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追逐與心靈的沉靜】--富邦美術館印象派畫展隨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今年,自初夏的醺風到仲秋的襖熱,幾場名畫展如向日葵在台北大都會綻放。我化身為一隻尋蜜的蜂,對畫作的讚嘆,化為我飽吸的心靈蜜汁。

從故宮北院的「大都會博物館名畫展」到英國光之畫家「威廉·透納」特展,我跟著展開了跨世紀的光影追逐。

透納,把我領到印象派之父──莫內的面前。

傳說年輕的莫內一路追逐光。他在羅浮宮看見透納的迷濛:薄霧、落日、色塊輕輕推移。於是,他以更自由的筆觸捕捉瞬間,讓視覺在畫布上跳出一段段即興的芭蕾。

印象派的誕生:模糊與自由

印象派的誕生始於他創作《印象,日出》——天光、晨霧與海洋連成一氣,丹紅的太陽凝神於畫布上。前景撐槳的船夫,與遠方模糊的船影相互映照,巧妙地留給觀賞者填補細節的自由。「印象派」之名,因此畫而生。

raw-image


台北展出的這幅《睡蓮》,屬於莫內晚年的寧靜。水藍的霧氣輕覆整個畫面,荷葉安安穩穩躺在左下方,兩點粉紅是它的呼吸。這份沉靜,不是青年時的炫目,而是歲月沉澱後的自在

美術館一大面牆的復刻畫,放大了池畔與拱橋的風景,色彩飽滿熱鬧,像在平日裡兀自綻放的節慶花火。

raw-image
raw-image


睡蓮:觀照自我的倒影

我憶起那段每年盛夏,與好友相約在植物園池畔賞蓮的日子。那時青春的笑鬧,像紅豆牛奶冰一樣冰鎮著暑氣。如今我們各自成家,賞蓮的閒情逸致不再。通訊軟體短短幾字,是各自安好的證明,卻無法承載她先生中風後,她那份走不開的牽掛。

日前再次經過荷花池,荷花不再,倒是幾朵睡蓮歪斜地飄浮在偌大的盆裡。我藉莫內的眼進入畫裡的蓮花池,卻同時感知自己曾經的歲月。一場畫作的夢幻芭蕾舞,真實在我眼前展開。

蓮花總能帶領人明心見性。即使是睡蓮,也能觀照出自我內心的模樣。

這份沉靜,是歲月經由莫內的畫筆,為我們留下的最溫柔的解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水流金.靜靜說生活
15會員
120內容數
三十年朝九晚五,換一杯茶的靜好時光。 喜歡散步、閱讀、慢慢過日子,也喜歡透過文字,與世界輕輕連結。 紀錄生活的暖意及細瑣,在歲月中尋找平靜與力量。 我是一位療癒型創作者,偶爾也請 AI 協助整理語句、生成插圖、或釐清思緒, 但故事與靈感,來自生活,也來自心。 如果你在這裡找到一點點安慰、一點點希望,那就是我存在的意義。
2025/09/26
威廉.透納用他的一生,傾注於西方藝術的意識流。 他才華洋溢,14歲即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學習,展露頭角。之後更追求藝術的極致,走訪義大利威尼斯、法國巴黎、阿爾卑斯山等地,以清晰筆觸描繪大自然崇高的紋理;他筆下的海上風暴、冰山、巨石的墜落等,是對渺小人類的聲聲提醒。 然而,19世紀初,英國因瓦特發明
Thumbnail
2025/09/26
威廉.透納用他的一生,傾注於西方藝術的意識流。 他才華洋溢,14歲即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學習,展露頭角。之後更追求藝術的極致,走訪義大利威尼斯、法國巴黎、阿爾卑斯山等地,以清晰筆觸描繪大自然崇高的紋理;他筆下的海上風暴、冰山、巨石的墜落等,是對渺小人類的聲聲提醒。 然而,19世紀初,英國因瓦特發明
Thumbnail
2025/09/19
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透過親身體驗大自然的力量,用生命揮灑出怵目驚心的海上風暴、崎嶇的峻嶺山崩,這些意象也仰視著大自然神聖不可侵犯的崇高。 祂總以粗暴、殘忍之姿俯視眾生,而與人類相互對峙? 其實不然。 更多時候,大自然變身為媽祖天后、土地公,時時照亮著我們。我們在陽光下找到
Thumbnail
2025/09/19
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透過親身體驗大自然的力量,用生命揮灑出怵目驚心的海上風暴、崎嶇的峻嶺山崩,這些意象也仰視著大自然神聖不可侵犯的崇高。 祂總以粗暴、殘忍之姿俯視眾生,而與人類相互對峙? 其實不然。 更多時候,大自然變身為媽祖天后、土地公,時時照亮著我們。我們在陽光下找到
Thumbnail
2025/09/12
海洋之於我們的意義是甚麼?是郵輪娛樂觀光?豐富的海洋經濟資源?抑或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鏈? 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期,威廉・透納的眼裡,看見無數海上風暴。他大量描繪捕鯨船、漁船、沉船與戰爭。 回顧透納時期的英國歷史,英國皇家海軍稱霸大西洋,攻打海盜船、解放奴隸,同時與法國、西班牙、希臘等國爭奪領土。拿
Thumbnail
2025/09/12
海洋之於我們的意義是甚麼?是郵輪娛樂觀光?豐富的海洋經濟資源?抑或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鏈? 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期,威廉・透納的眼裡,看見無數海上風暴。他大量描繪捕鯨船、漁船、沉船與戰爭。 回顧透納時期的英國歷史,英國皇家海軍稱霸大西洋,攻打海盜船、解放奴隸,同時與法國、西班牙、希臘等國爭奪領土。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這次的講座是印象派150周年系列講座,講的是愛德華.馬內〔奈〕,馬內也是這一次奇美特展,有展品展出的大師之一,歸類在印象派繪畫,不過這次的講座對馬內下的標題是:不算印象派的印象派先驅,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在看展之前先感受一下大師的魅力吧!
Thumbnail
這次的講座是印象派150周年系列講座,講的是愛德華.馬內〔奈〕,馬內也是這一次奇美特展,有展品展出的大師之一,歸類在印象派繪畫,不過這次的講座對馬內下的標題是:不算印象派的印象派先驅,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在看展之前先感受一下大師的魅力吧!
Thumbnail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在波茨坦的「巴貝里尼博物館」遇到一整層樓的印象派和莫內。看他的畫會不由自主被捲進場景當中,那些筆刷的斑點色塊像是會流動的一樣,有時候會先站近了細看斑點紋路,再站遠了看整體色彩,一幅畫能夠讓人駐足好久好久,喜歡他對光影的敏銳洞察,好像轉瞬即逝的時間都被他捕捉進畫中了。
Thumbnail
在波茨坦的「巴貝里尼博物館」遇到一整層樓的印象派和莫內。看他的畫會不由自主被捲進場景當中,那些筆刷的斑點色塊像是會流動的一樣,有時候會先站近了細看斑點紋路,再站遠了看整體色彩,一幅畫能夠讓人駐足好久好久,喜歡他對光影的敏銳洞察,好像轉瞬即逝的時間都被他捕捉進畫中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