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崩跌銀行會倒閉嗎?數據分析藏危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整理自班克老師臉書。

內容老師也有上節目分享,節目連結:《房市斷頭潮來襲!交屋前才發現錢不夠?3招房貸自救術!【武哥聊房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WVRWFMvPc


為什麼要關注「房市 × 銀行」?

在這期《裝修小武郎》提到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房市價格大打折,銀行會不會倒閉?

很多人以為房地產只是民生需求,其實它同時是 銀行放款的主要擔保品。一旦房價崩跌,不只是屋主資不抵債,銀行體系也可能受重擊。以下我用數據來解釋。


一、銀行資產數據(以遠東銀行為例)

(資料來源: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本國銀行排名表」,統計時間:民國104年3月)

  • 總資產:5,363 億元(全台第22名)
  • 總存款(含同業):4,295 億元(第22名)
  • 總放款:3,376 億元(第19名)
  • 淨值(股東權益):371 億元(第22名)

👉 存放比:3,376 ÷ 4,295 = 78.6%


解釋:銀行把存款借出去賺利差,存放比在 75–90% 間屬合理。比率高,代表銀行積極運用資金。



二、不動產貸款的集中度

目前台灣各銀行平均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約 36%


公式: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 = 不動產貸款餘額 ÷ 總放款

包含項目:購屋貸款、房屋修繕貸款、建築貸款


不包含項目:原屋融資、轉增貸、投資性貸款


👉 意思是,實際風險比「36%」更高,因為這些融資也會隨房市崩跌一起爆掉。


三、呆帳率(NPL)是什麼?

NPL ratio (%) 公式

逾期放款(3個月以上未繳本息) ÷ 總放款 × 100%

台灣金管會要求:

  • NPL 必須 < 2%
  • 覆蓋率(準備金 ÷ 呆帳)必須 >100%

現況:

  • 台灣銀行近年 NPL 約 0.15%–0.3%(超低水準)
  • 2024 年平均 NPL = 0.15%
  • 覆蓋率超過 700%(準備金非常充足)

NPL 判斷分級:

  • <1%:體質優良
  • >2%:資產品質惡化,金管會會要求改善
  • >5%:可能被併購或要求增資
  • >10%:等同半倒閉,可能引發金融風暴

四、房市崩跌的影響模擬

假設:房市下跌 30%以上,導致大量房貸斷頭 →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 36% 全部變成呆帳。

  • 只要 1/7 的不動產貸款倒帳,就可能讓銀行 NPL 超過 5%,進入「併購危機」。
  • 若 房價腰斬,銀行將難以處分抵押品,呆帳回收困難。
  • 一旦銀行抽銀根 → 企業資金斷裂 → 倒閉潮 → 失業潮 → 存款減少 → 銀行遭擠兌。

👉 這就是惡性循環,最終會演變成 經濟蕭條前兆


五、核心結論

  1. 房市不是經濟火車頭,而是 銀行資金運轉的基石。
  2. 若房市崩跌,不只購屋貸款,還有原屋融資、增貸等資金會一起炸裂。
  3. 台灣銀行體質雖健全(NPL 低、覆蓋率高),但若跌幅過深,仍可能掀起 連鎖金融風險。

