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7年級(前後)的世代都跟我一樣,被毒雞湯澆灌長大,尤其是日韓、華人社會,像是:
「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能者多勞」、「吃苦當吃補」、「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人定勝天」、「天助自助者」…
曾被評為「草莓、水蜜桃族」的世代,被世界教訓了後才發現,大多時候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還順便被“刻苦耐勞是美德”的大旗綁架了一番。(果然你不貼標籤就會反被別人貼標籤啊!)
人們過份解讀努力的重要,放大了社會的期待,形成枷鎖,過度努力不會換來收穫,大概率只換來更多工作、僵直性脊椎炎、落髮、憂鬱症,最後嚴重者自我了斷。
在我還是社畜小姐時,曾因過度努力而掉髮去看一位老中醫,當時自認我抗壓性很強,醫生果斷地回:
「可是你身體已經撐不住了啊!」
撐不下去還堅持不放棄,自以為這樣才是專業,才叫敬業,但很多時候只是自我感動罷了,這世界卻如同羅素所說:
「錢都流向不缺錢的人,苦都流向能吃苦的人。」
然而明知崩到極限,一觸即斷,還是不敢逃跑,因為一跑就會被冠上不負責任、任意妄為、懦弱沒用、沒出息、沒骨氣、廢物、一輩子撿角(台語)…的標籤;
但當我們在這些痛苦時刻,在泥沼掙扎,在登出世界之前,別忘了,#逃跑 永遠是一張王牌,某些時候可以說,是最好的一張牌,只要鼓起勇氣,因為人生是自己在過,不需對誰交代。
#活著就是勝利
意外收到這本書 #逃跑的勇氣 正是來幫助我們更好的重掌人生,書中教我們直面不敢吐露脆弱的四個恐懼,並實際給出七個巧妙抽身與三個拉開距離的逃跑方法,作者和田秀樹是一位精神科醫師,看過許多求診患者自虐而不自知,因為這些學校、社會不曾教過的事:要學會逃跑才活得好。
不管是家庭霸凌、校園霸凌、職場霸凌、感情霸凌,逃跑一點都不可恥,是自我保護的機制,是聰明的生存策略。
整本書排列輕鬆、好閱讀,類似口袋書,更像是心靈健康的維他命,感到有壓力時就能拿起來翻閱一下。
是說,我前陣子才在皇冠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 #逃避不可恥還實用,#訣竅是裝可恥 ,我已然成為逃跑屆的全球代言人了是嗎?
能分享這類的書我挺開心的,畢竟看過太多拼命工作而付出身心健康,甚至生命的人,那位日本電通因壓力過大而跳樓離開世界的女生只是其一,想告訴大家,逃跑就好了!
RUN)))))))))))
(電影關鍵報告女先知的大喊)
#遊民小姐職場逃走中(持續上映)

離婚比入獄壓力指數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