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對錯」,不過是立場的差異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人們習慣於用「對錯」來評判一切,並以此劃分陣營,產生對立。然而,許多時候所謂的「對」,只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而所謂的「錯」,則是從他人的角度來看。這份執著,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也讓內在的智慧之光被遮蔽。


當我們用「對錯」來框住自己與世界,便會失去對多元視角的理解與包容。例如,一位長輩對年輕人的勸誡,在長輩的經驗裡是「對」的,但在年輕人的新思維裡,卻可能顯得「錯」了。雙方都堅持自己的「對」,便會產生衝突。


真正的智慧,是能夠超越「對錯」的二元對立。它要求我們能夠放下個人的立場與偏見,以一種更為宏觀、更具同理心的視角去看待事物。當能夠理解每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因果與背景下,做出當下的選擇,便能以一種更為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從而化解矛盾,並使內在恢復和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ead T的沙龍
1會員
88內容數
bread 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世人常言:「得寸進尺。」此話道盡了人性深處的貪婪。當一個人內心產生貪念,就如同在平地上挖出了一條溪流,而這條溪,永遠都無法被填滿。
Thumbnail
2025/09/18
世人常言:「得寸進尺。」此話道盡了人性深處的貪婪。當一個人內心產生貪念,就如同在平地上挖出了一條溪流,而這條溪,永遠都無法被填滿。
Thumbnail
2025/09/16
本文從能量角度探討情緒的影響,並以道德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闡述情緒平衡的重要性。學習覺察並轉化負面情緒,將其化為行動動力或深思熟慮的力量,而非消耗能量的負擔。
Thumbnail
2025/09/16
本文從能量角度探討情緒的影響,並以道德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闡述情緒平衡的重要性。學習覺察並轉化負面情緒,將其化為行動動力或深思熟慮的力量,而非消耗能量的負擔。
Thumbnail
2025/09/16
世人嚮往的好命,並非金山銀山,而是內在不受外境影響的安定與從容。本文探討如何培養內在平靜,在變故中保持穩定的心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2025/09/16
世人嚮往的好命,並非金山銀山,而是內在不受外境影響的安定與從容。本文探討如何培養內在平靜,在變故中保持穩定的心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但不必要因為跟自己不同就去批判或攻擊 換個角度想 我們在學習或是想要改變什麼的時候 反而是經常需要保持更開放、客觀的態度 才能從中學習到一些什麼 因此與自己不同並不一定是壞事 但是因為這樣去攻擊 那就是壞事了
Thumbnail
但不必要因為跟自己不同就去批判或攻擊 換個角度想 我們在學習或是想要改變什麼的時候 反而是經常需要保持更開放、客觀的態度 才能從中學習到一些什麼 因此與自己不同並不一定是壞事 但是因為這樣去攻擊 那就是壞事了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輕鬆的二分法能簡化許多複雜的東西,光與暗、是與否、對與錯、白與黑、左與右,簡單明瞭的標籤不只可以加速處理事情的速度,也能擺脫中間地帶,達到不在意甚至無視範圍最大的模糊空間的功能。
Thumbnail
輕鬆的二分法能簡化許多複雜的東西,光與暗、是與否、對與錯、白與黑、左與右,簡單明瞭的標籤不只可以加速處理事情的速度,也能擺脫中間地帶,達到不在意甚至無視範圍最大的模糊空間的功能。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