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商業模式持續創新的祕密:動態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應該是「固定」的,還是「會呼吸」的?

在這個變化極快的時代,最大的風險往往不是失敗,而是成功太久。因為當一家公司沉醉在過去的成功模式裡,下一波浪潮就可能毫不留情地把它拍在沙灘上。問題從來不是「模式對不對」,而是「模式能不能變」。

換句話說:你的商業模式,能不能跟著環境一起呼吸?

什麼是動態能力?

學者 David Teece 在 2007 年提出「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這個概念,並在 2018 年進一步強調它與商業模式的關係。他提醒我們:企業能否長久,靠的不是靜態資源,而是持續更新自己的能力。

這個能力,可以拆解成三個步驟:

    • 感知(Sensing):你能不能及時嗅到市場、技術或顧客需求的變化?就像在零售業,你得敏銳地發現,消費者的眼睛已經從電視螢幕轉到手機螢幕。
    • 掌握(Seizing):看到機會之後,你能不能果斷抓住?不只是知道趨勢,而是立刻行動,調整產品、投入資源,甚至重新設計顧客體驗。
    • 轉化(Transforming):最後也是最難的一步,組織能不能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自我更新?這意味著流程、文化、甚至商業模式本身都要調整,而不是做一次性的修修補補。

說白了,動態能力就是企業「不被時代淘汰」的祕密武器。

Amazon 的不斷轉身

你能想像嗎?如果Amazon的商業模式到現在還只是賣書,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Amazon 最初只是一家賣書的網路書店,價值主張很簡單:「在網路上,更便宜、更方便地買到書」。

但是 Jeff Bezos 很快就「感知」到:顧客真正想要的,不只是買書,而是一個「什麼都能買」的平台。於是 Amazon 開始拓展品類,把自己轉型成了「The Everything Store」。

更有意思的是,Amazon 在這個過程中意外「掌握」到一個隱藏的機會—雲端服務。原本只是為了支撐自己的電商系統,他們發現其他企業也有相同需求。於是,AWS 誕生了。今天,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雲端基礎設施供應者之一。

這就是典型的「轉化」:Amazon 不只是改變產品線,而是徹底重塑了商業模式。

它的價值主張,也從「買書方便」→「什麼都能買」→「科技與生活的基礎設施」,一路進化。

momo 的進化

再看台灣的例子,同樣的問題來想象momo,如果momo不隨著網路科技來改變它自己,電視購物的商業模式能讓它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商嗎?

momo 最初是一個電視購物台,它的價值主張很清楚:「在家裡就能買東西」。但隨著網路購物的浪潮興起,momo 很快「感知」到消費者已經改變了購物習慣。於是它不只是把商品搬到網路上,而是「掌握」住機會,投資在物流、數據與行動應用,重新定義線上購物的體驗。

接下來,它「轉化」了內部的運作模式:打造高效率的物流系統,承諾快速到貨。對顧客來說,重點已經不只是「買得到」,而是「買了很快就到」。這種即時的便利,讓 momo 的價值主張升級,並讓它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電商市場中脫穎而出。

動態能力如何支撐商業模式

我們常說「價值主張」是企業策略的起點,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它同時引導著商業模式的創新。

許多企業失敗,只是因為固執地守成不變,沒有隨著環境變化而更新商業模式。

    • Amazon 能不斷擴張其商業範疇,是因為它具備「感知-掌握-轉化」的動態能力。
    • momo 能從電視購物轉型為電商平台,也是因為它願意調整流程與文化,讓商業模式持續進化。

結論很清楚:競爭優勢也許來自核心能耐,但企業是否能夠長久經營,取決於價值主張與商業模式會不會隨時代一起進化。

留給經理人的提醒

我們很容易以為商業模式是「設計一次,就能跑很久」。但現實是,市場環境和顧客需求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動態能力告訴我們:價值主張不是一份一次性的宣言,而是一個必須不斷更新的承諾;同時,伴隨著商業模式不斷地創新演化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所以,值得問自己:如果環境在半年內出現重大改變,我的價值主張能不能跟著呼吸;商業模式能不能隨之演化?」

 

那麼換你了:在你的產業裡,你覺得哪一家最能展現「動態能力」?歡迎在留言裡分享你的觀察。

 

