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談市值ETF,有朋友問我說,為什麼我之前一直在說,在台股的投資上,你千萬不要放棄市值型標題的投資,今天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我們的投資組合當中,千萬不要忘了配置關鍵的市值標的。
下圖是近三年的台股大盤的走勢圖。從2022 年 10 月開始台股從12629 開始進入了進期的第一個主上升段,這一個上升段在 2024 年的24416 達到了頂點,共上漲了 21 個月。
截至今年的五月為止,進入了11 個月第一個上升段的修正期,達到這一波的低點,這一波的修正的低點在 17,306。接下來,也就是最近,在降息和AP 浪潮的持續推動之下,台股應該可以迎來第二波的上漲段。
然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一波的漲勢,最應該會超過 32,000 點。但中間可能至少還會有兩個修正段,下一次的修正,應該會在 28,000點然後跌 23,000。
然後再向上重復一次這樣的過程。整個完整的循環結束應該需要超過2年的時間,屆時,台股應該是可以超過 3 萬點。

當然這都是我個人「樂觀」的預期,你一定會問我這樣的數字是怎麼得來的,這裡,我預測的方法是引用台積電每年約 17 ~ 20 % 的營收成長。
透過營收與EPS 與台股大盤的年平均指數來作趨勢的避近。當然些數字不是做論文,我沒有採用「絕對正確」的數字,但是每年的數字的誤差應該也都會在 10 % 之內。
除了營收之外,我也用台積電EPS ,台積電的 EPS會從今年的 55 ~ 62 元左右的預估到達2027 年的 74.69元。因為這幾年,很明顯的 AI 伺服器的需求還遠遠不及被滿足。也因此,這裡我使用了較積極的二次曲線的預估。我相信悲觀者正確,而樂觀者賺錢。
台積電因為占比台股大盤的比重大約為 40 % (39.98%),且目前看來AI產業可以帶動大部分的台股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鍊。在這個過程當中,台股大盤指數,應該會與非常貼近台積電 EPS 與營收表現來成長。
也因此,從數字上來推斷,台股是有可能在後年站上 3 萬點大關的。也因此,我們也不斷地在強調,台積電在目前還沒有看到追兵的時候,大家還是要持續相信,台灣和美國是一同站在全球 AI的最前延,也不用妄自婓薄。

說到台積電,我們也要說一下最近的 NVIDA 用 50 億美金入股INTEL 取得 INTEL 約 4 % 的股份,當然這個過程是很複雜的,但是我們可以分三個部分來談:

第一個我們來談談,是否 intel 有辦法提供 nvdia 先進製程的部分。
台積電目前占了5nm 之下的87% 的產能。這也讓台積電在這幾年之內還有訂價的權利。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勢必一個產品的生產一定要「分散」。只有分享,才有辦法降低成本,最終在產品的成本下降上,才有辦法減少售價,並且讓這個產品更為普及。
但是若是有與美國企業合作過的朋友們都知道,台灣的科技領先是有我們「民族性」的成份在裡頭的,我們對於自己的職業的重視,當然有些人說的是奴性,但我個人比較偏好用正面來表述,這是台灣人合適的民族驕傲,從醫護、服務業連同科技業。台灣人雖然會抱怨工作,但是一旦上工還是會想要在自己的產業上作得最好。這個是 intel 比較難企及的。
也因此,您可以看一下左下方的圖,intel 自從放棄了 20A 本來轉向去 18 A 就是所謂的 1.8 nm 。這裡的 A 在中文是埃(Å,Ångström),1.8 nm 就是 18 個 A 。台積電在1.4nm 之後的案子也開始叫 A14。
當然另外也有右下角的三星的部分,三星又再度改善了先進製程的良率。預期要開始量產 Exynos 2600 ,三星目前的新聞指出,其 2 nm的良率為 30 %,預計在年底前將其良率提升至 70 %。

當然intel 又再度放棄先進製程及三星號稱在今年年底前可以將 2nm良率提升至 70 %。目前我在新聞上看到的台積電 2nm 的製程良率約在 65 ~ 66 %,我看到的最高的數字。這個若是年底之前三星可以大幅超越的話,三星確實會帶來市場的震撼。但是從前幾次的放話來看,三星目前要這麼快突破,可能還是有點時間。

