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出處:天下雜誌825期P.95)
這篇「老漁翁的部落格」文章是在整理《天下雜誌》第825期關於黃偉桐的報導,並強調他代表的新職人精神。下面分析這篇文章的重點、觀點。
🔍 文章重點整理
- 人物背景
黃偉桐,56歲,是「饗A Joy」高檔餐廳的洗碗工(清潔部洗滌副理或類似等級)。文章認為他把洗碗工作當成專業來做,這是其職業的價值所在。 - 數字具體
- 洗過 1,182.6萬片餐盤、1,773.9萬杯子,累積服務人次 255萬名客人。
- 任職約九年,常在悶熱、潮濕、工作強度高的洗碗間中工作。
- 新職人精神/職業觀念
- 沒有把工作看成低賤行業,而是把「洗得快、乾淨、不破損」作為對自己的要求。
- 樂於在看似卑微的位置上鑽研專業、自我升級。
- 因為「專」,所以「精」,高檔餐廳願意競相要他的團隊或他本人。
- 社會訊息與勉勵
文中主張「職業沒有貴賤」,更重要的是怎麼做,以及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文章有激勵性的語氣,意在鼓勵讀者尊重每個工作的努力,也尊重自己做工作的態度。
💡 延伸思考/討論議題
這篇文章可以引發以下討論或思考角度:- 「新職人精神」在不同產業裏的應用:洗碗工是一個非常基礎但不可或缺的工作,其中特別強調效率、品質與態度。其他看似低階或勞力密集的職業,是否也能透過這種精神、專業和職人態度被重新定義?
- 勞動價值面:社會應如何衡量工作的尊嚴?是靠薪水、社會認同、還是工作本身的專業性與自主性?
- 勞動條件改善:要讓更多像黃偉桐這樣的人可以靠洗碗或類似工作活出專業與尊嚴,政策/企業/社會要做什麼樣的支持?例如提升工時透明、保障勞健保與安全衛生、提供培訓升遷機會。
- 心態與心理層面:這樣的故事能激勵人,但也可能造成某些壓力──如果把提高效率與專業當作唯一目標,是否會忽略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長期身體與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