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好時光裡,學會與自己過節
很多人以為我很堅強、很獨立。其實,我只是把悲傷藏得比較好,只因不想顯得軟弱,也不想讓人擔心。
18 歲那年,我離開家半工半讀追逐夢想。還記得某個中秋夜,打工結束的公車上,我手裡握著別人送的一小塊月餅卻捨不得吃。對我來說,那不只是一塊糕餅,而是一種「有人關心」的感覺。既然選擇離開庇護,就得學會一個人好好生活。

常聽人說中秋代表團圓,但家家戶戶烤肉的香氣,早已在我的記憶中逐漸淡去。隨著年齡增長,我才懂得,孤單其實一直都在。並不是沒有知心好友,而是很多時候,我選擇把不安藏在心裡。因為沒有人必須承受我的負面情緒,我寧可在別人面前展現微笑,只想帶來快樂,而不是眼淚。

多年努力,我終於買下屬於自己的小公寓。二十坪不算大,也有些管線的小毛病,但這是靠自己換來的歸屬感。看似值得稱羨,可每當夜深人靜,獨自回到家,仍免不了覺得屋子有點空蕩,帶些冷清。朋友曾建議我養隻寵物作伴,但我知道自己太容易投入感情,若有天不得不分離,我會很難熬。

久而久之,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一直在強顏歡笑。表面上和誰都能相處得很愉快,卻很少展露真性情。或許這也是現代人的共通寫照,我們習慣自己消化一切,不再依賴他人。
很多人說,節慶的氛圍一年比一年淡。但我想,或許不是節慶本身,而是我們逐漸學會了如何「跟自己過節」。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成長、一個人承擔、一個人難過。獨處,讓我更清楚看見自己。

願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在這個中秋,都能有人陪你賞月、烤肉、話家常,或至少讓家裡瀰漫著柚子的清香。
至於還在長途跋涉、南來北往的朋友們——小心駕駛,平安到家,才是最重要的事。
🌕 祝各位中秋佳節愉快,夜鶯 敬上

🥮今年的中秋,你會選擇和誰一起賞月、烤肉或分享月餅呢?
🎑還是,你也像我一樣,學會了一個人過節?
👉歡迎在留言裡分享你的故事, 讓我們在文字中找到彼此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