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Harry Potter 學英文 (6): 那些我「察覺」到的英文小秘密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自從我開始用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來做精讀,我才真正體會到「學英文」不只是讀懂意思,而是要去「察覺」那些跟中文不同的細節。這些細節,才是語感的來源。

下面是我在精讀過程中,印象最深的十個句子。

1. to find 的驚喜

讀到這句時:

Harry went down to breakfast one morning to find the Dursleys already sitting around the table.

我腦袋裡第一個中文翻法是:「哈利下去吃早餐時,發現德思禮一家已經坐好了。」

但英文不是用「when」,而是「to find」。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英文可以把「動作帶來的結果」濃縮在 動詞 + to V 這個結構裡。那一刻我心想:哇,原來可以這麼俐落!

於是我試著模仿:I opened the door to see my dog waiting for me.

2. had been locked 的時間感

He had been locked in his room for three days…

我一開始覺得奇怪,為什麼不用「was locked」?後來才注意到這是回顧情境,用 過去完成式

這讓我第一次意識到「英文的時間感」和中文不同,中文只會說「已經被關三天」。 模仿之後,我寫下:I had lived in London for two years before moving to Paris.

3. be used to 的誤會

Harry was used to people looking at him because of his scar.

以前我一直以為 used to 就是「曾經」。直到這句,我才「察覺」到這裡的意思是「習慣於」。

那一刻,我覺得好像拆開了一個謎題。 我跟自己說:I’m used to waking up early. —— 原來這才是正確用法。

4. didn’t much like 的語氣

Harry didn’t much like the look of the Black dog.

我讀到這句時,第一反應是「這不是應該是 didn’t like much 嗎?」 那一刻,我突然察覺到英文裡副詞可以靈活地夾在助動詞和動詞之間,語氣更自然。 所以我試著模仿:I don’t much care for horror movies.

5. gave a cough 的小動作

Professor Lupin gave a small cough…

我一看到這句就笑了。因為中文就是「咳了一下」,但英文偏要用「gave a cough」。 這讓我察覺到,原來英文裡有一整套「give + 名詞」來表達動作。 我馬上造句:She gave a smile before leaving.

6. bent double 的畫面感

Ron was bent double, wheezing and spluttering…

那時候我腦子裡閃過的中文是「彎著腰」。 可是「bent double」的畫面更強烈,好像整個人折成兩半。 我心裡笑了,這比 bent down 有趣太多。於是我自己造了一句:She was bent double with laughter.

7. stomach gave a lurch 的生理反應

Harry’s stomach gave a lurch.

第一次看到這句,我真的愣了一下。中文只會說「心頭一震」。 這是我第一次察覺到「身體反應」在英文裡是用「stomach/heart gave + 名詞」。 我跟自己說:Her heart gave a leap when she heard his voice.

8. couldn’t believe his luck 的驚喜

Harry couldn’t believe his luck.

直譯過來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 這讓我察覺到英文裡的固定搭配,不是「so lucky」,而是「believe one’s luck」。 於是我玩了一下: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when I heard the news.

9. was nowhere to be seen 的慣用法

Hermione was nowhere to be seen.

這句我一看到就覺得:「哇,這比直接寫 She wasn’t there 有戲劇張力多了。」

這是我第一次察覺到「nowhere to be + Vpp」這種用法。 馬上試著說:The cat was nowhere to be found.

10. jam-packed 的口語力道

The common room was jam-packed with students…

當時我腦中翻出來的中文是「擠滿了學生」。 但「jam-packed」的感覺比 full 強太多,整個畫面立刻生動了起來。

那一刻我體會到,原來選對一個詞,整個氣氛都會不一樣。 所以我寫下:The train was jam-packed with commuters.

