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流量密碼 | 入選即時精選的文章 | 會增加多少流量? | 真實記錄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9 月 16 日,我的文章有九篇同時入選「即時精選」。這原本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情,因為照理說被平台推送、被選中,就代表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曝光。然而,三天後回頭檢視數據,卻得到了一組耐人尋味的點閱數字:

36、31、2500、107、14、14、20、28、354。

單純看這組數字,會覺得分布很奇怪。一篇文章可以突破 2500 點閱,另一篇也有 354 點閱,算是相當不錯;但大部分卻落在 10 到 30 點閱之間。換言之,即使入選「即時精選」,有六篇文章的表現幾乎和沒被推送時一樣,甚至比我的日常平均值還要低。

這個現象值得深思。

raw-image

1. 數據背後的故事

首先必須承認,那篇獲得 2500 點閱的文章,是因為確定被同步到 Google News,因此帶來大量的外部流量。這是一個「平台之外」的力量。Google News 擁有龐大的使用群,文章一旦被推播,就可能瞬間獲得數百甚至上千點閱。

其次,像 354107 這兩篇,雖然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有上 Google News,但數據明顯比其他文章高,推測可能在演算法上獲得了額外的推薦,或者被部分使用者分享到社群,因此有了中等層級的流量。

然而,最令人震驚的是 36、31、14、14、20、28 這六組數字。這些文章明明入選了「即時精選」,理應在平台首頁或探索頁面被看到,但實際流量幾乎和日常沒有差異,甚至還低於我的平均中位數(大約 20)。

換句話說,「入選」並沒有真正帶來流量,可能的原因是這些版面沒人看。


2. 為什麼「即時精選」無效?

一般來說,平台設計首頁或探索頁面,都是為了 引導分流。也就是說,讀者進入首頁後,可以被推薦到最新、最熱門或最符合興趣的文章。這樣的機制,對平台有利,對創作者也有利,因為它能幫助讀者發現新的內容。

但在方格子,實際狀況卻不是如此。

  • 首頁功能導向錯誤:當使用者進入首頁,看到的不是一個完整的探索入口,而是「加入會員」的介面。這樣的設計對於平台來說可能是出於商業考量,希望增加會員數,但卻犧牲了最重要的引流功能。
  • 探索頁面使用率極低:就算一般會員能進入探索頁面,實際使用的次數也很少。這可以從數據得到驗證:如果探索頁真有足夠流量,被選上的文章不可能只停留在 14、20 這種數字。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即時精選」的價值,遠遠不如外部的 Google News 推播。

這也意味著,平台內部的推薦系統,幾乎沒有辦法有效帶動流量。


3. 封閉性平台的隱憂

這樣的結果其實相當可怕。因為它代表方格子平台本身具有很高的 封閉性

一般而言,內容平台會盡可能設計一個「循環」:

  1. 讀者進入首頁
  2. 被推薦到新文章
  3. 增加點閱與互動
  4. 演算法再依據互動做更多推薦
  5. 形成活水般的流量循環

但方格子的首頁卻沒有扮演這個角色。它更像是一個「廣告看板」,其主要任務是拉新會員,而不是推廣文章。結果就是:創作者即使努力創作、即使被選入「精選」,也無法透過平台得到應有的回報。

換句話說,平台內部的流量幾乎被掐斷,只有外部的 Google News 或社群分享,才能帶來真正的流量。


4. 流量密碼的真相

從這次數據觀察,可以得到一個「流量密碼」:

  • 真正能帶來大量點閱的,不是平台內部推薦,而是 平台外部的曝光管道。
  • Google News 是目前最強大的來源,一旦文章被收錄,點閱就會暴漲。
  • 平台內的精選、首頁推薦,效益幾乎可以忽略。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但卻是真實的。創作者若單純依賴方格子本身的「即時精選」,恐怕會失望。坦白說,連自己也覺得驚訝。


