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有幾首歌是你會想邊聽邊看歌詞的呢?
原文:amazarashi BEST ALBUM MESSAGE BOTTLE
翻譯:IG@amazarashi_lyrics-
我們即將發行精選輯。
我對每首歌都有很強烈的感情,所以我煩惱了很久才決定好要收錄哪些歌曲。最終選出的是我認為今後應該也會繼續唱下去的歌曲。
我將它定調為「獻給尚未與amazarashi相遇之人的一張專輯」。
專輯標題「MESSAGE BOTTLE瓶中信」取自我們在業餘時期首次主辦的活動名稱。
當時我們的歌就像沒有收件人的信,既是願望,也是求救訊號。
我們的歌自那天划槳出發,最終漂流到了現在的聽眾耳中。
接著從此處、從今天再度啟航。但願一切平安順利,也希望它們往後能遇見更多未見之人,因而取名「瓶中信」。
我由衷希望它們能被某個人發現。
amazarashi 秋田弘
-

DISC 1
1. 光、再考(光,重新思考)
這是早期的作品,同時它也奠定了日後amazarashi的音樂性與方向性。我還記得當時寫這首歌時是抱著「要把至今的人生全唱出來」的心情去創作的。先是大量寫出每段八小節結束的歌詞,前後寫的量大約是完稿的兩倍;再從中挑出好的句子去組合,最後思考段落順序排列出完整歌詞。和弦也是重複循環。當時其實是想做得像民謠,但這首歌比較怪,做不成民謠。現在回想,這其實是很嘻哈式的創作手法。
2. つじつま合わせに生まれた僕等(順應世間道理而生的我們)
起初是想寫出像「風一吹桶店生意興隆(類似蝴蝶效應的概念)」般的歌詞。先是從一個無關緊要的場景開始,接續到現在的自己,最後描繪出未來。我一直都很想嘗試這樣的創作手法。這部歌詞也都符合「順應世間道理」的命題。起初還覺得這首歌火候不太夠,但Live House的老闆聽了我們現場的表演後讚不絕口,讓我對這首歌現在的狀態更有自信了。就這點來說,這首也算是建立出amazarashi形象的歌曲。
3. 夏を待っていました(等待著夏天到來)
以前還住在陸奧市的時候,房屋後方有條廢棄的鐵路,我經常在那散步。那年夏天十分炎熱,我以一種像是電影《伴我同行Stand by Me》般的心境寫出了這首歌。其中也摻雜了我對童年回憶的懷舊之情,也能從中感受到我當時生活壓抑、走投無路的無力感。印象中也是從這時期開始喜歡用故事型的手法來寫歌詞的。這首歌雖是主流出道專輯的主打歌,但我記得當時我們曾為此短暫爭論過,因為擔心這首歌電台可能播不了,而且專輯標題還叫「炸彈的作法」。我真的覺得我們之所以能做到現在,都是多虧這些願意讓這首當主打歌的工作人員。
4. 無題
這首也是故事型的歌曲,會寫這首歌是受到北野武的《阿基里斯與龜》的影響。起初是以純粹的情歌、悲戀之歌的角度來創作的,但同時也有強調出「創作者」的思緒。自己的作品價值的依歸何在總令人迷惘,但他人的評價是流動的。「可正因為是流動的,所以獲得認可這事本身是有價值的。」有人是這樣想,也有人覺得「永恆不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我想我就是在寫這種歌的時候摸索自己的自我認同吧。
5. 奇跡(奇蹟)
也許從曲調聽不出來,但其實我是帶著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情寫出這首歌的。當下覺得我要是不把每件事都唱成是奇蹟、奇蹟的話就撐不下去了。如果世上真的到處都是奇蹟,那麼奇蹟也就毫無價值了,對吧。
6. ワンルーム叙事詩(單人房敘事詩)
這首也是在我自暴自棄時為發洩壓力而寫的歌曲。當時應該積累了不少挫折感。家是生活的據點,也是中心;而把家燒掉,意味著想要改變、想逃離這裡的心情。曲子雖然是比較中板的節奏,但在現場演出時卻蠻能炒熱氣氛。
7. さくら(櫻花)