我的心得

回顧這十個例子,我真的體會到 Noticing Hypothesis 的真諦:

  • 單純看懂不夠。
  • 必須「意識到差異」,才有可能學到。
  • 每一次「咦?為什麼?」的瞬間,都是語言真正進腦子的時刻。

我現在的閱讀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了。不是拼命追故事,而是抱著一種「尋寶」的心態去讀。每次發現一個新用法,我都覺得自己又抓到了一塊語言的拼圖。

結尾:用一段原文來練「察覺」

Harry went down to breakfast the next morning to find the three Dursleys already sitting around the table. They were watching a brand-new television, a welcome-home-for-the-summer present for Dudley, who had been complaining loudly about the long walk between the fridge and the television in the living room.

第一次讀的時候,我腦海裡的翻譯很直白:「哈利下去吃早餐時,發現德思禮一家正在看電視。那是一台新電視,作為達力的暑假禮物。」

但當我仔細停下來「察覺」時,才發現好多細節:

  1. to find → 不是「when」,而是動作帶來的結果。
  2. brand-new television → 不只是「new」,而是帶著「嶄新、剛買來」的強烈感。
  3. welcome-home-for-the-summer present → 中文不會用這麼長的串接形容,這是一整個「複合名詞」的組合方式。
  4. complaining loudly about the long walk between the fridge and the television → 我差點笑出來,這就是地道的英文幽默。中文只會說「嫌走路遠」,英文卻用「the long walk between…」誇張化。

讀到後面,我開始習慣直接「跳進去」感受原文的節奏。有時候不必一句一句翻成中文,而是用一種「帶著感覺去理解」的方式。比如下面這一段,當時我印象很深刻:

“I solemnly swear that I am up to no good.”
This was not the kind of spell Harry had ever seen before.

當時我第一次讀到 I solemnly swear 這句,愣住了。中文腦會想「我莊嚴地發誓」,太正式了,怎麼會用在惡作劇的場景?後來我才明白,這裡的 solemnly 反而是一種「反差幽默」:越正經的語氣,越能突顯淘氣的效果。

我學到的差異是 —— 英文裡有時候「認真說話」並不是認真的意思,而是用來反襯。 於是我模仿造句:I solemnly swear I won't touch your cake… probably.
這樣寫出來的時候,我突然理解「幽默感」其實也是一種語言能力。

“Happiness can be found, eve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if one only remembers to turn on the light.”

這句是鄧不利多說的。當時我看到 if one only remembers,我第一反應是「這裡為什麼用 one,不用 you?」

我查了才知道,這是英文裡一種「泛指人」的用法,比 you 更正式、更有哲理感。這讓我意識到,作者並不是隨便挑字,而是刻意營造「像在演講」的氛圍。

於是我也模仿了一句:Courage can be built, if one only dares to take the first step.

