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葬儀與現代情感的交織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高雄市一位長輩,9/23傍晚,當外勞幫忙服藥時,突然攤下安詳離世,享壽九十歲。當晚因殯儀館無空的寄棺室,暫以冰櫃置家中兩天。9/25冰櫃移至私人會館寄棺室,師父誦經豎靈牌,供桌上方擺放著長輩慈祥的遺照。 這段期間,早晚"拜飯"兩次,廠商按時送來素食便當,當作兒女拜飯時的菜餚,並備有牙刷牙膏,臉盆水與毛巾,點香一柱,稟告母親起來吃飯用餐,再燒銀紙一串,金黃火焰紛飛,像似長輩高興地領取能量。長輩女兒發願欲摺製49朵蓮花金紙奉獻母親,藉由摺紙時光,來沉澱內心思親情緒。

拜飯與作旬的菜餚

拜飯與作旬的菜餚

長輩兒女決定於9/29,9/30辦三場「作旬」儀式,邀請三位師父帶領家屬誦經禮懺。頭七旬:唱頌大乘金剛經;女兒旬:唱頌父母恩重難報經與觀世音普薩普門品;尾旬:唱頌藥師寶懺。以前習俗每七天做旬一次,現今社會時間寶貴,兩天的誦經功德,期盼迴向長輩,替她超度解冤,接引極樂世界。 10/1 晨6點半,整儀專家將大體置放在浴台設備上,進行淨身SPA,修容化妝,穿上喜愛的洋裝;這時子孫們披麻戴孝。接著取出長輩手中的手尾錢,分給子孫們,每人分到兩張佰元紙鈔與5個10元硬幣,可當作母錢投資生財或添補急需,象徵著長輩將財富延續後代子孫。 入殮後,子孫一一對長輩說出最後的內心話,獻上蓮花金放入棺內,雙手合十拜別,棺內置放冬夏兩套衣服,及長輩的親筆國畫與毛筆,讓她能延續生前的才藝。以前入殮有「封釘」習俗,今省略,因告別式後隨即火化。 靈車移棺至殯儀館告別式靈堂,此時,親友陸續抵達。家祭時,子孫們靈前行跪拜叩首禮。接著司儀依據與長輩關係呼叫親屬,一一出列靈前,平輩者站著行禮,晚輩皆須跪拜行禮,而女婿最特別行三跪九叩大禮。司儀代表家屬念祭文,感謝長輩恩情,哀傷音樂聲中,現場氣氛凝重,親屬情感釋放,眼眶淚水流下。 公祭時,各團體一一拈香致意。儀式在禮成聲中結束。 身著白袍孝服的女婿帶領靈柩車,移往火化場,靈車後面孝男持青竹葉竹幹的「魂幡」,孝孫手抱遺照,神主牌,親屬送行跟隨,走一小段後,家屬答謝。 這是陪伴亡者走最後路程的傳統習俗。 棺木緩緩推入火化爐,長輩兒女,內外孫等全部跪地叩首,呼喊說出:"媽媽/阿嬤,等會兒火來時,魂魄記得要避開"。 之後,所有人脫掉孝服,吃著糖果,走到陽光下,晦氣全部消除。親屬們寒暄聊天,不說再見,默默離開。 約90分鐘的火化後,由孝男開始恭敬地「撿骨」,每人一一用筷子夾起三小塊燼骨放入骨罈。最後工作人員倒入剩餘骨灰,再置放頭殼燼骨,蓋罈封閉。 高雄九天的最後送行,複雜又莊重,展現出對長輩的敬意,凝聚了家族的情感,體會出燒盡所有塵緣,只剩骨灰一罈,何須悔恨妄想,應當把握當下。

---by linc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ct的沙龍
73會員
239內容數
樂趣體驗紀錄,沙龍房間有歌唱,生活,科技
linc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小港龍湖廟每年農曆7月14日舉辦三天大士爺祭典,為高雄市市定無形文化資產,其歷史可追溯至乾隆60年(1795年)。祭典融合傳統宗教儀式、社區參與及獨特的丁口錢制度,展現深厚的在地文化與信仰。
Thumbnail
2025/09/24
小港龍湖廟每年農曆7月14日舉辦三天大士爺祭典,為高雄市市定無形文化資產,其歷史可追溯至乾隆60年(1795年)。祭典融合傳統宗教儀式、社區參與及獨特的丁口錢制度,展現深厚的在地文化與信仰。
Thumbnail
2025/08/27
本文探討臺灣中元普渡的由來、歷史演變及現代樣貌,並以高雄龍湖廟大士爺祭典為例,說明其獨特的文化意義與社區凝聚力,最後呼應論語中『敬鬼神而遠之』的智慧,鼓勵以善念為出發點,達到人鬼兩利之祥和社會。
Thumbnail
2025/08/27
本文探討臺灣中元普渡的由來、歷史演變及現代樣貌,並以高雄龍湖廟大士爺祭典為例,說明其獨特的文化意義與社區凝聚力,最後呼應論語中『敬鬼神而遠之』的智慧,鼓勵以善念為出發點,達到人鬼兩利之祥和社會。
Thumbnail
2025/08/14
碟仙,一種融合中國扶乩傳統的靈異遊戲,在1970、80年代的港臺地區盛行。本文探討碟仙的起源、玩法、心理學解釋,以及幾個據稱靈驗的案例,並提出民國116年(2027年)兩岸統一的預言,引發討論。
Thumbnail
2025/08/14
碟仙,一種融合中國扶乩傳統的靈異遊戲,在1970、80年代的港臺地區盛行。本文探討碟仙的起源、玩法、心理學解釋,以及幾個據稱靈驗的案例,並提出民國116年(2027年)兩岸統一的預言,引發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悼念 我92歲高齡辭世的大阿姨。我們都不願面對這種離別,但是這篇樸實、動容的「弔詞」,有一天也許你我會用上,收藏著吧!
Thumbnail
悼念 我92歲高齡辭世的大阿姨。我們都不願面對這種離別,但是這篇樸實、動容的「弔詞」,有一天也許你我會用上,收藏著吧!
Thumbnail
最近,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93+92歲)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觀察現再世另位97歲長輩的調理前後的脈診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喜樂+平安的環境,以致可以有機會“道愛+道謝+道歉=彼此饒恕+恢復和好+重建關係”的機會喔!
Thumbnail
最近,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93+92歲)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觀察現再世另位97歲長輩的調理前後的脈診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喜樂+平安的環境,以致可以有機會“道愛+道謝+道歉=彼此饒恕+恢復和好+重建關係”的機會喔!
Thumbnail
膝蓋實在是很痛。
Thumbnail
膝蓋實在是很痛。
Thumbnail
昨天陪老媽去寺廟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留在寺院用午齋。 有一位和老媽相熟的師姐,她的母親三天前以96歲的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 吃完午齋後,這師姐和老媽說到臨終助念真的不可思議,師姐的母親經過了八小時助念後,面相十分安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打開了相簿,師姐母親的遺容就映入了老安與老媽的眼中。
Thumbnail
昨天陪老媽去寺廟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留在寺院用午齋。 有一位和老媽相熟的師姐,她的母親三天前以96歲的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 吃完午齋後,這師姐和老媽說到臨終助念真的不可思議,師姐的母親經過了八小時助念後,面相十分安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打開了相簿,師姐母親的遺容就映入了老安與老媽的眼中。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