給投資人和一般讀者的提醒

  • 看房市 ≠ 只看房價,要關注 銀行數據。
  • 呆帳率 NPL 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 是銀行體質的重要指標。
  • 一旦房市劇烈波動,銀行倒閉風險並非危言聳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孜孜老師的閱讀筆記
0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部落格!這裡結合了 財經知識 × 學測國文 × 古文解讀。 如果你正在準備 學測國寫、對 投資理財 好奇,或想快速掌握 古文翻譯與賞析,這裡就是你的資源庫。 我會用簡單好懂的語言,把 金融市場趨勢、學測作文技巧、國文經典解析,統統整理成 輕鬆閱讀、快速吸收 的文章。
2025/09/23
上合組織成立開發銀行,意圖降低美元依賴,衝擊國際政治經濟。本文分析其對美元霸權、地緣政治及投資人資產配置策略的影響,建議投資人關注新興市場債、人民幣資產、黃金、綠能 ETF 及基建基金等標的。
2025/09/23
上合組織成立開發銀行,意圖降低美元依賴,衝擊國際政治經濟。本文分析其對美元霸權、地緣政治及投資人資產配置策略的影響,建議投資人關注新興市場債、人民幣資產、黃金、綠能 ETF 及基建基金等標的。
2025/09/22
(中興大學楊東曉老師周三上午課程整理,1140917筆記) 這次課程內容橫跨了「公司治理、代理問題、股東與債權人衝突、金融市場功能、IPO與市場效率、行為財務」等主題。以下整理為重點脈絡,方便快速掌握。 一、公司價值與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內在價值的來源 公司最終價值取
2025/09/22
(中興大學楊東曉老師周三上午課程整理,1140917筆記) 這次課程內容橫跨了「公司治理、代理問題、股東與債權人衝突、金融市場功能、IPO與市場效率、行為財務」等主題。以下整理為重點脈絡,方便快速掌握。 一、公司價值與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內在價值的來源 公司最終價值取
2025/09/15
*本篇為閱讀筆記。閱讀內容:班克先生團隊Lenny顧問,分享的市場觀察筆記 近期,金融界重量級人物 Howard Marks(橡樹資本管理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聯合創辦人)發表了一篇對投資市場極具參考價值的文章——〈The Calculus of Value〉。
2025/09/15
*本篇為閱讀筆記。閱讀內容:班克先生團隊Lenny顧問,分享的市場觀察筆記 近期,金融界重量級人物 Howard Marks(橡樹資本管理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聯合創辦人)發表了一篇對投資市場極具參考價值的文章——〈The Calculus of Value〉。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房地產對許多人來說,是剛須需求,而分非單純的投資工具,在前面張前討論到買房或租房選擇問題,還有提到房地產投資、抗通膨好工具。這節來討論若更實質層面的問題,若以剛需需求來出發,來思考什麼時候買房,買什麼房,另外合理可以負擔的房價,另外怎麼背長年的房貸,有什麼預先準備工作,最後也討論房價
Thumbnail
房地產對許多人來說,是剛須需求,而分非單純的投資工具,在前面張前討論到買房或租房選擇問題,還有提到房地產投資、抗通膨好工具。這節來討論若更實質層面的問題,若以剛需需求來出發,來思考什麼時候買房,買什麼房,另外合理可以負擔的房價,另外怎麼背長年的房貸,有什麼預先準備工作,最後也討論房價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具有三大好處:儲蓄、槓桿和長期持有。房價由當地有支付能力的人決定,不易暴跌。建議買房自住者應根據收入謹慎選擇,而投資者可考慮好地段的舊房修繕出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具有三大好處:儲蓄、槓桿和長期持有。房價由當地有支付能力的人決定,不易暴跌。建議買房自住者應根據收入謹慎選擇,而投資者可考慮好地段的舊房修繕出租。
Thumbnail
總是聽到散戶買股票賠錢,你可曾聽過誰買房子賠了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少。
Thumbnail
總是聽到散戶買股票賠錢,你可曾聽過誰買房子賠了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少。
Thumbnail
在前面的章節介紹到關於房地產投資與抗通膨的特性,接著來討論買房租房的抉擇。房地產投資對很多人說都是很大一筆錢,在相關的幾個小節會討論比較深入一些,讓讀者可以有更進一步思考。   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 曾經看了教日文的IKU老師頻道,有一則影片題目是【台灣的年輕人如果不買房,老了
Thumbnail
在前面的章節介紹到關於房地產投資與抗通膨的特性,接著來討論買房租房的抉擇。房地產投資對很多人說都是很大一筆錢,在相關的幾個小節會討論比較深入一些,讓讀者可以有更進一步思考。   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 曾經看了教日文的IKU老師頻道,有一則影片題目是【台灣的年輕人如果不買房,老了
Thumbnail
通膨對房貸債務有什麼影響?本文討論了通膨對房貸債務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資產應對房貸債務。作者以個人案例說明瞭用資產去應付債務的作法,並探討通膨對資產和債務的影響。如果你也想了解通膨對房貸的影響,這篇文章一定不容錯過。
Thumbnail
通膨對房貸債務有什麼影響?本文討論了通膨對房貸債務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資產應對房貸債務。作者以個人案例說明瞭用資產去應付債務的作法,並探討通膨對資產和債務的影響。如果你也想了解通膨對房貸的影響,這篇文章一定不容錯過。
Thumbnail
一、跟熟識的銀行授信業務聊,前年底剛完成增資照理說目前水位超低的前股王金控,經過一年多只承做VIP房貸政策之後,總行宣布自4月10日起到6月底只承做1000萬等級SVIP房貸案件
Thumbnail
一、跟熟識的銀行授信業務聊,前年底剛完成增資照理說目前水位超低的前股王金控,經過一年多只承做VIP房貸政策之後,總行宣布自4月10日起到6月底只承做1000萬等級SVIP房貸案件
Thumbnail
房地產相關筆記,不定期更新
Thumbnail
房地產相關筆記,不定期更新
Thumbnail
臺灣央行即將調高利率,對於房貸族來說影響深遠。本文分享作者的金流模型,以及如何適應利率調整,並反思未來的金融規劃。
Thumbnail
臺灣央行即將調高利率,對於房貸族來說影響深遠。本文分享作者的金流模型,以及如何適應利率調整,並反思未來的金融規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