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知止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原文】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名與身孰親?

功名和品德哪一個需要我們親自去做?


身與貨孰多?

品德和財物哪個更重要?


得與亡孰病?

實現和失去哪個更困難?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更喜歡的就要更花心力,奪取越多就會失去更多;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懂得滿足就不會受挫,懂得停止就不會過勞,可以長久。


【註解】

「名」與「身」孰「親」:「名」指功名﹔「身」指品德﹔「親」是親自執行

身與「貨」孰「多」:「貨」指財物﹔「多」是重要

「得」與亡孰「病」:「得」是實現﹔「病」是困難

知足不「辱」:受挫

知止不「殆」:過勞


【解析】

追求可以無窮無盡,直到身心都無法負荷,也不見得能夠停止,要懂得分別與取捨,所以「道」不是只有「無」,還要有「有」。


《道德經》總覽 https://comprehend2020.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973.html

我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mprehend20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示現我聞
0會員
50內容數
記錄吾師之「教」,及我的「學習」。 我所見,你可能看不見,我所聞,你可能聞所未聞。
示現我聞的其他內容
2025/09/21
【原文】 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有無,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 天下之至柔; ➡「道體」是最柔和的; 馳騁天下之至堅。 ➡卻能遊走於強硬之間。 無有入有無,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從沒有分別到不在意分別,我們知
Thumbnail
2025/09/21
【原文】 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有無,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 天下之至柔; ➡「道體」是最柔和的; 馳騁天下之至堅。 ➡卻能遊走於強硬之間。 無有入有無,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從沒有分別到不在意分別,我們知
Thumbnail
2025/09/20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始都是由道衍生而來,之後開始有
Thumbnail
2025/09/20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始都是由道衍生而來,之後開始有
Thumbnail
2025/09/19
【原文】 上識聞道,勤而行之; 中識聞道,若存若亡; 下識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類,上德若谷; 大白若孺,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箴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Thumbnail
2025/09/19
【原文】 上識聞道,勤而行之; 中識聞道,若存若亡; 下識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類,上德若谷; 大白若孺,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箴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名利與自身、過度與不足之間做出取捨。
Thumbnail
在名利與自身、過度與不足之間做出取捨。
Thumbnail
很多人在做事時會習慣做「加法」,愛情、工作、責任都是越多越好,一開始因為體力、腦力跟精神跟得上,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但人生的真相是,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擁有,感情、時間、身體都有其限制,如果無止盡地索取,只是把生活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當虛妄的期待達不成時,又開始覺得悔恨與不甘⋯⋯
Thumbnail
很多人在做事時會習慣做「加法」,愛情、工作、責任都是越多越好,一開始因為體力、腦力跟精神跟得上,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但人生的真相是,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擁有,感情、時間、身體都有其限制,如果無止盡地索取,只是把生活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當虛妄的期待達不成時,又開始覺得悔恨與不甘⋯⋯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時刻擁抱換位思想/莊子,天鬻/本自具足 欲望累了的自己 未蒙其利底陷溺 置己於異時異刻 累了欲望的自己 遠陷溺蒙其利 量己知足 何缺?
Thumbnail
*時刻擁抱換位思想/莊子,天鬻/本自具足 欲望累了的自己 未蒙其利底陷溺 置己於異時異刻 累了欲望的自己 遠陷溺蒙其利 量己知足 何缺?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