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則新聞,表面上看起來是超微(AMD)攀上了OpenAI這棵AI界的參天大樹,股價一飛沖天,投資人一片叫好。 帶大家看看裡面包裹的究竟是貨真價實的黃金,還是一觸即破的泡沫。 這筆交易的本質,與其說是一場合作,不如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金融槓桿」,用未來的算力需求,去撬動當前的股權價值與市場信心。 這就像一場豪門聯姻,看似郎才女貌,聘金豐厚,但嫁妝卻是寫在未來合約上的「美好願景」。股市基友認為,這場戲的精彩之處,不在於檯面上的數字,而在於檯面下三方巨頭的盤算與博弈。 當市場一面倒狂歡時,我們更需要保持那份清醒的批判性思考。 一、認股權證的魔鬼細節:是獎勵,還是畫下天價大餅? 這場合作最耐人尋味的地方,並非6GW的算力採購,而是那份高達1.6億股的認股權證。 * 結論: 這不是單純的買賣,而是用股權深度綁定的「對賭協議」。 * 因為: OpenAI並非直接拿出數百億美金現金,而是透過這份認股權證,將AMD的未來股價與自己的算力佈建計畫牢牢綁在一起。 * 所以: 這產生了幾個值得玩味的看點: * 目標價$600美元的玄機: AMD上週五的收盤價為$164.67美元。這意味著,要讓這批認股權證完全生效,股價必須上漲超過260%。 這究竟是AMD對自家技術的極致自信,還是OpenAI開出的一張「空頭支票」,用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來換取當下的合作利益? * 誰的資金在流動? OpenAI本身仍在虧損,哪來的錢進行千億美元級別的採購?答案是背後的投資者,如微軟。這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循環:微軟投資OpenAI -> OpenAI採購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的晶片 -> 輝達與超微股價上漲 -> 微軟等科技巨頭的持股市值也跟著水漲船高。 這是不是像極了「左腳踩右腳,一飛沖天」的戲碼? 二、AI晶片市場的權力轉移:是三國鼎立,還是養虎為患? 長期以來,輝達在AI晶片領域可說是一家獨大,喊水會結凍。OpenAI這次的舉動,無疑是對這個局面的最猛烈衝擊。 * 結論: OpenAI正透過供應鏈多元化,奪回談判桌上的主導權。 * 因為: 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輝達),不僅有斷供的風險,更意味著毫無議價能力。就在不久前,OpenAI才與輝達達成1000億美元的協議,如今再與AMD簽下6GW的大單,策略意圖非常明顯。 * 所以: * 輝達的隱憂: 盤前股價下跌1%只是個開端。當市場最大的買家開始扶植你的頭號競爭對手時,你的護城河就不再那麼牢不可破了。 * AMD的契機: 這是AMD在AI領域最重要的一次「品牌背書」。有了OpenAI這個指標性客戶,等於向全世界宣告:我的Instinct MI450晶片,是玩得起頂級AI模型的!這對於AMD後續爭取其他AI客戶,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 投資理財的啟示: 這個事件告訴我們,在一個高速成長的產業中,永遠不要認為贏家已定。身為投資人,必須時刻關注產業鏈的動態,尋找「老二」挑戰「老大」時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三、浮現的「AI閉環經濟」:是產業共榮,還是醞釀中的系統性風險? 這場交易,也讓「AI閉環經濟」這個概念浮上水面。 * 結論: 資本、算力、股權正在少數巨頭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這既加速了產業發展,也累積了潛在風險。 * 因為: 我們看到一個清晰的模式: * 需求端(OpenAI): 提出龐大的算力需求,錨定未來市場。 * 供應端(AMD、輝達): 提供晶片,並透過股權協議分享未來增長的果實。 * 基礎設施端(甲骨文等): 協助建立資料中心。 * 資本端(微軟等): 提供資金,驅動整個循環。 * 所以: 股市基友必須提醒大家,這個看似完美的循環,其實非常脆弱。 它的基石是「AI應用能夠順利商業化並產生巨額利潤」。如果這個前提無法兌現,當前的巨額基礎設施投入,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緊密纏繞的系統,只要任何一個環節開始變弱,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金融槓桿,用未來撬動現在。 * 對AMD而言,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但股價的短期飆漲已部分反映了這個利多。後續能否站穩$200美元,甚至挑戰更高目標,取決於其MI450晶片的實際表現,以及這數百億美元的收入能否真正轉化為超越市場預期的每股收益。 * 對OpenAI而言, 這是一場高明的商業操作,既確保了算力供應的彈性,又利用市場的影響力為自己爭取到更優渥的條件,甚至有望成為晶片巨頭的股東。 * 對我們投資人而言, 在興奮於股價上漲的同時,更要保持警惕。我們應該深入思考: * 這場AI的軍備競賽,其擴張速度是否可持續? * OpenAI開出的天價採購合約,背後的資金來源是否穩固? * 當股價的驅動力來自於「未來的故事」而非「當下的盈利」時,其中蘊含的泡沫成分有多高? 投資理財的道路上,從來不缺激動人心的故事。但真正能讓我們走到最後的,是對故事背後商業邏輯的冷靜洞察。這次AMD與OpenAI的合作,無疑是今年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大事件之一,股市基友會持續為大家追蹤後續發展。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股市基友同學會
