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美國大都會名作展•我的看畫筆記-1: 高更與梵谷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保羅.高更〔大溪地的出浴女子〕,1892年作。

保羅.高更〔大溪地的出浴女子〕,1892年作。

高更(1848-1903),法國巴黎生,後印象派代表畫家之一。他以「大溪地」為題的畫作、特別是描繪姿態婀娜而自然奔放的大溪地女人,是廣為後人所知的代表作。

梵谷(1853-1890),荷蘭Zundert出生,後印象派大師、表現主義的先驅。星夜、向日葵、家鄉荷蘭的風景,還有他短暫而戲劇化的生平、死後才成名的故事,深植後世人心。

文生.梵谷,〔花朵盛開的果園〕,1888年作。

文生.梵谷,〔花朵盛開的果園〕,1888年作。

高更與梵谷,兩人曾是室友。1887年深秋,梵谷結識剛結束海外漂泊生活後重返巴黎的高更;梵谷在他與其他幾位畫家組織的畫展中和高更交換彼此的畫。隨後梵谷益發厭倦巴黎生活、萌生遁逃之意,他主動邀約、問起高更,是否願與他在亞爾同住。與梵谷手足情深的弟弟西奧居中鼓勵高更、高更遂答應邀約去住梵谷租下的黃房子。

梵谷備好兩張床、略作裝修歡迎好友高更的前來。初期他們常結伴逛博物館,可以想見兩人在藝術上應有不少交流;但後來他們關係轉趨惡劣,景仰高更的梵谷討厭高更的自大,高更則對梵谷弟弟西奧欠錢不還、暗暗不爽之於並起疑這對兄弟是否肖想自己的財產。

梵谷與高更終究是反目了,在一場誰也記不得的爭執下,梵谷割下了自己耳朵。高更搞不懂事發來由、而梵谷因精神狀態不佳於是也說不清為何要自殘。

後來梵谷精神狀態每況愈下,自盡時不到40歲;高更貧病交加,梅毒、雙腿流膿、服嗎啡止痛成癮,54歲時死於心臟病。這對舊識才氣縱橫、但生活各有難以收拾的迷茫混亂,晚年都很淒涼。

在故宮別開生面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展場內,這對昔日好友,均在展覽中「登場」--高更帶上他標誌性的大溪地女人畫作、梵谷則捎來一幅花朵盛開的果園。兩幅畫色彩都頗強烈,反映他們都很鮮明激越的性格,想到他們由惺惺相惜轉為形同陌路的情誼轉折、以及各自難受且顛簸的人生歷程,不禁感覺複雜起來...

| 展覽名稱: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羅伯特·雷曼收藏》 

| 展期: 2025/6/14~10/12

|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部院區 第二展覽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58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Diane Y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他,是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他,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將親身得來的所見所思化為畫。他是倪蔣懷(1894-1943),生於大日本帝國殖民下的臺灣台北市公館、逝於瑞芳街。短短近50載的人生,他勤學作畫,抱著終生未竟的留學夢、為顧及現實轉身投入礦業、卻難以忘情繪畫、抓緊工作餘暇以畫筆記錄他親身踏訪的一切...
Thumbnail
2025/09/25
他,是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他,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將親身得來的所見所思化為畫。他是倪蔣懷(1894-1943),生於大日本帝國殖民下的臺灣台北市公館、逝於瑞芳街。短短近50載的人生,他勤學作畫,抱著終生未竟的留學夢、為顧及現實轉身投入礦業、卻難以忘情繪畫、抓緊工作餘暇以畫筆記錄他親身踏訪的一切...
Thumbnail
2025/09/09
沒有大型博物館或美術館等級的照明,在建築陳舊的台電金水基地裡,窗外映入的自然光是奈良美智這個展覽最理想的打光--可能是我來看展的這天天氣好陽光足,每個昔日員工宿舍的小房間裡掛上的畫,都被天然的窗外光線襯托得清晰鮮明、耀眼動人~
Thumbnail
2025/09/09
沒有大型博物館或美術館等級的照明,在建築陳舊的台電金水基地裡,窗外映入的自然光是奈良美智這個展覽最理想的打光--可能是我來看展的這天天氣好陽光足,每個昔日員工宿舍的小房間裡掛上的畫,都被天然的窗外光線襯托得清晰鮮明、耀眼動人~
Thumbnail
2025/09/08
奈良美智在當代藝術領域的鼎鼎大名,不用多解釋;縱然好像還有人以為他是女生(笑)。他很愛台灣,愛到決定從2021年起,在台灣展開《奈良美智特展》各地巡展計畫、每檔展都是免費入場,源自於他感念台灣人在疫情熱血捐口罩給日本以及311大震時對日本捐款最力... 2025年夏日,朦朧潮濕的一天,來到了金瓜石!
Thumbnail
2025/09/08
奈良美智在當代藝術領域的鼎鼎大名,不用多解釋;縱然好像還有人以為他是女生(笑)。他很愛台灣,愛到決定從2021年起,在台灣展開《奈良美智特展》各地巡展計畫、每檔展都是免費入場,源自於他感念台灣人在疫情熱血捐口罩給日本以及311大震時對日本捐款最力... 2025年夏日,朦朧潮濕的一天,來到了金瓜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時間使人老;甚至遺忘過去。但藝術不會。 因為在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繪畫中,彷如回望著一幕幕古早、莊重的時間,進入對於歷史、輪迴和梵谷的緬懷,和藝術一起重生。 作為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信仰」是創作的支撐。
Thumbnail
時間使人老;甚至遺忘過去。但藝術不會。 因為在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繪畫中,彷如回望著一幕幕古早、莊重的時間,進入對於歷史、輪迴和梵谷的緬懷,和藝術一起重生。 作為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信仰」是創作的支撐。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18世紀法國畫家法蘭索瓦·布雪(François Boucher, 1732 - 1806)約1785年的油彩畫作愛之泉(The Fountain of Love)...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18世紀法國畫家法蘭索瓦·布雪(François Boucher, 1732 - 1806)約1785年的油彩畫作愛之泉(The Fountain of Love)...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過世年分 西元1903年 步驟一 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天命/旅程的起步) (關鍵時刻/最初的試煉) 出生年月日: 西元1848年6月7日 出生地點: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巴黎 成為藝術家的契機 他在監護人Gustave Arosa和證券交易所同事Schuffenecker的勸誘下,開始作畫,因為這兩位
Thumbnail
過世年分 西元1903年 步驟一 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天命/旅程的起步) (關鍵時刻/最初的試煉) 出生年月日: 西元1848年6月7日 出生地點: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巴黎 成為藝術家的契機 他在監護人Gustave Arosa和證券交易所同事Schuffenecker的勸誘下,開始作畫,因為這兩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