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一位長輩,9/23傍晚,當外勞幫忙服藥時,突然攤下安詳離世,享壽九十歲。當晚因殯儀館無空的寄棺室,暫以冰櫃置家中兩天。9/25冰櫃移至私人會館寄棺室,師父誦經豎靈牌,供桌上方擺放著長輩慈祥的遺照。 這段期間,早晚"拜飯"兩次,廠商按時送來素食便當,當作兒女拜飯時的菜餚,並備有牙刷牙膏,臉盆水與毛巾,點香一柱,稟告母親起來吃飯用餐,再燒銀紙一串,金黃火焰紛飛,像似長輩高興地領取能量。長輩女兒發願欲摺製49朵蓮花金紙奉獻母親,藉由摺紙時光,來沉澱內心思親情緒。

拜飯與作旬的菜餚
長輩兒女決定於9/29,9/30辦三場「作旬」儀式,邀請三位師父帶領家屬誦經禮懺。頭七旬:唱頌大乘金剛經;女兒旬:唱頌父母恩重難報經與觀世音普薩普門品;尾旬:唱頌藥師寶懺。以前習俗每七天做旬一次,現今社會時間寶貴,兩天的誦經功德,期盼迴向長輩,替她超度解冤,接引極樂世界。 10/1 晨6點半,整儀專家將大體置放在浴台設備上,進行淨身SPA,修容化妝,穿上喜愛的洋裝;這時子孫們披麻戴孝。接著取出長輩手中的手尾錢,分給子孫們,每人分到兩張佰元紙鈔與5個10元硬幣,可當作母錢投資生財或添補急需,象徵著長輩將財富延續後代子孫。 入殮後,子孫一一對長輩說出最後的內心話,獻上蓮花金放入棺內,雙手合十拜別,棺內置放冬夏兩套衣服,及長輩的親筆國畫與毛筆,讓她能延續生前的才藝。以前入殮有「封釘」習俗,今省略,因告別式後隨即火化。 靈車移棺至殯儀館告別式靈堂,此時,親友陸續抵達。家祭時,子孫們靈前行跪拜叩首禮。接著司儀依據與長輩關係呼叫親屬,一一出列靈前,平輩者站著行禮,晚輩皆須跪拜行禮,而女婿最特別行三跪九叩大禮。司儀代表家屬念祭文,感謝長輩恩情,哀傷音樂聲中,現場氣氛凝重,親屬情感釋放,眼眶淚水流下。 公祭時,各團體一一拈香致意。儀式在禮成聲中結束。 身著白袍孝服的女婿帶領靈柩車,移往火化場,靈車後面孝男持青竹葉竹幹的「魂幡」,孝孫手抱遺照,神主牌,親屬送行跟隨,走一小段後,家屬答謝。 這是陪伴亡者走最後路程的傳統習俗。 棺木緩緩推入火化爐,長輩兒女,內外孫等全部跪地叩首,呼喊說出:"媽媽/阿嬤,等會兒火來時,魂魄記得要避開"。 之後,所有人脫掉孝服,吃著糖果,走到陽光下,晦氣全部消除。親屬們寒暄聊天,不說再見,默默離開。 約90分鐘的火化後,由孝男開始恭敬地「撿骨」,每人一一用筷子夾起三小塊燼骨放入骨罈。最後工作人員倒入剩餘骨灰,再置放頭殼燼骨,蓋罈封閉。 高雄九天的最後送行,複雜又莊重,展現出對長輩的敬意,凝聚了家族的情感,體會出燒盡所有塵緣,只剩骨灰一罈,何須悔恨妄想,應當把握當下。
---by lin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