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命運可以改?袁了凡的真實故事:《了凡四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會想讀《了凡四訓》,是因為洛桑醫師的介紹。他身為一個西藏人,還推薦中國的經典作品,想必一定很值得閱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所寫,原本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訓,後來流傳為修身改命的重要典籍。


全書分為四篇:「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透過作者親身的經歷,說明命運雖有定數,但人若能真心悔改、勤行善事、保持謙卑,仍可扭轉命運、增福延壽。


袁了凡年輕時,遇到一位精於推算命運的孔先生,對方斷定他科舉不會高第,僅能當到一個小小的官,命中無子,壽命僅五十三歲。


二十年來,孔先生的預測,竟然一一應驗,連科舉考試名次都說得分毫不差。了凡先生覺得一個人一生的際遇,無論吉凶禍福、貧富貴賤都已經注定,無法強求。因而不再努力讀書,心中也逐漸生出消沉。


直到他在南京遇見雲谷禪師,才扭轉了這種想法。


禪師告訴他:命運雖有定數,但並非完全不可改變。善惡不同,自會帶來不同的果報。「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極善與極惡的人,都不受命數拘束。修惡會折福,修善則能添福。


這番話深深震撼了袁了凡,於是他立下誓願,決心改過,並要完成三千件善事來改造命運。


從此,他每天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有錯便立刻懺悔改正;同時積極行善,無論是捐助、救人、修橋鋪路,或暗中幫助別人,他都竭盡所能。還經常檢查自己是否帶著名利心,提醒自己要「真心為善」。


隨著修持的累積,他的命運逐漸改變:


孔先生的推算開始失準,他的科舉成績一路提升,最後做到朝廷官員;原本「命中無子」,後來卻得了一個兒子;更打破五十三歲的預言,安享七十四歲壽命。最重要的是,他的心境也越來越清明安穩。


書中也一再強調「謙」的重要。謙虛能使人不驕、不滿,能廣受他人幫助與成就,也能容納更多福澤。反之,驕矜則會折損福分,招來災禍。袁了凡提醒兒子,做人要懂得謙退,才能真正保有福祿壽。


書裡有些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行可當萬善


原來,善行也有槓桿效應。


像袁了凡一次「減糧」的舉動,就抵得上一萬件善事的功德;另一位屠公,因建議減刑,原本命中無子,卻得三子,且都做了高官。


由此可知,為政者的善惡累積,無論好壞,效果都會加乘,不得不慎!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恕不惟無益,且有害也。


原來,如果我們因為聽到別人的毁謗而生氣,花心思去辯解,這樣的行為,就像是春天的蠶,只是作繭自縛而已,無益反而有害。


難怪洛桑醫師總是強調要煉心,要大家練習「不生氣」。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書中舉了好多例子和故事,說明祖先的善行,往往會庇蔭子孫。


原來,善行分為兩種~「陽善」和「陰德」。


「陽善」是大家都知道且稱讚的善事,當受到「讚嘆」,就是立即的福報,又稱之為「現報」。至於為善不為人知的「善果」,不求現報、可以累積,是為「陰德」,才能「積善」。


因此,能累積的福報,是為善不為人知的「陰德」。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了凡四訓》用真實的故事告訴世人:命運並非牢不可破的桎梏,而是可以透過改過、行善與積德而逐漸改善。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反思:自己有在行善嗎?有哪些缺點該改呢?當別人批評時,我是不是很容易生氣?父母已經替自己積了善,那我又是否有在替孩子們積善呢?


