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Blind Love,2025)似乎是又一部得來不易、拍得很努力,導致我不喜歡卻不忍苛責的台灣女同志影視作品。
從入圍今年初鹿特丹影展開始,我便期待著本片,畢竟女同志題材能網羅林依晨、吳可熙、李沐、王渝萱等一線國片明星,實在很難得,再加上將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以及散發精緻、冷冽art house質感的預告,完全勾起我的好奇心,因此特地先去補了劉梓潔的同名原著短篇小說。
<失明>是作家二十出頭初次展露頭角、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的作品,結果看完後我更困惑了,原著不但篇幅極短,還完全沒有女同志元素——故事闡述女主角為填補空缺父愛,與和父親差不多年紀的老男醫生偷情,結果發現對方是深櫃父親的舊情人,然後她就逐漸失明了。
(被我形容成好難看的狗血八點檔,但劉梓潔文筆超好,筆鋒銳利,書寫情慾完全不俗爛,整本《親愛的小孩》短篇輯都值得一讀。)

欲將8000字極短篇小說擴寫成電影長片劇本,需要高深的功力,我們當然不該期望所有改編作品都能達到李安《斷背山》、《色,戒》那種高度,而《失明》電影在基礎設定上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更動,那便是翻轉性別——兒子愛上了母親的前女友。
調換角色性別的有趣之處除了「女大男小」組合較為少見、新鮮之外,電影還將兒子年齡調小,甘願當情婦的年輕女子變成煞到成熟颯氣姐姐的未成年男高中生,不僅突破傳統性別框架,更遊走於禁忌邊緣。
兒子因缺乏世事歷練,做出種種直率、衝動之舉,反而顯得有些可愛,正好與他不敢正視慾望、口是心非的母親呈現對比。這導致兒子天瀚(劉敬 飾)與情人雪津(吳可熙 飾)這條支線,反倒比雪津與母親書儀(林依晨 飾)之間的情感糾葛帶給我更多驚喜。

母子愛上同個女人,這設定確實具有獵奇的吸引力
我想我不滿意《失明》劇情的最大原因在於看膩了壓抑悲情的女同志故事,要在2025年、後同婚時代探索性向及身分認同不是不行,只是會覺得若現在還在糾結「我是同性戀」這種最基礎、最本質的問題,進度未免太緩慢。
我尊重也明白這樣走向的故事仍能讓一部分同志族群感到被代言、被同理,但同志生命經驗有更多值得探討的面向,與自我本質和平共處後,接下來仍會繼續遇到諸多問題,如果影視作品一直卡在認同的第一步,我們便很難看見他們之後的日子——而那些「之後」才是生活大部分的樣貌。
《失明》的主角書儀已經四十多歲,兒子都上高中了,她年輕時因害怕社會眼光,以及不願讓母親傷心而離開雪津,這我尚能接受;但過了二十多年與雪津重逢後,她還在使用一模一樣的「我們這樣很不對」之論述(印象中《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裡,高中時期的學姐怡敏也是用類似藉口推開亭亭)來傷害對方,便使書儀成為一名在原地踏步掙扎、沒有成長的角色,觀眾看久了不自覺會產生跟著溺水的感受。
其他角色的設定也加強了書儀的孤立無援感,她最在意的母親,在劇情中現代時間線上,已處於重病失智狀態,兩人無法有效溝通;書儀的丈夫又被塑造成過分冰冷、不近人情的模樣(相較起來,《花香》裡的怡敏老公雖然也是標準理工直男,形象卻蠻立體,令人能理解他的立場),我們便只能看書儀獨自糾結到瘋掉。

攝影構圖強化了書儀的寂寞
由Andrew Scott和Paul Mescal主演的《親愛的陌生人》(All of Us Strangers,2023),同樣也是處理壓抑性向的「老」議題,但編導巧妙運用魔幻的回溯手法以及風格化的視覺來強化主角心境,並將主角因性向而生的寂寞感,與他在原生家庭和過往親密關係中獲得的創傷經驗結合;即使身為開放的新世代觀眾,不認為性向認同該是如此巨大的issue,但透過上述創作鋪排,我對於主角正在經歷的痛苦,仍能深切地感同身受。
關於社會的歧視,以及同志面對的恐同壓力,《失明》則選擇「寫實」地呈現——一定要讓車子行經(一看就知道是臨演的)同遊團體,令丈夫藉機發表反對高見,教育車上小兒子同性戀是「不正常」的;一定要在捷運上安排一個對同性情侶口出惡言的刻薄阿姨——儘管現實中確實可能出現類似事件,但編導或許得想想如何將它們合理、順暢地融入劇情,才不會像突然被安插進來、只為傳遞創作者意念的情節。

吳可熙的招牌悲苦臉
另外,《失明》當中的情慾戲碼理應大膽,甚至要能拿來當作宣傳賣點,但呈現出來的結果卻仍顯得保守,並且依循著國片不知何來的尺度自我設限,什麼都沒露到。當然,不一定要裸露才能展現角色的情慾,只是「性」在此故事的重要程度,從原著小說那驚人、態度強烈的開頭便可見一斑——「他嫌她乾的那個早上開始,她就感覺自己要失明了。」雖然電影調換了主角(照關係而言,小說中的主述者對應的應是劉敬的角色),但女性能不能在性方面獲得愉悅,不論對小說或電影而言,都是重點中的重點。
片中出現多個情慾組合——書儀與丈夫、書儀與雪津、雪津與天瀚,雪津明顯做為書儀快被賢妻良母規範壓得喘不過氣時的逃逸出口,從一組關鍵的剪輯可看出:身為醫生娘的書儀,拜訪完老院長熱衷慈善的模範妻子後,開始思索「這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嗎?」,下一場戲便緊接她跑去雪津家,一進門就主動獻吻纏綿。而在回憶劇情中,小書儀也是跟同齡男友度過很不舒服、甚至體感逼近強暴的初夜後,才跑去向小雪津尋求安慰,最後演變成兩人發生關係。
暫且不論演員間是否具備「化學反應」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對我而言,電影要清晰呈現出書儀在性事上對男體及女體接受度的差別,以及她對女體的渴望,角色動機才會完整、說服人——至少,那場她下定決心找雪津發生的性愛,必須要與其他床戲基調有所差異,色氣要足夠才行——但現在全片的情慾場景都偏「乾」,不單指色色的那種乾,也是「乾淨」的乾。

這對CP甜的時刻真的很少
「有些事,閉上眼睛才看得到」
講了許多不甚滿意的部分,不過就影片質感而言,《失明》其實蠻值得在大銀幕欣賞的,攝影和美術陳設皆十分用心, 電影多加了「攝影」這個元素,玩出不同的視覺變化,以及角色「拍」與「被拍」的張力,其作用不僅止於呈現「在暗房沖洗底片」這種很女同志的調情而已。
學習攝影,便是在學習不同的觀看方式,雪津曾驚嘆於初學者天瀚照片散發的青春、鮮活之氣,並感嘆她再也拍不出那樣的作品,照片封存了拍攝者當下凝視世界的狀態與情感,而嘗試紀錄,嘗試留下存在的痕跡,嘗試在一次次篩選與調整的行動中,去蕪存菁地「看見」自己真正重視人事物,或許便是抵擋「失明」的方法。

劉敬在戲裡和吳可熙學攝影,他房間貼的各式電影海報很搶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封印》和《迴光奏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