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戰局升溫:輝達×英特爾聯盟、GPT-5測試躍進、主權AI成國力新核武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全球 AI 產業正在進入一場「算力戰爭與國力競賽」的加速期:輝達與英特爾罕見結盟,將重塑半導體版圖;OpenAI 與 Anthropic 模型表現直逼人類專家,顯示白領職場即將迎來全新分工;同時黃仁勳警告,各國必須自建「主權AI」,否則將在未來的科技國力爭奪中失去立足之地。



影音版


🔹 英特爾投靠輝達,50億美元聯手AI晶片

raw-image


📌 新聞整理 輝達斥資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雙方合作開發客製化 x86 CPU 搭配 GPU,搶攻 AI 資料中心市場。這一聯盟代表英特爾正式「投靠」輝達陣營,形成 GPU+CPU 的強強聯手。 對台灣半導體而言,伺服器供應鏈需求將更加集中於輝達體系,AMD 與 Arm 壓力增大,新創要挑戰更為艱難。

🔍 知識補充
• x86+GPU結合:能更有效率地處理 AI 推論與訓練,提供高效能、低延遲的運算環境。 • 供應鏈集中效應:伺服器代工廠(廣達、緯創)、散熱與電源廠(台達電、雙鴻)都可能迎來更大訂單集中度。

💬 生活化說法 就像一支籃球隊裡,終於把最佳控球(CPU)和最強得分手(GPU)放在同一隊,整體戰力瞬間翻倍。

🏭 產業鏈角度 台灣廠商短期迎來大單,但供應鏈「一超多強」格局加深,意味議價權逐漸向輝達傾斜。

💰 投資角度 短線看好台灣伺服器與散熱族群,但 AMD、Arm 相關供應鏈需警惕「邊緣化」風險。


🔹 GPT-5 與 Claude 測試逼近人類專家

raw-image


📌 新聞整理 OpenAI 發布 GDPval 測試,涵蓋醫療、金融、製造等 44 種專業場景。結果顯示: • Claude Opus 4.1 勝率達 49%,略勝 GPT-5。 • GPT-5 有 40.6% 表現與專家相當或更優,較 GPT-4o 的 13.7% 提升近三倍。 OpenAI 強調,這不是 AI 取代人類,而是成為專業助理,幫助人類專注更高價值工作。

🔍 知識補充
• GDPval:不同於學術測試,這次直接模擬「真實職場任務」,例如法律簡報或醫療規劃。
• 人類專家基準:以專業人士的產出水準作為對照,讓結果更貼近真實生產力。

💬 生活化說法 就像比賽時,AI 已經能當副教練,雖然不是全知全能,但能在策略和細節上幫忙,讓主教練(人類)更省力。

🏭 產業鏈角度 律所、顧問公司、醫療院所等知識型產業,將率先受影響,流程效率化壓力大增。

💰 投資角度 AI SaaS、雲端服務商有望從「AI助手化」中獲利;但部分專業服務業(顧問、文案、客服)將被迫降價或重新定位。


🔹 黃仁勳:主權AI比原子彈更重要

raw-image

📌 新聞整理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每個國家都必須擁有「主權AI」,其重要性甚至超越原子彈:「沒有人需要原子彈,但人人需要AI」。 沙烏地、阿聯及歐洲已大舉投資 AI 資料中心,把 AI 視為如同水電般的基礎設施。

🔍 知識補充
• 主權AI:指國家掌握的本地化 AI 能力,涵蓋數據、算力與基礎設施。
• 戰略地位:未來與工業、國防、醫療全綁定,沒有 AI 基礎設施,就等於缺乏國力基礎。

💬 生活化說法 就像手機和網路變成「日常基建」,沒有它幾乎無法生活。AI 也將成為國家等級的「新電力」。

🏭 產業鏈角度 資料中心、電力、半導體供應鏈成為國家戰略必爭之地,能源與算力將合流成「雙重護城河」。

💰 投資角度 基建投資(AI資料中心、綠能電力)、國家級 AI 專案標的,將成為下一輪長期投資趨勢。


🌐 我們的觀察

今天的三則新聞,從企業結盟到國家戰略,顯示 AI 已從商業競爭升級為國際權力遊戲: • 企業層面:輝達與英特爾結盟,重塑全球晶片勢力版圖。
• 專業工作:GPT-5 與 Claude 躍升,正重新定義「人類專業」的邊界。
• 國際戰略:主權AI成國力核心,各國展開基建軍備競賽。
🔮 今天的思考: 未來 10 年,我們可能會看到「算力」和「電力」取代石油,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aw-image


