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治者菲爾德瘋狂崛起》封面設計來看,就知道這又是喬治 桑德斯一本充滿玩心的著作。
短短170頁,字大,不時穿插搞怪圖片,都讓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桑德斯在故事裡虛構了兩個國家,外宏爾國和內宏爾國,內宏爾國很小,小到僅能容納一人,其餘六位公民只好排隊等候入境。這是一個巨大的外宏爾國欺負渺小的內宏爾國的故事,也是講述了菲爾如何在外宏爾國奪權成為總統,並沈溺於濫用權力的故事。
桑德斯用他老本行的戲謔本領處理政治議題,使讀者無法太認真去看待。裡頭出現的所有角色,幾乎都不是人形的,說不清是什麼生物,每個角色之間的生物構造缺乏齊一性,有的角色像是櫃子和螺栓的綜合體,有些則像植物。每次閱讀桑德斯都要被他提醒小說虛構的可能性。桑德斯的戲謔有趣之處正是他的不講邏輯,即便在奇幻小說裡,邏輯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準,如《獵魔士》的劍與魔法世界,有巫師、有獵魔士、有國王、有精靈,所有身分都被歸屬在某種「類」之下,而每種類都有他們的文化、歷史、運作規則等等,例如魔法來自混沌,獵魔士是變種人,他們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皆有詳細規定。這個「能做到」在桑德斯的戲謔中並不存在,桑德斯的角色不歸屬於類,他們都是完全獨立的生命,可任意拆解組合,情節上總給人一種放飛自我的感覺。在他的小說裡,你很難不出乎意料。
六人可以成為國家,極小的國土也能成為國家,桑德斯的寫法是絕對地反寫實,反哪些寫實呢?至少反卡佛式的寫實(純外部的)、反奇幻的寫實(上面講的邏輯)、反心理寫實(扭曲來自心理問題)、反魔幻寫實(一個堅實地基上的偶爾起飛)。這種態度比卡夫卡的《城堡》來得更激進,一種究極的「有何不可」,作者以這種方式不斷敲打觀眾,這是一部小說,100%虛構成分。
然而我們仍可以說,桑德斯的小說裡有某種最本質的寫實,這種寫實不靠現實外衣的可靠性去論證,而是問題被抽象後的核心。他甚至不屑於用語言去為小說辯護,他的語言線條分明、不拖沓,迅速的場景切換、絕不含糊,是太陽神式的形象文字。
小說提出了很尖銳的問題,即為什麼我們需要這些寫實的資料去辯護小說?很難想像台灣作者寫出這樣的小說能得獎,遑論出版。桑德斯彷彿在說,小說是高度自由的藝術,是以玩心去談嚴肅議題的藝術。君不見連裡頭的插畫,他也不怎麼「認真」對待。
但是要說我很喜歡這部小說,卻也是不誠實的。我仍高度讚賞《林肯在中陰》,推薦《勸誘之邦》,但《統治者菲爾德瘋狂崛起》?似乎值得商榷。我在這本作品裡感受不到情感波動,我覺得作者在瘋狂玩弄筆下的角色,就像看一位快打旋風老玩家的華麗連段,雖驚艷,卻無感動。
話說回來,桑德斯有一些創作上的小習慣很耐人尋味。其一是天真,在許多小說裡,桑德斯明顯地加入了救贖元素,《菲爾》裡的他國救兵,《狐狸小八》的童話道德寓意,《勸誘之邦》的覺醒之人反抗媒體暴政。桑德斯的故事會留一個很顯眼的救贖出口,和許多當代小說悲到谷底沒有出路相比,難免有一種天真感。其二是錯字,桑德斯在不同小說裡總會設計講錯話寫錯字的角色,製造錯字對他來說似乎是很有趣的遊戲,再次我們在這裡看到桑德斯扒開小說帷幕跳到讀者面前,邀我們加入這場文學遊戲。
寫於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