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茲海默症是現代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特徵為緩慢且漸進性的認知退化。
典型表現是 短期記憶減退,例如不記得早餐吃什麼;但對於年輕時的往事或相處數十年的親友,卻依然記得清楚。
西醫觀點
目前主流認為,阿茲海默症與大腦代謝異常有關:
- 基因與發炎等因素,導致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過度堆積。
- 長期下來,大腦結構逐漸萎縮。
中醫觀點
傳統醫學認為「腎、骨髓、腦髓」一脈相連,健忘或癡呆多與腎氣不足、痰濁阻竅或瘀血影響髓海有關。因此,中醫治療以補腎、化痰、活血為核心,並配合針灸調理。台灣近年研究發現,抑肝散在減緩患者情緒波動、焦慮與失眠方面特別突出。
常見的證型與治療方向:
- 髓海不足:六味地黃丸加菟絲子、肉蓯蓉;常配腎關、三陰交穴。
- 脾腎兩虛:參苓白朮散加女貞子、補骨脂;配腎關、陰陵泉穴。
- 肝腎陰虛:六味地黃丸合四物湯;配腎關、地機、三陰交穴。
- 痰濁阻竅:奇應丸,配石菖蒲、鬱金;外加豐隆、四神聰穴。
- 瘀血內阻:血府逐瘀湯;配合谷、血海、三陰交穴。
總結
阿茲海默症尚無根治方案,但透過中西醫結合,能有效:
- 延緩病程
- 減緩焦慮、失眠等伴隨症狀
- 提升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理解並善用不同醫療體系的優勢,或許能讓患者與家人一起,走得更穩、更安心。
緻宸中醫誠摯關心與您有關的「淺談失智症」!
文章撰寫:緻宸中醫診所-郭昱劭醫師
編輯統整:緻宸中醫診所
更多資訊歡迎追蹤Facebook粉絲專頁「緻宸中醫診所」!
緻宸中醫診所 (04)2560-6565
台中市大雅區雅環路一段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