27會員
308內容數
熱愛研究產業基本面,熱於分享有前景的好公司,「遛狗理論」,股價終究回歸基本面,不僅要培養擇股的實力,更要學習擇時的能力!
希望透過我的分析,能幫助您在投資路上走得更穩、更遠。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雙贏!
股市基友同學會的其他內容
2025/10/02
龜兔賽跑的逆轉勝:為何價值投資的「慢」與「無聊」,才是打敗市場90%對手的終極武器?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
在資訊爆炸、人人都在追求「快速致富」的今天,談論價值投資,聽起來就像在數位時代堅持用算盤一樣,又慢又過時。
但今天,股市基友要帶你顛覆這個認知。
結論我先說在前面:正是價值投資這種看
2025/10/02
龜兔賽跑的逆轉勝:為何價值投資的「慢」與「無聊」,才是打敗市場90%對手的終極武器?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
在資訊爆炸、人人都在追求「快速致富」的今天,談論價值投資,聽起來就像在數位時代堅持用算盤一樣,又慢又過時。
但今天,股市基友要帶你顛覆這個認知。
結論我先說在前面:正是價值投資這種看
2025/10/01
政府關門,投資跟著關燈?錯!這反而是財富重分配的訊號彈,看懂的人正準備彎腰撿鑽石!
許多人一聽到政府停擺,直覺反應就是「快跑」,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但股市基友想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每次危機都只會逃跑,那財富什麼時候才能輪到你來累積?
正如同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2025/10/01
政府關門,投資跟著關燈?錯!這反而是財富重分配的訊號彈,看懂的人正準備彎腰撿鑽石!
許多人一聽到政府停擺,直覺反應就是「快跑」,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但股市基友想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每次危機都只會逃跑,那財富什麼時候才能輪到你來累積?
正如同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2025/09/30
政府關門是恐懼的終點還是貪婪的起點?別當最後一隻白老鼠,華爾街老手教你從政治鬧劇中撿鑽石!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美國政府關門這齣歹戲拖棚的政治戲碼眼看又要上演,許多投資人嚇得像是看到索命冤魂,急著想清空手上持股,深怕成為下一個被收割的韭菜。
但股市基友在這裡要大聲告訴你,恐慌是庸才的特權,真正
2025/09/30
政府關門是恐懼的終點還是貪婪的起點?別當最後一隻白老鼠,華爾街老手教你從政治鬧劇中撿鑽石!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美國政府關門這齣歹戲拖棚的政治戲碼眼看又要上演,許多投資人嚇得像是看到索命冤魂,急著想清空手上持股,深怕成為下一個被收割的韭菜。
但股市基友在這裡要大聲告訴你,恐慌是庸才的特權,真正
你可能也想看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近期Nvidia憑一己之力掀起AI浪潮,帶動半導體行業、AI相關供應鏈的估值上漲。而本篇要講的美超微,正是AI產業鏈的受惠者之一。

近期Nvidia憑一己之力掀起AI浪潮,帶動半導體行業、AI相關供應鏈的估值上漲。而本篇要講的美超微,正是AI產業鏈的受惠者之一。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本篇文章介紹了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趨勢。內容涉及科技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個人生活與體悟、產業分析與市場觀察、臺股市場表現與個人心態、AI技術發展等各方面。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如OpenAI的Sora、Supermicro等。

本篇文章介紹了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趨勢。內容涉及科技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個人生活與體悟、產業分析與市場觀察、臺股市場表現與個人心態、AI技術發展等各方面。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如OpenAI的Sora、Supermicro等。

大家早,AI浪潮風生水起,不只是NVIDIA引領漲勢,最為許多投資人津津樂道的還有超微電腦(SMCI),光是今年至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暴漲近200%,這還是因為週五下跌20%後的計算,可想像漲幅有多驚人。

大家早,AI浪潮風生水起,不只是NVIDIA引領漲勢,最為許多投資人津津樂道的還有超微電腦(SMCI),光是今年至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暴漲近200%,這還是因為週五下跌20%後的計算,可想像漲幅有多驚人。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