這首是我一邊回想在東京生活的時期一邊寫出來的歌。那段時期我在工地當領日薪的臨時工,經常和當時樂團的主唱一起偷偷爬上待拆大樓的屋頂偷懶,歌詞就是從這段情景開始描寫的。唱著這首歌,腦海裡就會很鮮明地浮現出當年的景色。這首是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歌。裡頭有夢想、友情、愛情,也許是只有我才寫得出來的青春之歌。
8. この街で生きている(生活在這座城鎮之中)
給朋友的歌,對象是住在東京的前樂團成員。順帶一提,在我寫這首歌時,正好有位住在青森的朋友因工作要搬去東京,所以我把最後那段副歌的歌詞改成了「旅立つ君の影が(啟程離去的你身後的影子)」。原先的歌詞已經不記得了。這首是唱給每一位很難再見面的朋友們的歌。
9. 空っぽの空に潰される(就快被空虛的天空擊潰)
我在寫這首歌的那段時期有個煩惱,原以為只要做音樂被認可就能獲得幸福,雖然聽眾確實是變多了(第一句歌詞“受け取った手紙”指的就是聽眾的來信),也漸漸過起不愁吃穿的生活,但這股空虛感卻怎麼也揮之不去。直到現在也還是會隔一段時間就有這種感覺。無論我做了什麼、獲得多少讚美,仍覺得空虛,於是我把那樣的心境寫成了這首歌。本來是想藉這首歌與空虛感做個了斷,但至今仍未能戰勝它。只好把它看作是感冒般的東西讓自己好受一些。
10. 美しき思い出(美麗的回憶)
我想,「ありがとうありがとう大嫌いだよ美しき思い出(謝謝你 謝謝你 最討厭你了 美麗的回憶)」這句歌詞就能道盡一切了。這是首感傷的歌。我將回憶如拼貼畫般寫成歌詞,無論好的壞的全唱了出來。
11. ラブソング(情歌)
我會寫出這部歌詞是因為《零歳の詩人(零歲的詩人)》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震撼。要用文字把事實寫得很有臨場感實在不簡單,我也希望有天能在歌裡做到這件事。
雖是首諷刺的歌,但並不代表我討厭情歌,而是如果世界上充斥著一堆陳腔濫調、假裝是情歌的東西,那麼情歌的價值、愛本身的價值都將下跌。這首歌就是在傳達這樣的想法。
12. ナモナキヒト(無名之人)
在澀谷辦演唱會當天,不確定是澀谷AX還是澀谷公會堂,總之我從澀谷車站走到會場的時候,內心忽然在想搞不好與我擦肩而過的人就是觀眾。當時這股奇妙的感受成了我寫這首歌的契機。而這也是為何我在歌詞裡提到早晨上班時的那種倦怠感。雖然我總是把事情想得很複雜,但不可否認的是,我自己其實也被觀眾拯救過不少次。這些情感自然流露在這首歌裡。
DISC 2
1. ジュブナイル(青春/Juvenile)
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談到過的一樣,這是首應援歌。只不過裡面很大一部分是參照我自身的經驗,所以感覺更像是首自我鼓勵的歌。例如「どうせ誰も助けてくれない それを分かって始めたんだろう(反正誰也不會來救你 你就是知道這事才開始行動的不是嗎)」這句,完全就是在對自己說的。
在電影或小說裡,弱者的成長故事、失去自尊心的人重新實現自我,這些都是常見的主題;但如果有個貧窮的主角只是變得拜金就迎來美好結局的話,就會讓我很火大;或是有個陰沉內向的御宅族主角,最後躋身校園體育社團階級頂端完美收尾的話,我就會覺得很荒謬。對我來說,能在自卑的狀態下完成自我實現才是真正的幸福結局,我一直都想寫出這樣的歌。這首歌裡的「君らのジュブナイル(你們的青春)」、「物語は始まったばかりだ(故事才剛剛開始而已)」就是這個層面的意思。
再來聊一下 PV,一直以來 YKBX製作的PV都讓我驚艷不已。影片中的少年因創作而苦惱,被晴天娃娃的怪物襲擊的場景,我覺得或許也象徵了 YKBX 自身在創作上的痛苦吧。雖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想。真的是部非常厲害、讓人感到揪心的影片。
2. 性善說
「馬鹿な男の下世話な自慢話に 子供を連れ車両を変える母親を見たよ(當愚蠢的男人說起陳腔濫調的當年勇時 我看見帶著小孩的母親換了輛車廂走了)」這段歌詞就是全部了,我就是為此而寫出這首歌的。東京的電車上偶爾會看到這樣令人吃驚的光景。這段描寫也是我親眼所見。