5. 給創作者的啟示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1. 把焦點放在外部平台 想辦法讓文章能被 Google News 收錄,或透過社群分享擴散。 平台內的精選可以當作一種「榮譽」,但不該是主要的流量來源期待。
  2. 關注標題與議題的關鍵性 2500 點閱的文章,很可能標題與當時的議題高度相關,才會被新聞平台收錄。 這提醒我們,寫作時要思考「能否與社會熱點對接」。
  3. 不要依賴單一平台 方格子目前的結構顯示,它比較像是一個「內容存放空間」,而不是「流量分配平台」。 若要擴展讀者群,勢必要透過其他管道(例如 Facebook、X、Instagram、新聞聚合平台)。

心語

這次的數據觀察,其實是一個警訊。表面上看起來,「即時精選」是一種平台對創作者的肯定,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它對流量的幫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真正能帶來大量點閱的,是外部世界的眼光。當文章進入 Google News,它就能被更多人看見;反之,如果僅依靠平台內的推薦,可能連 30 點閱都難以突破。

這說明了一件事:

方格子是一個封閉性強的平台,首頁沒有承擔引導流量的功能。

對創作者跟方格子而言,這都是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未來若要突破自己的流量天花板,不能只依賴平台,而要把眼光放得更廣,思考如何把作品推向更大的世界。

希望方格子能越來越好,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與會員,壯大這個園地,也希望平台能研究我的推論是否正確,相信這樣對平台與所有創作者有好處。


