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班克老師臉書。
內容老師也有上節目分享,節目連結:《房市斷頭潮來襲!交屋前才發現錢不夠?3招房貸自救術!【武哥聊房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WVRWFMvPc
為什麼要關注「房市 × 銀行」?
在這期《裝修小武郎》提到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房市價格大打折,銀行會不會倒閉?
很多人以為房地產只是民生需求,其實它同時是 銀行放款的主要擔保品。一旦房價崩跌,不只是屋主資不抵債,銀行體系也可能受重擊。以下我用數據來解釋。
一、銀行資產數據(以遠東銀行為例)
(資料來源: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本國銀行排名表」,統計時間:民國104年3月)
- 總資產:5,363 億元(全台第22名)
- 總存款(含同業):4,295 億元(第22名)
- 總放款:3,376 億元(第19名)
- 淨值(股東權益):371 億元(第22名)
👉 存放比:3,376 ÷ 4,295 = 78.6%
解釋:銀行把存款借出去賺利差,存放比在 75–90% 間屬合理。比率高,代表銀行積極運用資金。
二、不動產貸款的集中度
目前台灣各銀行平均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約 36%。
公式: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 = 不動產貸款餘額 ÷ 總放款
包含項目:購屋貸款、房屋修繕貸款、建築貸款
不包含項目:原屋融資、轉增貸、投資性貸款
👉 意思是,實際風險比「36%」更高,因為這些融資也會隨房市崩跌一起爆掉。
三、呆帳率(NPL)是什麼?
NPL ratio (%) 公式:
逾期放款(3個月以上未繳本息) ÷ 總放款 × 100%
台灣金管會要求:
- NPL 必須 < 2%
- 覆蓋率(準備金 ÷ 呆帳)必須 >100%
現況:
- 台灣銀行近年 NPL 約 0.15%–0.3%(超低水準)
- 2024 年平均 NPL = 0.15%
- 覆蓋率超過 700%(準備金非常充足)
NPL 判斷分級:
- <1%:體質優良
- >2%:資產品質惡化,金管會會要求改善
- >5%:可能被併購或要求增資
- >10%:等同半倒閉,可能引發金融風暴
四、房市崩跌的影響模擬
假設:房市下跌 30%以上,導致大量房貸斷頭 →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 36% 全部變成呆帳。
- 只要 1/7 的不動產貸款倒帳,就可能讓銀行 NPL 超過 5%,進入「併購危機」。
- 若 房價腰斬,銀行將難以處分抵押品,呆帳回收困難。
- 一旦銀行抽銀根 → 企業資金斷裂 → 倒閉潮 → 失業潮 → 存款減少 → 銀行遭擠兌。
👉 這就是惡性循環,最終會演變成 經濟蕭條前兆。
五、核心結論
- 房市不是經濟火車頭,而是 銀行資金運轉的基石。
- 若房市崩跌,不只購屋貸款,還有原屋融資、增貸等資金會一起炸裂。
- 台灣銀行體質雖健全(NPL 低、覆蓋率高),但若跌幅過深,仍可能掀起 連鎖金融風險。
給投資人和一般讀者的提醒
- 看房市 ≠ 只看房價,要關注 銀行數據。
- 呆帳率 NPL 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 是銀行體質的重要指標。
- 一旦房市劇烈波動,銀行倒閉風險並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