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名與身孰親?
➡功名和品德哪一個需要我們親自去做?
身與貨孰多?
➡品德和財物哪個更重要?
得與亡孰病?
➡實現和失去哪個更困難?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更喜歡的就要更花心力,奪取越多就會失去更多;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懂得滿足就不會受挫,懂得停止就不會過勞,可以長久。
【註解】
「名」與「身」孰「親」:「名」指功名﹔「身」指品德﹔「親」是親自執行。
身與「貨」孰「多」:「貨」指財物﹔「多」是重要。
「得」與亡孰「病」:「得」是實現﹔「病」是困難。
知足不「辱」:受挫。
知止不「殆」:過勞。
【解析】
追求可以無窮無盡,直到身心都無法負荷,也不見得能夠停止,要懂得分別與取捨,所以「道」不是只有「無」,還要有「有」。
《道德經》總覽 https://comprehend2020.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9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