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n美光科技(MU)受AI硬體需求推動,單季營收達113.2億美元、年增46%,每股盈餘3.03美元皆優於預期;展望下季營收約125億美元,EPS估3.41–3.71美元,毛利率看51.5%。HBM營收單季近20億美元,2026年產能幾近售罄。
AI訓練與推論擴張,引爆對高頻寬記憶體(HBM)與高階DRAM、NAND的需求。美光科技(MU)為美國唯一記憶體大廠,深度供應Nvidia(NVDA)、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等AI供應鏈,並獲CHIPS法案62億美元補助,擴產與技術節奏加速卡位。 投資焦點,四大關鍵問答集 **財報亮點,成長來自哪裡呢** 本季營收113.2億美元、年增46%,優於市場;EPS 3.03美元高於預期的2.86美元。公司預期下季營收約125億美元、EPS 3.41–3.71美元,毛利率看51.5%(市場原估45.9%)。雲端客戶相關營收45.4億美元、年增超過三倍,推動整體動能。純益達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87億美元大幅成長。公司並強調自身為美國唯一記憶體製造商,受惠AI長浪。股價今年幾近翻倍,反映市場對其AI週期與獲利結構轉強的認同。 **AI與高頻寬記憶體,需求多強** HBM單季營收近20億美元,年化動能約80億美元;公司指出2026年HBM已幾近售罄,HBM3E已締約、HBM4報價洽談中。這反映AI訓練(如NVDA、AMD平台)對高頻寬、高容量記憶體的強勁拉貨。雲端供應商相關營收大幅成長,但公司揭露某些「傳統資料中心」子業務營收年減22%至15.7億美元,顯示資金正由舊世代伺服器轉向AI加速器機櫃。整體而言,AI新需求的擴張遠大於傳統需求的降溫,帶動單位價格與產品組合同步改善。 **對台灣投資人,意味著什麼** 對布局AI鏈的台灣投資人而言,美光的數字驗證「記憶體是AI缺口」的假設。AI伺服器BOM中,HBM占比快速上升,帶動與美光同鏈的高階網通、加速器、伺服器組裝與設備供應商接單。對美股資產配置,可關注Nvidia(NVDA)、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Broadcom(AVGO)、Marvell Technology(MRVL)等AI平台/高速互連受惠股,以及記憶體同業Western Digital(WDC)。但記憶體具循環性,投資人需留意供需週期、價格彈性與大客戶集中度,並追蹤產能擴張節奏是否超前需求。 **股價已大漲,還有上行空間** 股價已提前反映成長,但上行動能仍取決於三點:一是HBM供不應求是否延續至2026年後;二是毛利率能否在產品組合改善下維持50%上下;三是出貨能見度與ASP續漲。若HBM3E順利放量、HBM4如期量產且良率佳,盈利上修空間仍在。風險在於:AI資本開支放緩、同業積極擴產導致價格壓力、客戶切換或驗證延遲,以及傳統資料中心需求疲弱拖累整體。短線拉回,反而有利長線佈局者分批布局評估。 **後續觀察,哪些數據最關鍵** 優先追蹤:1) HBM產能利用率、2026–2027年訂單能見度;2) 毛利率與費用率走勢,是否維持逾50%毛利;3) 客戶集中度變化,除Nvidia(NVDA)、AMD(AMD)外是否新增平台客戶;4) DRAM/NAND價格趨勢與庫存天數;5) CHIPS補助落地後擴產時程與資本支出紀律。上述指標若持續正向,代表AI週期仍在擴張區間。 市場影響,AI鏈條再擴散 美光科技(MU)的紀錄性營收與強勁指引,對整體AI交易是正向驗證:AI伺服器不僅帶動GPU,也同步拉動記憶體、先進封裝與資料中心基礎建設。這意味著市場對AI資本開支的憂慮可望緩解,科技權值股和半導體族群風險偏好提升;同時,記憶體價格與毛利率週期有望延長至2026年。 個股觀點,受惠與受壓名單 受惠端:美光科技(MU)直接受惠;平台與互連領域的Nvidia(NVDA)、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Broadcom(AVGO)、Marvell Technology(MRVL)隨AI訂單擴張受益;雲端資本開支擴張有利Microsoft(MSFT)、Amazon(AMZN)、Alphabet(GOOGL)、Meta Platforms(META)。設備與材料端,Applied Materials(AMAT)、Lam Research(LRCX)受益於記憶體擴產。相對受壓:若資本轉往AI機櫃,傳統伺服器與非AI工作負載相關供應鏈可能持續被擠壓;同時,記憶體同業如Western Digital(WDC)在NAND端的競爭與價格波動風險需留意。 Micron美光強勁財報證實AI記憶體缺口仍在擴大;只要HBM供需吃緊與毛利維持高檔,AI鏈投資邏輯續行,拉回仍偏多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