36點閱數

31點閱數

2500點閱數

107點閱數

14點閱數

14點閱數

20點閱數

28點閱數

354點閱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26會員
4.8K內容數
這裡就是一個小報社,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歡迎閱讀。。。謝謝。。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9/21
近來有人提出「寫作品牌」這個概念,對我而言,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在許多年以前,真正懂得經營創作的人就已經在實踐,只是做的人不多、懂的人更少。絕大部分的作者仍停留在「作品」與「靈感」的層次,卻沒有意識到,寫作其實也能是一種品牌經營。 如果我們把「寫作品牌」的進程拆開來看,它可以分成五個階段:
Thumbnail
2025/09/21
近來有人提出「寫作品牌」這個概念,對我而言,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在許多年以前,真正懂得經營創作的人就已經在實踐,只是做的人不多、懂的人更少。絕大部分的作者仍停留在「作品」與「靈感」的層次,卻沒有意識到,寫作其實也能是一種品牌經營。 如果我們把「寫作品牌」的進程拆開來看,它可以分成五個階段:
Thumbnail
2025/09/20
寫作,追求的還是要有人看。無論是文學創作、散文心得,還是評論文章,讀者的回饋始終是創作者的「養分」。我們當然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在意流量,不要被點擊率牽著鼻子走,要專注於作品本身的價值與深度。」這樣的提醒確實重要,因為文字的價值遠遠超過數字的累積。然而現實卻殘酷地告訴我們:如果文字沒有傳遞到讀者
Thumbnail
2025/09/20
寫作,追求的還是要有人看。無論是文學創作、散文心得,還是評論文章,讀者的回饋始終是創作者的「養分」。我們當然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在意流量,不要被點擊率牽著鼻子走,要專注於作品本身的價值與深度。」這樣的提醒確實重要,因為文字的價值遠遠超過數字的累積。然而現實卻殘酷地告訴我們:如果文字沒有傳遞到讀者
Thumbnail
2025/09/18
在方格子,有許多文章告訴創作者,如何創造流量。內心很有感觸,許多都談得很好,頭頭是道,但我懷疑其中的效果。做為產業人,我習慣用實際的數據來讓讀者了解。如何創造流量。在當今自媒體與內容創作的環境裡,流量幾乎是所有創作者繞不開的話題。有人說「內容為王」,有人說「流量至上」,實際情況是兩者並非對立,而
Thumbnail
2025/09/18
在方格子,有許多文章告訴創作者,如何創造流量。內心很有感觸,許多都談得很好,頭頭是道,但我懷疑其中的效果。做為產業人,我習慣用實際的數據來讓讀者了解。如何創造流量。在當今自媒體與內容創作的環境裡,流量幾乎是所有創作者繞不開的話題。有人說「內容為王」,有人說「流量至上」,實際情況是兩者並非對立,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7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7月份(2024/7)總流量為65.76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28.26M次瀏覽,方格子為7.145M次瀏覽。 6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6月(2024/6)總流量為112.10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29.41M次瀏覽,方格子為5.693M
Thumbnail
7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7月份(2024/7)總流量為65.76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28.26M次瀏覽,方格子為7.145M次瀏覽。 6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6月(2024/6)總流量為112.10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29.41M次瀏覽,方格子為5.693M
Thumbnail
有時候回顧我部落格的文章,發現往往自己嘔心瀝血之作點閱數少的可憐... 反而隨意寫、在我眼中跟個版廢文沒兩樣的作品點閱率很高,一直感到很疑惑。我想知道怎樣的文章受讀者喜愛? 搜尋引擎又會推薦給讀者什麼樣子的文章?
Thumbnail
有時候回顧我部落格的文章,發現往往自己嘔心瀝血之作點閱數少的可憐... 反而隨意寫、在我眼中跟個版廢文沒兩樣的作品點閱率很高,一直感到很疑惑。我想知道怎樣的文章受讀者喜愛? 搜尋引擎又會推薦給讀者什麼樣子的文章?
Thumbnail
日更六篇文章 我已經習慣了每天定期更新文章。我知道我的讀者們大概都清楚我每天會更新六篇文章,所以長期以來,我的網站每天都有穩定的流量,大約在三到五百次之間。 流量遽增 然而,自從7月11號開始,我的網站突然出現了不明的流量,遠超過兩千次的訪問量,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裡,我觀
Thumbnail
日更六篇文章 我已經習慣了每天定期更新文章。我知道我的讀者們大概都清楚我每天會更新六篇文章,所以長期以來,我的網站每天都有穩定的流量,大約在三到五百次之間。 流量遽增 然而,自從7月11號開始,我的網站突然出現了不明的流量,遠超過兩千次的訪問量,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裡,我觀
Thumbnail
4~6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4~6)總流量為361.6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1.20M次瀏覽,方格子為16.54M次瀏覽。 3~5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67.0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4.10M次瀏覽,方格子為16.8
Thumbnail
4~6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4~6)總流量為361.6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1.20M次瀏覽,方格子為16.54M次瀏覽。 3~5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67.0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4.10M次瀏覽,方格子為16.8
Thumbnail
3~5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3~5)總流量為367.0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4.10M次瀏覽,方格子為16.82M次瀏覽。 2~4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46.9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2.92M次瀏覽,方格子為17.5
Thumbnail
3~5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3~5)總流量為367.0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4.10M次瀏覽,方格子為16.82M次瀏覽。 2~4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46.9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2.92M次瀏覽,方格子為17.5
Thumbnail
2~4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46.9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2.92M次瀏覽,方格子為17.59M次瀏覽。 1~3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
Thumbnail
2~4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46.9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2.92M次瀏覽,方格子為17.59M次瀏覽。 1~3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
Thumbnail
1~3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2M次瀏覽。 12~2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3/12~2024/2)總流量為321.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5.16M次瀏覽,方
Thumbnail
1~3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2M次瀏覽。 12~2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3/12~2024/2)總流量為321.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5.16M次瀏覽,方
Thumbnail
  相信在座有在經營自媒體的人,應該能體會,數字的增長在普遍時候都是龜速成長,偶爾突然增加幾個數字,就可以開心好一陣子的那種心情吧。   平常我也是這樣子的,雖然小說網站的數字我就很少去關注了,但社群媒體上的數字增減,一目了然就在那邊,我不想關注都不行。   某次我在Twitter貼文,我第一次
Thumbnail
  相信在座有在經營自媒體的人,應該能體會,數字的增長在普遍時候都是龜速成長,偶爾突然增加幾個數字,就可以開心好一陣子的那種心情吧。   平常我也是這樣子的,雖然小說網站的數字我就很少去關注了,但社群媒體上的數字增減,一目了然就在那邊,我不想關注都不行。   某次我在Twitter貼文,我第一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