價值主張如同企業策略的起點,也是一路走來始終凝聚的核心所在。

您也可以在書店找到我的著作:《服務創新與管理:企業價值主張與顧客價值感知之動態循環與文化共鳴》,裡面有更深入而系統的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alen的書寫場
13會員
67內容數
在我的書寫日常中,一半是學術的縱深,一半是生活的呢喃。 產經趨勢、鏈上幻影、永續與數位治理,它們既是研究的課題,也是詩意的隱喻。 在這裡,文字不是解答,而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現實與想像從不純粹分明。 若你願意,就和我一同穿行,在批判與靈感之間,尋找自己的迴聲。
Valen的書寫場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企業的真正優勢不只是技術或財報,而是能被顧客感知、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透過 VRIO 框架,我們能檢視哪些資源能轉化為長期優勢,並支撐價值主張的落實。
2025/10/04
企業的真正優勢不只是技術或財報,而是能被顧客感知、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透過 VRIO 框架,我們能檢視哪些資源能轉化為長期優勢,並支撐價值主張的落實。
2025/10/04
波特的五力模型曾是企業策略的聖經,但在平台時代,價值的邏輯正在轉變。差異化不再只是產品,而是整個生態系的連結,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價值主張的構型。
2025/10/04
波特的五力模型曾是企業策略的聖經,但在平台時代,價值的邏輯正在轉變。差異化不再只是產品,而是整個生態系的連結,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價值主張的構型。
2025/10/04
IKEA 與星巴克告訴我們,價值主張不只是口號,而是顧客真正選擇的理由。它是企業策略的起點,也是持續共鳴的核心。
2025/10/04
IKEA 與星巴克告訴我們,價值主張不只是口號,而是顧客真正選擇的理由。它是企業策略的起點,也是持續共鳴的核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創新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但我們仍可以觀察到許多公司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冒險,最終錯失了重要的機會。Uri Gneezy 在他的著作《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中,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一個觀點:鼓勵創新不能只是口號,還要有適當的誘因。 狄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創新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但我們仍可以觀察到許多公司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冒險,最終錯失了重要的機會。Uri Gneezy 在他的著作《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中,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一個觀點:鼓勵創新不能只是口號,還要有適當的誘因。 狄
Thumbnail
未來一定是個人品牌的市場,透過整合資源,建立營利商業模式,持續行銷創新並擁有強大業務部隊、財務和法律力量,才可能為你帶來成功。
Thumbnail
未來一定是個人品牌的市場,透過整合資源,建立營利商業模式,持續行銷創新並擁有強大業務部隊、財務和法律力量,才可能為你帶來成功。
Thumbnail
壹、      成就分析 總的來說,城市商業的挑戰涉及著經濟、競爭、技術、人才和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城市商業需要面對這些挑戰,並制定相應的策略來應對,以實現持續的發展。說明如下:   一、      經濟影響: 城市商業的發展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例如,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貨幣政策波
Thumbnail
壹、      成就分析 總的來說,城市商業的挑戰涉及著經濟、競爭、技術、人才和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城市商業需要面對這些挑戰,並制定相應的策略來應對,以實現持續的發展。說明如下:   一、      經濟影響: 城市商業的發展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例如,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貨幣政策波
Thumbnail
比起安於現狀,甚至是消極的過一天是一天,倒不如學著掌握市場趨勢,順應而上! 收集資訊,分析並調整,優化你的品牌,才不會被這個市場所淘汰。
Thumbnail
比起安於現狀,甚至是消極的過一天是一天,倒不如學著掌握市場趨勢,順應而上! 收集資訊,分析並調整,優化你的品牌,才不會被這個市場所淘汰。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您找到的是商機還是傷跡?》我們的週遭處處有商機!世上不存在「不可能的事」,只要我們能讓「不可能」變成「有可能」,想追求的新商機自然就會浮現。本課程將透過市場實例的分享,及商機策略的層級介紹,來引導學員思考,自己該如何探索市場商機?
Thumbnail
《您找到的是商機還是傷跡?》我們的週遭處處有商機!世上不存在「不可能的事」,只要我們能讓「不可能」變成「有可能」,想追求的新商機自然就會浮現。本課程將透過市場實例的分享,及商機策略的層級介紹,來引導學員思考,自己該如何探索市場商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