九運科技


raw-image


商務合作



raw-image


遊戲立即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運科技
8會員
186內容數
本站整合全球 AI 趨勢與熱門遊戲資訊,帶你一次掌握人工智慧的最新技術與政策動態,並不定時更新有趣的遊戲新聞、實用攻略、角色養成玩法,以及腦洞十足的原創小說創作。不論是關注產業未來,還是想找一款好玩又有梗的手遊,這裡都是你的第一情報站。歡迎訂閱部落格,掌握最新更新不漏接!
九運科技的其他內容
2025/09/26
AI 的發展正在擴張至三個關鍵領域:機器人供應鏈被點名存在重大資安隱患;Meta 推出 Vibes 平臺,切入短影音創作新戰場;OpenAI 發布 GDPval 標準,嘗試用真實任務衡量 AI 對經濟的實際貢獻。這些動態分別凸顯 安全、娛樂與生產力 的多面向挑戰與機遇。
Thumbnail
2025/09/26
AI 的發展正在擴張至三個關鍵領域:機器人供應鏈被點名存在重大資安隱患;Meta 推出 Vibes 平臺,切入短影音創作新戰場;OpenAI 發布 GDPval 標準,嘗試用真實任務衡量 AI 對經濟的實際貢獻。這些動態分別凸顯 安全、娛樂與生產力 的多面向挑戰與機遇。
Thumbnail
2025/09/25
AI 正在不同層面展現力量:SAP 結合 AWS 與 OpenAI 打造主權雲,讓歐洲政府也能安全上雲;但另一邊,AI 在職場泛濫出的「工作垃圾」卻被點名正拖累生產力;同時,亞馬遜則憑藉 AWS 與 Anthropic 的深度合作,被外媒看好成為下一個突破 3 兆美元市值的科技巨頭。
Thumbnail
2025/09/25
AI 正在不同層面展現力量:SAP 結合 AWS 與 OpenAI 打造主權雲,讓歐洲政府也能安全上雲;但另一邊,AI 在職場泛濫出的「工作垃圾」卻被點名正拖累生產力;同時,亞馬遜則憑藉 AWS 與 Anthropic 的深度合作,被外媒看好成為下一個突破 3 兆美元市值的科技巨頭。
Thumbnail
2025/09/24
AI 的故事今天從三個不同場景展開:OpenAI 聯手甲骨文與軟銀,在美國推動史上最大 AI 資料中心計畫;台灣基隆學生在 AI 素養爭霸賽中脫穎而出,展現未來新生代的創意與實力;廣達電腦則分享 AI 寫程式的實戰經驗,顯示工程師不但沒被取代,反而因 AI 而更有效率
Thumbnail
2025/09/24
AI 的故事今天從三個不同場景展開:OpenAI 聯手甲骨文與軟銀,在美國推動史上最大 AI 資料中心計畫;台灣基隆學生在 AI 素養爭霸賽中脫穎而出,展現未來新生代的創意與實力;廣達電腦則分享 AI 寫程式的實戰經驗,顯示工程師不但沒被取代,反而因 AI 而更有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生成式AI無疑是引領未來的關鍵力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發掘規律,並創造出全新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在AI的加持下重新定義。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生成式AI無疑是引領未來的關鍵力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發掘規律,並創造出全新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在AI的加持下重新定義。
Thumbnail
2023年 OpenAI 推出 GPT-4 革命性大型語言模型,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新一輪狂潮。歐盟、美國和中國三大陣營目前正在就 AI 主導權展開激烈競逐。歐盟企業為爭取 AI 主導權所做的努力,在美中兩大國AI對決的賽局中,將如何因應?
Thumbnail
2023年 OpenAI 推出 GPT-4 革命性大型語言模型,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新一輪狂潮。歐盟、美國和中國三大陣營目前正在就 AI 主導權展開激烈競逐。歐盟企業為爭取 AI 主導權所做的努力,在美中兩大國AI對決的賽局中,將如何因應?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自2023年起,由美國輝達公司所生產的AI晶片掀起了一波人工智慧大躍進,不僅刺激科技、醫療等產業出現大變革,同時也帶動了全球股市迭創新高。我們有幸可以躬逢其盛,但是,你覺得自己在這波浪潮的襲捲下,會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若是受害者,有機會殺出一條與高智能機器人競爭的血路嗎?
Thumbnail
    自2023年起,由美國輝達公司所生產的AI晶片掀起了一波人工智慧大躍進,不僅刺激科技、醫療等產業出現大變革,同時也帶動了全球股市迭創新高。我們有幸可以躬逢其盛,但是,你覺得自己在這波浪潮的襲捲下,會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若是受害者,有機會殺出一條與高智能機器人競爭的血路嗎?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重點內文: 已開始出貨輝達GPU加速卡測試設備,新世代產品更由瑞傳獨家供應。隨著上游先進封裝新產能今年陸續開出,下游AI伺服器製造量能擴大,振樺電相關業務也可望同步受惠。 此外,瑞傳亦攜手輝達搶攻AI智慧醫療商機,拿下兩大美系智慧醫療客戶手術室高階電腦設備訂單。 今年隨著O2O
Thumbnail
重點內文: 已開始出貨輝達GPU加速卡測試設備,新世代產品更由瑞傳獨家供應。隨著上游先進封裝新產能今年陸續開出,下游AI伺服器製造量能擴大,振樺電相關業務也可望同步受惠。 此外,瑞傳亦攜手輝達搶攻AI智慧醫療商機,拿下兩大美系智慧醫療客戶手術室高階電腦設備訂單。 今年隨著O2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