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文原著的時候,你有沒有遇過這種窘境:
「明明每個單詞都懂,但組合成一句話,腦子就是轉不過來!」
我自己在讀《Harry Potter》的時候,也常常卡在這裡。以前的我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語法太差?是不是自己笨?但後來我發現,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如果你真的把每個單詞都理解對了,組合成句子是不會「完全不懂」的,頂多有細節模糊。但事實上,我們經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沒懂。要破解這種情況,我總結了三種常見陷阱,用《Harry Potter》裡的句子來當例子:
1. 熟詞僻義 —— 常用單詞,背後藏刀
單詞一詞多義,常常是最大的坑。
比如我第一次讀到這句:
Harry’s mouth fell open as the full impact of what he was seeing hit him.
單詞 mouth、fell、open 我都懂,但「嘴巴掉下去」是什麼意思?這裡的 fell open 不是字面「掉下去」,而是「張大、張開」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
哈利驚得張大了嘴巴,因為眼前的景象給了他極大的衝擊。
如果只是逐字硬湊,根本看不出來。這就是典型的熟詞僻義。
2. 暗藏詞組 —— 把常用詞湊一起,意思完全變了
再看這句:
Harry’s mouth fell open as the full impact of what he was seeing hit him.
我們再往後讀:
Ron was leaning out of the back window of an old turquoise car, which was parked in midair.
我一開始讀到 parked in midair 時完全愣住。
parked 不是「停車」嗎?in midair 不是「在半空中」嗎?這兩個加起來就是「停在半空中」。原來 Rowling 在描述那台飛天車!
這就是「暗藏詞組」的威力:當你把兩個很普通的詞拼在一起,意思一下子就跳出了日常認知。
關鍵在於,要把整個詞組視為一個單位來理解。
3. 混合型 —— 熟詞僻義 + 暗藏詞組的雙重陷阱
再看一個更經典的例子:
“Stop gibbering,” said Ron. “We’ve come to take you home with us.”
第一次看到 stop gibbering 我愣了半天。stop 我懂,gibbering 這個詞我也查到是「胡言亂語」。但為什麼要這樣用?
這裡就是雙重陷阱:
- 熟詞僻義:gibber 除了「亂說話」,還有「語無倫次」的語感。
- 暗藏詞組:stop gibbering 整體用下來,就是「別再瞎嚷嚷了」。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只有逐字硬拼是沒有出路的,必須把詞義和搭配放在上下文裡去理解。
我總結的精讀步驟
經過一次次卡關,我總結出拆解長句的流程,幫助我從「每個單詞都懂卻整句不懂」的痛點裡走出來:
- 逐詞確認意思 —— 不要想當然,常見詞也要查。
- 檢查詞組搭配 —— 遇到怪怪的地方,把兩三個詞一起查。
- 重建語感 —— 試著把句子翻成自己的話,讓語意能流動起來。
- 模仿造句 —— 把拆解出來的句型,用自己的情境再寫一兩句。
例如:
- 原句:“Stop gibbering,” said Ron.
- 我自己的造句:Stop complaining, we’ve already solved the problem.
這樣才算是把語言的「差異」真正內化了。
結語
所以,下次你再遇到「每個詞都懂,卻看不懂句子」時,先別急著懷疑自己。很可能是掉進了這三個陷阱之一:
- 熟詞僻義
- 暗藏詞組
- 雙重混合
精讀不只是「懂單詞」這麼簡單,而是要學會拆解和重組,把語言的差異真正「意識到」。一旦意識到,你的理解就會像魔法一樣突然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