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特到平台:產業定位邏輯的轉折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試想你正在買一張電影票。

過去,你可能直接走到電影院櫃檯,選好座位、付錢,結束。這就是典型的「單一交易模式」— 商品清楚、買賣清楚。

今天,你更可能打開一個平台(像是 Netflix 或 Disney+),月付固定金額,就能無限看影集、電影,甚至還會被演算法「猜你想看什麼」。這樣的消費方式,早已不是單純的交易,而是一種「平台邏輯」與「網絡效應」的展現:價值不只來自單次買賣,而是來自整個生態系。

策略邏輯的轉折

傳統策略思維很簡單也很清楚:

波特的五力模型告訴我們,要分析產業競爭強度,找出能立足的縫隙;而競爭優勢通常來自「成本領先」或「差異化」。這套邏輯在製造業、零售業尤其管用,因為產業邊界清楚,價值鏈結構相對穩定。

但在數位時代,這種單點定位的邏輯開始動搖。

Uber 不一定比計程車便宜,Airbnb 的房源也不是飯店等級,但它們靠的卻是「平台價值」:把供給方與需求方連結起來,創造一種誰也難以取代的網絡效應。

換句話說,當我們把平台視為一種新的產業定位,邏輯就從「我和競爭者比」轉向「我讓更多人一起參與」。

  • 差異化:不再只是產品功能,而是 整個生態系的差異化
  • 成本優勢:不再只是規模經濟,而是 降低交易摩擦、提升效率的規模效應

這些抽象的概念,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經歷:

  • Shopee(蝦皮):商品不一定最便宜,但「選擇多、比價快、買賣雙方都有流量」的便利性,才是顧客留下的原因。
  • Netflix:不只是「租片平台」,而是透過使用者數據與演算法,形成「越多人看,越精準推薦」的正向循環。
  • Foodpanda、UberEats:顧客不只是在買餐點,而是在買「隨時都能點、幾乎什麼都有」的便利感。
  • 跨境平台:它們的價值不只在商品,而在於「全球連結」— 消費者能在本地買到國際商品,賣家則能透過平台觸及全球市場。

這些案例說明:當平台邏輯崛起,顧客在乎的已經不只是商品本身,而是「參與一個方便、連結、並且持續被理解的生態體驗」。

定位邏輯的轉變,如何改變價值主張?

在傳統競爭下,價值主張大多是單向的:

  • 「我比別人便宜」─ 成本領先。
  • 「我比別人好」─ 差異化。
  • 「我只服務特定族群」─ 聚焦。

這樣的價值主張,像是一個單點承諾,清楚,但偏靜態。

而在網絡時代,價值主張則必須是「多方連結」的:

  • 對消費者:方便、快速、更多選擇。
  • 對供應者:曝光、效率、交易量。
  • 對平台自己:數據、網絡效應與長期黏性。

因此,價值主張應是「多層次」的,要同時滿足不同角色,並在動態互動中持續被強化。這也意味著,策略的挑戰不再只是「吸引顧客一次買單」,而是「設計一個讓不同參與者持續共鳴的價值場」。

對企業來說,這是根本性的思維轉換:從「提供一個產品」變成「構築一個價值網絡」。

留給經理人的思考

如果你的產業還停留在「我比對手更便宜」「我功能更多」的邏輯,很可能會在現今的市場裡失去位置。

因為消費者的選擇理由,早已不只是產品比較,而是整體體驗與認同。

這也意味著,你需要開始問另一個問題:

「我的價值主張,能不能從承諾出發,最後被顧客視為一種文化認同?」

換句話說,當策略從單點走向網絡,你的主張必須從一句話,進化為一個能持續被驗證、被感知的循環。


那麼換你了:在你的產業裡,平台邏輯帶來的最大挑戰或機會是什麼?

留言聊聊你的觀察吧!


價值主張如同企業策略的起點,也是一路走來始終凝聚的核心所在。

您也可以在書店找到我的著作:《服務創新與管理:企業價值主張與顧客價值感知之動態循環與文化共鳴》,裡面有更深入與系統的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alen的書寫場
14會員
61內容數
在我的書寫日常中,一半是學術的縱深,一半是生活的呢喃。 產經趨勢、鏈上幻影、永續與數位治理,它們既是研究的課題,也是詩意的隱喻。 在這裡,文字不是解答,而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現實與想像從不純粹分明。 若你願意,就和我一同穿行,在批判與靈感之間,尋找自己的迴聲。
Valen的書寫場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IKEA 與星巴克告訴我們,價值主張不只是口號,而是顧客真正選擇的理由。它是企業策略的起點,也是持續共鳴的核心。
2025/10/04
IKEA 與星巴克告訴我們,價值主張不只是口號,而是顧客真正選擇的理由。它是企業策略的起點,也是持續共鳴的核心。
2025/10/02
走進誠品,你買的不只是書,而是一段場域與情感的體驗。木質書架、安靜氛圍、設計選品與文化展演,交織出訊號、體驗、資源與交換的四層次,也展現經濟、功能、情緒與象徵的多重價值。這正是誠品能成為文化符號的原因。
2025/10/02
走進誠品,你買的不只是書,而是一段場域與情感的體驗。木質書架、安靜氛圍、設計選品與文化展演,交織出訊號、體驗、資源與交換的四層次,也展現經濟、功能、情緒與象徵的多重價值。這正是誠品能成為文化符號的原因。
2025/10/02
為什麼我們會選擇某些品牌?有時是因為便宜,有時是好用,有時則是氛圍或象徵。全聯、Starbucks、Nike、Patagonia 都透過不同的價值主張吸引顧客。這四種類型的價值,其實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每天的消費選擇。
2025/10/02
為什麼我們會選擇某些品牌?有時是因為便宜,有時是好用,有時則是氛圍或象徵。全聯、Starbucks、Nike、Patagonia 都透過不同的價值主張吸引顧客。這四種類型的價值,其實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每天的消費選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序 我打算用黃金圈的理論來執行,畢竟「為什麼」「怎麼做」或者「做什麼」真的很不錯。 「為什麼」 我會想做這個系列的原因,是因為覺得現在所有的思考、價值、觀念等多種思維,都已經固化了,我想跳脫這些做個自由人,所以我把這些定義為「圈」。
Thumbnail
序 我打算用黃金圈的理論來執行,畢竟「為什麼」「怎麼做」或者「做什麼」真的很不錯。 「為什麼」 我會想做這個系列的原因,是因為覺得現在所有的思考、價值、觀念等多種思維,都已經固化了,我想跳脫這些做個自由人,所以我把這些定義為「圈」。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身為讀書人,暢銷書總不在我覓食的範圍,一方面,對於閱讀有自己的「品味」;另一方面,認為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最符合投資報酬率的閱讀便是閱讀已流傳上百甚至上千年的「經典」。然而,這個時代就是最大的「洞穴」(柏拉圖的洞穴比喻),要理解、超越這個時代的洞穴,還是應該去閱讀多數人接收、理解、甚至相信
Thumbnail
  身為讀書人,暢銷書總不在我覓食的範圍,一方面,對於閱讀有自己的「品味」;另一方面,認為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最符合投資報酬率的閱讀便是閱讀已流傳上百甚至上千年的「經典」。然而,這個時代就是最大的「洞穴」(柏拉圖的洞穴比喻),要理解、超越這個時代的洞穴,還是應該去閱讀多數人接收、理解、甚至相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