電車那段和睡醒後搜尋正向的新聞那段的世界觀都很貼近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某處的母子對話逐漸展開,到最後收束成一個點,並把說著「ねえママ(吶 媽媽)」的人從中途換成了我。這種歌詞結構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嘗試的表現方式,這次終於做到了。
我認為人的價值觀會隨著與他人的關係而改變,而「媽媽」就是其初始印象的象徵。
3. 終わりで始まり(是結束也是開始)
這首歌在演唱會結束後有播放過,也曾以自彈自唱的形式收錄在《0.7》裡。我很想快點發行這首歌,但在前張專輯時因為它和整體的氛圍不太契合所以猶豫了很久,最終錯過了發行的時機,而這次總算收錄進來了。
每次唱這首歌都會想起當年和每位工作人員一起到青森拍DVD的回憶。多虧大家我才能對這首歌有這麼快樂的回憶,雖然和歌詞內容相差甚遠就是了。
事到如今應該不需再為這首歌多加解釋了吧。
我一直覺得這首歌若要放進專輯裡,那它就一定是用來收尾的那首。
4. 冷凍睡眠
這首反而是完全虛構出的奇幻作品。我曾多次挑戰寫出這種長篇的詩歌吟誦曲(Poetry reading),這次是第一次覺得自己成功了,感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論。與其說是帶感情的歌,不如說是為了摸索自身表現方式而寫的一首歌,在本作中是較為實驗性質的作品。
最近我有開始在聽嘻哈,這讓我對歌詞的看法逐漸有些不一樣了。amazarashi 字數多的歌詞主要都是受到過去民謠的影響,而在嘻哈裡文字有不同的堆疊方式,例如為了押韻的倒裝句之類的;這些差異讓我覺得很有趣,所以我才在這首歌裡也做了一些新的嘗試。
5. スターライト(星光/Starlight)
我在日記中曾提到這是一首舊作。應該沒什麼特別需要補充的了。它既是我曾經的代表作,也是讓我獲得出道契機的作品。還記得當時我們每次在街頭彈唱這首歌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停下腳步聆聽。
6. ひろ(阿弘)
這首歌應該也有在我的日記裡聊過,是為十九歲就去世的朋友而寫的。他是不良少年也是鼓手,大家都很喜歡他。我把這首歌寫成一封給他的信,同時也藉此回顧自身的現狀。
7. 季節は次々死んでいく(季節接連逝去)
這首歌是先從旋律下手的,從Demo階段就以樂團的編曲開始製作,呈現出奔馳的感覺;歌詞則是在五反田想到的。
每次為了錄音或演唱會來到東京之後,經常會心想「我怎麼會在這種地方」;走在五反田的街道上,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就是我寫這部歌詞的起點。
就在我感到格格不入的時候,頓時有種隨波逐流的感覺,但不是負面的那種意涵,單純是一種自然的流動。
一個在鄉下足不出戶的人一心想做出最棒的音樂,於是把工作的時間拿來埋頭創作,結果現在竟然能在東京的高級錄音室裡錄音,錄完回家路上還會被店員拉客,真是不可思議。
「就算見不到光也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憑著這股衝勁做著做著,不知不覺間季節與狀況都已發生改變,大概就是這樣的一首歌。
8. スピードと摩擦(速度與摩擦)
我是從寫詩的規則開始構思這首歌的,因為我原本就想試著寫一首定型詩。用母音「e/エ」當韻腳,然後決定出每句的字數,再依照這些規則開始創作。
在一定限制下的創作其實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曾先決定出標題或主題之類的。若想避免出現自己的口頭禪或創作習慣,這種方法很好用。這次也是因為想挑戰寫出新穎的歌詞,所以才用了這種方式創作。