回到剛剛的話題,nvdia 入主 intel 看來,在短時間之內,是否無取代掉台積電。當然剛剛我們提到的除了良率之外也還有封裝、成本、品質、產能等複雜問題。IC 會動和能賣是兩回事。

在 nvidia 入股中指出, nvidia更多是想要藉由入股 intel 取得 nvlink 在 x86 PC 及高階的 AI 伺服器中,取得進展。當然這個對於 intel 和 nvidia而言,在每年約 250 億美金的 pc 產業和每年約 1.8 億台的 NB 中,對於雙方都是極有幫助的。
目前的GPU 還是依賴 PCIe 來進行溝通,傳統的 PCIe 3.0/4.0 的頻寬有限,單通道約 1 GB/s ~ 2 GB/s,即使是 16 插槽也只有 32 GB/s 左右。新的NVLink 是一種 點對點(point-to-point)高速互連,每個連結(link)可提供大約 25 GB/s(雙向 50 GB/s)的頻寬,多個連結可以堆疊。
在多 GPU 系統(如 DGX、超算)中,模型需要把梯度或參數在 GPU 間交換。NVLink 讓這些資料同步速度比 PCIe 快數倍。例如大型 AI 模型訓練(GPT、BERT、DLRM)中,NVLink 大幅縮短同步時間。
除此之外,因為現在的模型都非常的龐大, nvlink ,也可以讓 GPU 共享和存取其他 GPU 的記憶體。這些都可以讓 intel 在 HPC 和高階 AI 伺服器上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間。
對於 intel而言,先進製程做不出來,但是可以透過良好的有 NVLink 的 AI 伺服器 cpu ,再度重回 AI 梯隊。
另外 nvidia 可以將其 NVLink導入成為 PC 、 NB 、AI 伺服器變成未來高速傳輸公規。建立起新的高速生態系,對 nvidia而言,也是一個不虧本的生意。但是這個生意還是建構在 intel本身現在的企業文化和研發的可靠度。 idea是好的,能否達成就是要看執行力了。

最後關於這筆交易,黃仁勳在新聞中指出,這筆交易,川普當局並沒有介入。當然我個人認為,這個是說法是真實的,但說川普沒有介入也是言過其實了。首先,50 億美金的投資,對於 nvidia 而言,是一筆小數目。就算以台積電的投美都超過了 1650 億美金,這個只是尾數而已。
但某種程度上,可以協助美國的「本土」半導體企業,不會缺席這個世代的AI 浪潮。不會最後因為破產而不斷地拆分,這個將不僅僅會失去川普重視的,讓「製造業回到美國」。及"Every thing made in US"。還會讓當局失去面子。
雖然,這一個篇幅是我們說過的 nvdia 入主 intel三個要素中最短的,但我認為其才是最重要的:
- 先進製程的可能佈局
- NVLink的生態鍊建立
- 協助美國政府擴大國內投資

今天我們說了蠻多的台積電,也說了 NVida 對 intel 的投資。當然,在 90 年代的時候 ,intel算是世界的王者,當時還有 Nokia 和像是 Ericsson等企業。當時的 nvidia 也剛剛在 1993 年成立而已。經過了 30 年之後。intel 也幾乎是一個快要破產的公司。而彼時的一個做顯卡的小 design house,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企業。
這個也是我們常說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藉此,我們也要看一下台積電。沒有一個企業可以長久坐在神壇上的 也因此在投資的時候,無論這個公司它當下有多好,你也要做好風險控管。
以今天而言以台股而言,可以想見,在短期之內,你投資 tsmc 或是美股 nvidia 都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報酬,相較於 0050 或是 SPY , 但是一旦風向轉變的時候。長期持有市值型標的,可能才是一個更穩當的作為。

最後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覺得台股有機會上 3 萬點,會在什麼時候呢? 也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和預測。
那麼以上就是我今天所有的內容,如果以上的內容有幫助到您,也歡迎您幫我訂閱、按讚和分享,我們下次再見嘍, byebye。

SZ的存股筆記 - 台股2027年挑戰 3 萬點?市值型 ETF 為何是投資必備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