鈴薯煎餅」,讓我口水無法止住,所以學會下廚之後,只要有多餘的馬鈴薯,我就會拿來做成馬鈴薯煎餅,外加一顆半熟蛋! 煎餅材料非常簡單,最麻煩的就是
Thumbnail
最近只要看到減脂、高蛋白料理,我就會很開心的把他們存下來,然後去買材料來實踐一下!今天這款馬鈴薯雞肉餅是在小紅書上面看到的,滿滿的飽足感,而且看起來超好吃!!所以我馬上買了材料,剛剛製作完成就來發文了,哈哈,動作迅速♡ 我使用雞里肌肉250公克,一顆較大的馬鈴薯,雞肉切丁然後用醬油味霖以及胡椒鹽和
Thumbnail
去年有觀眾在米吐司影片下方留言問我,關於某位國際知名烘焙達人使用秈米粉(在來米)+耐高糖酵母製作吐司,我有什麼看法? (因為我頻道裡的米吐司都是使用蓬萊米穀粉做的)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9/7 果醬米穀餅乾(第一次試做) 忘記之前甚麼時候用過在來米粉做蛋糕還餅乾,吃起來粉粉的很乾燥,這次做的米穀餅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果然不能直接把麵粉食譜轉為米粉來做,呵呵。事後查了一下網路上的米穀餅乾,有一些人是奶油比例比較高,有些人是加杏仁粉增加濕潤度。下次看看用哪個方法再做一次
Thumbnail
香噴噴的馬鈴薯燉肉,上菜囉👋 很喜歡日式馬鈴薯燉肉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配兩碗飯都不為過。即使把肥滋滋的豬五花拿下去燉煮,吃起來不油膩又保有豬油的香氣,主要是靠甜而不膩的日式鹹甜醬汁,讓人忍不住多扒幾口白飯。 馬鈴薯燉肉的靈魂是馬鈴薯呀~~~ 把馬鈴薯燉到像暖男一樣,擁有堅強的外表,卻有著
Thumbnail
家中現有蔬菜:一條小黃瓜、高麗菜、玉米粒。撒黑胡椒,沒加鹽。因爲想配別的東西吃。吃來清爽,咬入小黃瓜清香撲鼻。 下次修正:我覺得1顆全蛋量太多。甚至不需要蛋,做vegan版。而可改其它杏仁粉之類的。想加豆漿以取代水也無妨。而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我熱愛各種馬鈴薯料理,鬆鬆軟軟的口感實在是太讓人喜愛,不管是早餐店的薯餅蛋餅或是麥當勞的薯餅,我都好喜歡!多年前看到松露玫瑰姐姐在部落格分享的「阿莫先生家馬鈴薯煎餅」,讓我口水無法止住,所以學會下廚之後,只要有多餘的馬鈴薯,我就會拿來做成馬鈴薯煎餅,外加一顆半熟蛋! 煎餅材料非常簡單,最麻煩的就是
Thumbnail
最近只要看到減脂、高蛋白料理,我就會很開心的把他們存下來,然後去買材料來實踐一下!今天這款馬鈴薯雞肉餅是在小紅書上面看到的,滿滿的飽足感,而且看起來超好吃!!所以我馬上買了材料,剛剛製作完成就來發文了,哈哈,動作迅速♡ 我使用雞里肌肉250公克,一顆較大的馬鈴薯,雞肉切丁然後用醬油味霖以及胡椒鹽和
Thumbnail
去年有觀眾在米吐司影片下方留言問我,關於某位國際知名烘焙達人使用秈米粉(在來米)+耐高糖酵母製作吐司,我有什麼看法? (因為我頻道裡的米吐司都是使用蓬萊米穀粉做的)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