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AI 的興起,對我來說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與影響。現在,設計有 Canva,影片剪輯有剪映,文案有GPT,這些工具幾乎涵蓋了我過去的專業與強項。曾幾何時,我認為只要花時間學好一門技術,花上十幾萬甚至二十萬進修,這輩子絕對不會失業。因為「一技在身」在過去是很穩定的保障,但現實卻在疫情後完全翻轉。

疫情後的真相

疫情打亂了所有的節奏,市場需求量急速下降,客戶殺價殺得滿天飛。雖然收入還沒到「零」,但相較過去的穩定與豐厚,落差非常明顯。

AI 工具的崛起,對我來說既是幫助也是挑戰:

  • 好處:可以減少許多精力投入,讓我更快完成想做的事。
  • 壞處:AI 發展太快,種類繁多,要學習反而變得更迷惘。
    我常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上網做功課,看評價、試用、比較,摸索哪些工具真正適合我。

AI 在設計/創作領域的好處

  1. 加速工作流程:過去需要幾天完成的設計,現在可能幾小時就能出稿。
  2. 降低學習門檻:不需要再花十幾二十萬學軟體,很多功能透過 AI 就能輕鬆上手。
  3. 提升生產力:讓人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策略、創意,而非基礎操作。
  4. 跨領域嘗試:文案、影片、設計,可以同時涉足,不再被單一專業綁住。

AI 帶來的挑戰與壞處

  1. 價值被稀釋:當人人都能用 Canva、GPT 產出內容,專業設計與文案的價值被拉低。
  2. 價格競爭激烈:客戶更容易比價,殺價空間越來越大。
  3. 技術更新過快:工具每天都在變,跟不上就被淘汰。
  4. 差異化更難:AI 產出的東西雖快,但也可能千篇一律,要突顯自己的風格更困難。

未來被取代的可能性
基礎操作:肯定會被 AI 取代,例如簡單的修圖、排版、基本文案。
高端創意 & 策略:短期內 AI 還難完全取代。
真正的價值在於:
能不能提出獨特的視角?
能不能把品牌故事說進人心?
能不能整合策略、設計與執行?

👉 未來的專業人,不是單靠技術,而是結合「洞察力 + 故事力 + 整合力」來生存。

很多人以為 AI 讓事情更簡單,結果反而掉以輕心;其實有了 AI,你更需要不停學習。因為AI 確實提升便利性,但也讓競爭門檻更高,學習速度必須比過去更快,因為一旦慢下來,你可能就會被淘汰。AI 不是要讓我們失業,而是要逼我們重新定義「專業」。AI 不會取代所有人,但會取代那些「不懂得善用 AI」的人。 未來不是人和 AI 的對立,而是「誰能跟 AI 合作得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煥藍靈魂寫作
8會員
71內容數
一個人的氣質包含著她的故事,不管幾歲,都要活得美麗,自持修身、精緻律己的人絕非膚淺的魅麗,而是你的靈魂要對得起你的美貌,優化你的生活態度。閱己、悅己、越己;自靜、自醒、自清歡。
煥藍靈魂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10/01
當「數位遊牧」成為熱門關鍵字時,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隨時隨地工作、不受地域限制、自由安排時間。 但其實,這條路我在 1997 年就已經開始走了。 早期的誤解:你到底有沒有在工作? 還記得那時候,身邊的人總是疑惑:「為什麼你好像每天都很忙,但又一直坐在電腦前?」 「你錢到底是從哪裡
Thumbnail
2025/10/01
當「數位遊牧」成為熱門關鍵字時,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隨時隨地工作、不受地域限制、自由安排時間。 但其實,這條路我在 1997 年就已經開始走了。 早期的誤解:你到底有沒有在工作? 還記得那時候,身邊的人總是疑惑:「為什麼你好像每天都很忙,但又一直坐在電腦前?」 「你錢到底是從哪裡
Thumbnail
2025/09/17
做什麼,就要像什麼。 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能否取信於人的關鍵。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健康管理師,那麼你的生活形態,就必須展現健康。 如果你想教人如何管理好企業,那麼你的公司本身就要先有條理。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美容師,你的臉龐與狀態,就是最直接的名片。 如果你想經營身心靈工作室,你的心靈平衡
Thumbnail
2025/09/17
做什麼,就要像什麼。 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能否取信於人的關鍵。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健康管理師,那麼你的生活形態,就必須展現健康。 如果你想教人如何管理好企業,那麼你的公司本身就要先有條理。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美容師,你的臉龐與狀態,就是最直接的名片。 如果你想經營身心靈工作室,你的心靈平衡
Thumbnail
2025/04/20
我們總以為,為了讓世界更好,就得走得更高、扛得更多。但走著走著,才發現:離夢想越遠的那一步,才是真正危險的開始。 我常想,如果你心中早就有夢,就該好好守住它。那份單純的熱愛,不該被名、利、權力稀釋。你可以為世界付出,但不必犧牲自己本來的樣子。因為一旦偏離初衷,連你最初想要改變的東西,也會變了質。
Thumbnail
2025/04/20
我們總以為,為了讓世界更好,就得走得更高、扛得更多。但走著走著,才發現:離夢想越遠的那一步,才是真正危險的開始。 我常想,如果你心中早就有夢,就該好好守住它。那份單純的熱愛,不該被名、利、權力稀釋。你可以為世界付出,但不必犧牲自己本來的樣子。因為一旦偏離初衷,連你最初想要改變的東西,也會變了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