我認為這首歌的歌詞意涵不適合解釋太多。大致上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的焦慮」。覺得必須加緊腳步的同時,也覺得再快下去就太危險,在兩者之間感到糾結就是這首歌的大意。主題是「生命」,但也可替換成「人生」或「生活」。歌詞所描寫的就是從這幾個角度看到終點時的心境。
9. 多数決(多數決)
我記得有發表過一部分歌詞在日記裡,當下其實幾乎整部歌詞都已經完成了。這首歌唱的是我對近年來單一化的價值觀的不滿。這類主題雖然以前也曾寫過,但當我寫出副歌的「賛成か反対か(是贊成或反對)」這句歌詞時,我就覺得非把它唱出來不可。「百年後」是這次重要的關鍵詞,雖然創作當下我並沒有意識到這點,但我其實在潛意識裡有一種模糊的不安,所以想要揪出這股不安的根源,這就是我向透過這張專輯做到的事。
10. ライフイズビューティフル(Life is Beautiful)
這是首關於人生的歌。這類「對過往人生的總結」的歌曲對我來說意義重大,至今也寫過幾首,例如《光、再考(光,重新思考)》、《美しき思い出(美麗的回憶)》、《終わりで始まり(是結束也是開始)》等。不過這類歌曲並不是想寫就能寫的,大概要兩三年才寫得出一首,所以這次我很高興能寫出這首歌。它在整張專輯裡應該算是最積極正向的一首吧。
11.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我之所以曾想過要一了百了)
以樂曲提供的模式由中島美嘉演唱後,這首歌變得非常有人氣。我自己也曾自彈自唱過這首歌,每次演出都感受到現場氣氛的變化,覺得這首歌在我心中的地位愈來愈特別。原本就在找這首歌的發行時機,剛好碰到精選輯可以收錄進去,完整了amazarashi這個篇章。
12. 命にふさわしい(與生命無違)
這首是和電玩《尼爾:自動人形》的合作曲,但如果只是照著尼爾的世界觀去寫,就無法展現出amazarashi的特色,於是我開始思考該作與我們的生活、人生重疊的部分在哪裡,接著再從「不惜拋棄一切也想守護的東西」、「什麼才與生命無違」、「心為何物」這些主題開始創作。
在我寫出「心さえなかったなら(若連心 都沒有了的話)」這句之後就幾乎沒了阻礙,很順利地就完成了這首歌。
尼爾系列是科幻作品,所以我原本有點擔心amazarashi粗俗、土裡土氣的風格會不會不搭,例如這次歌詞裡的「道端ひれ伏すような酩酊の夜明けこそ(跪倒在路邊酩酊大醉時看見的破曉)」,但其實尼爾作品本身也有不少粗俗或殘酷的畫面,所以我個人倒覺得它和amazarashi還蠻搭的。
13. ヒーロー(英雄/Hero)
懶惰的我總不禁想,如果我是英雄應該就能努力了吧。但倘若真正的英雄是在世界危機、在逆境中才會挺身而出的話,那麼任何人只要在此刻一鼓作氣不就都能成為英雄了嗎。我秉持這樣的觀點開始創作這首歌。在製作Demo帶時用的是比較和緩的曲調,後來在編曲時才改得比較帶勁,變得更能激勵人心。
14. つじつま合わせに生まれた僕等(2017)(順應世間道理而生的我們 2017)
很早以前就決定如果要出精選輯一定要有這首,而且還要做MV把它重新推送到世人面前。以前發行的獨立唱片裡雖有收錄這首歌,但卻賣得不好,這讓我有點不是滋味。我相信會喜歡上這首歌的人一定遠不止這些。這次是以一貫的LIVE樂團陣容重新錄音,途中沒有剪輯一次錄成,非常接近現場演出的感覺,也更能呈現出當今的amazarashi,因此意義重大。
此外,這首的原曲(DISC1第2首)也有收錄在本作中。這是因為要是精選輯裡只收錄改編版或重製版,有些人會對此感到失望,而且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是為避免這種狀況發生才這樣做的。希望大家能從中感受到amazarashi的成長,以及隨之失去的東西。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