這樣的練習,讓我慢慢習慣觀察語氣的差異,而不是只停留在字典的層面。

所以,現在的我讀到這些片段時,腦中已經不只是「翻譯」,而是開始理解背後的語感。「察覺」才是進步的真正開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 進步本
8會員
275內容數
歡迎來到「Will 進步本」!我們將探索計算機科學、商用英文和生成式AI。從基礎到前沿,共同學習和交流,拓展知識視野,啟發創新思維
Will 進步本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很多人學英文,一直卡在「背單字 → 忘記 → 再背」的輪迴裡。其實,學英文的進步,常常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解釋:S = V × T × R
Thumbnail
2025/09/18
很多人學英文,一直卡在「背單字 → 忘記 → 再背」的輪迴裡。其實,學英文的進步,常常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解釋:S = V × T × R
Thumbnail
2025/09/18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想要學好英文,就要大量閱讀原著小說。」但是當你真的翻開《Harry Potter》,卻常常卡在第一頁:不到五行就遇到一堆陌生單字; 一個句子動輒二十多個單詞,語法像迷宮; 更別說魔法世界的專有名詞讓人直接懷疑人生
Thumbnail
2025/09/18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想要學好英文,就要大量閱讀原著小說。」但是當你真的翻開《Harry Potter》,卻常常卡在第一頁:不到五行就遇到一堆陌生單字; 一個句子動輒二十多個單詞,語法像迷宮; 更別說魔法世界的專有名詞讓人直接懷疑人生
Thumbnail
2025/09/16
很多人考完 TOEIC 之後,心裡都會冒出一個想法:「我都七百多分了,應該能開始讀哈利波特原著吧?」
Thumbnail
2025/09/16
很多人考完 TOEIC 之後,心裡都會冒出一個想法:「我都七百多分了,應該能開始讀哈利波特原著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簡單的懶人講法(兩個單字搞定),到進階活用的傳神講法(老外會見識到你的英文功力),今天要教你老外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從簡單的懶人講法(兩個單字搞定),到進階活用的傳神講法(老外會見識到你的英文功力),今天要教你老外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如何學好外語,成為你的職場最強工具?就是看電影,以前沒有那麼多學習資源時,我只能到圖書館借字典拿回來翻譯。一些知名大學開設「語言學」其實有它的意義,因為不同語言的翻譯都會偏差原作者的本意。能夠直接唸到作者的原點才不會被翻譯者誤導。例如近期的魔戒三部曲被重新翻譯,原本朱學恒先生的版本是在台灣首播熱銷的
Thumbnail
如何學好外語,成為你的職場最強工具?就是看電影,以前沒有那麼多學習資源時,我只能到圖書館借字典拿回來翻譯。一些知名大學開設「語言學」其實有它的意義,因為不同語言的翻譯都會偏差原作者的本意。能夠直接唸到作者的原點才不會被翻譯者誤導。例如近期的魔戒三部曲被重新翻譯,原本朱學恒先生的版本是在台灣首播熱銷的
Thumbnail
不要小看這些國中「英式單字」喔,平常沒有注意的話,或許很多人都把英式、美式混在一起了, 或者根本不知道這些是英式用語。英文聽別人說好像很簡單 (or 看答案都很有道理),自己實際練練看,才知道哪裡不足,哪裡做得好。
Thumbnail
不要小看這些國中「英式單字」喔,平常沒有注意的話,或許很多人都把英式、美式混在一起了, 或者根本不知道這些是英式用語。英文聽別人說好像很簡單 (or 看答案都很有道理),自己實際練練看,才知道哪裡不足,哪裡做得好。
Thumbnail
這篇適合有基礎外文能力的讀者,學完國中英文或初級日文就可適用。有基本單字量和基礎文法概念,學外語不求人,真的有可能!但你要學會內行人在用的方法,還要挑一個你會愛死的東西!
Thumbnail
這篇適合有基礎外文能力的讀者,學完國中英文或初級日文就可適用。有基本單字量和基礎文法概念,學外語不求人,真的有可能!但你要學會內行人在用的方法,還要挑一個你會愛死的東西!
Thumbnail
拼字,靠死背:多少人能背光那些例外? 文法,靠理解:多少人能解密那些規則? 語意,靠閱讀:多少人能「看」出那些「音效」?
Thumbnail
拼字,靠死背:多少人能背光那些例外? 文法,靠理解:多少人能解密那些規則? 語意,靠閱讀:多少人能「看」出那些「音效」?
Thumbnail
竟然有這麼多種?!沒錯,老外也怕講到膩,衍生出各種花樣的講法。課本有教的、沒教的、美劇台詞有在講的、遊戲角色說的,從簡單到進階一次收集打包任君挑選,向詞窮說再見!
Thumbnail
竟然有這麼多種?!沒錯,老外也怕講到膩,衍生出各種花樣的講法。課本有教的、沒教的、美劇台詞有在講的、遊戲角色說的,從簡單到進階一次收集打包任君挑選,向詞窮說再見!
Thumbnail
2024年2月共讀圖書,嚴選一套英語入門圖書,還有兩本中文繪本書
Thumbnail
2024年2月共讀圖書,嚴選一套英語入門圖書,還有兩本中文繪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