不知道你讀完後,有什麼樣的想法?留言告訴我吧!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81本

@布克文化

#積善


《了凡四訓新解》博客來連結:https://idragon.info/3OLMM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76會員
305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塔妮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1
總是覺得事情好多、時間不夠用,怎麼辦?《把時間買回來》的作者認為,解法就是~將時間買回來! 《把時間買回來》的作者丹.馬特爾( Dan Martell)是一位身經百戰的科技領域創業家,也是SaaS(軟體即服務)領域的企業教練、投資新創公司的天使投資人。 《把時間買回來》這本書之所以誕
Thumbnail
2025/10/01
總是覺得事情好多、時間不夠用,怎麼辦?《把時間買回來》的作者認為,解法就是~將時間買回來! 《把時間買回來》的作者丹.馬特爾( Dan Martell)是一位身經百戰的科技領域創業家,也是SaaS(軟體即服務)領域的企業教練、投資新創公司的天使投資人。 《把時間買回來》這本書之所以誕
Thumbnail
2025/09/22
《4帳戶教你逆襲致富》的作者黃大仁,原本出身於小康家庭,生活安穩無虞。然而,在就讀研究所期間,金融海嘯突其來來,父親因資金周轉不靈,加上健康亮紅燈,無法再工作還款,最終留下高達 1,200 萬元 的債務。這筆沉重的負擔,就這樣落在年輕的黃大仁肩上 面對如此龐大的壓力,他沒有逃避,而是開始鑽研財務知
Thumbnail
2025/09/22
《4帳戶教你逆襲致富》的作者黃大仁,原本出身於小康家庭,生活安穩無虞。然而,在就讀研究所期間,金融海嘯突其來來,父親因資金周轉不靈,加上健康亮紅燈,無法再工作還款,最終留下高達 1,200 萬元 的債務。這筆沉重的負擔,就這樣落在年輕的黃大仁肩上 面對如此龐大的壓力,他沒有逃避,而是開始鑽研財務知
Thumbnail
2025/09/18
我一直對耶路撒冷充滿好奇。 這座城市,是世界上無數戰爭的導火線,也是許多改變歷史的重要事件和神跡的發生地。為什麼一片看似平凡的土地,卻能牽動如此多民族與宗教的情感?究竟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閱讀《耶路撒冷三千年【精華改寫×全彩插畫】》時,我找到了最完美的答案: 「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
Thumbnail
2025/09/18
我一直對耶路撒冷充滿好奇。 這座城市,是世界上無數戰爭的導火線,也是許多改變歷史的重要事件和神跡的發生地。為什麼一片看似平凡的土地,卻能牽動如此多民族與宗教的情感?究竟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閱讀《耶路撒冷三千年【精華改寫×全彩插畫】》時,我找到了最完美的答案: 「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唐朝袁天罡的故事,藉由敘述袁天罡的預言故事,引導讀者思考聽話的智慧和該如何判斷哪些話應該聽進去,對自己有意義。通過故事中的籤詩,篩選出對自己有幫助的訊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唐朝袁天罡的故事,藉由敘述袁天罡的預言故事,引導讀者思考聽話的智慧和該如何判斷哪些話應該聽進去,對自己有意義。通過故事中的籤詩,篩選出對自己有幫助的訊息
Thumbnail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Thumbnail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東漢時代姚期的故事,並且通過籤詩的敘述,討論了不同版本的故事發展。通過分析光武帝在故事中的處理方式,提出了作者對於處理權力與職責的見解。文章著重於歷史故事與觀點解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東漢時代姚期的故事,並且通過籤詩的敘述,討論了不同版本的故事發展。通過分析光武帝在故事中的處理方式,提出了作者對於處理權力與職責的見解。文章著重於歷史故事與觀點解析。
Thumbnail
劉元普是宋真宗時代的人。他曾當過官青州刺史。雖然他樂善好施,但身邊的僕人卻在外面為非作歹。籤詩提醒人們,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如果要帶著他人一起前進,則必須確保他們的行為符合自己的理念。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Thumbnail
劉元普是宋真宗時代的人。他曾當過官青州刺史。雖然他樂善好施,但身邊的僕人卻在外面為非作歹。籤詩提醒人們,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如果要帶著他人一起前進,則必須確保他們的行為符合自己的理念。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Thumbnail
改命在求己,不在廟中神像中。
Thumbnail
改命在求己,不在廟中神像中。
Thumbnail
【了凡四訓】是明朝 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起因於袁了凡在年輕時曾遇到一位占卜師孔先生,孔先生神奇的算準了他之後幾次科舉考試的名次,還說出了他53歲壽終,命中無子嗣等等。袁了凡於是相信了宿命,也不再積極作為,直到他37歲遇見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告訴他命運是自己造的,於是袁了凡透過雲谷禪師教他的方法,改變
Thumbnail
【了凡四訓】是明朝 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起因於袁了凡在年輕時曾遇到一位占卜師孔先生,孔先生神奇的算準了他之後幾次科舉考試的名次,還說出了他53歲壽終,命中無子嗣等等。袁了凡於是相信了宿命,也不再積極作為,直到他37歲遇見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告訴他命運是自己造的,於是袁了凡透過雲谷禪師教他的方法,改變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