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生活的人智商比較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沒有性生活的人學歷、智商比較高?Z世代年輕人越來越標榜自己是「無性戀」?

最近有個荷蘭研究,分析約 40 萬名 39 至 73 歲的英國居民,以及 1.35 萬名 18 至 89 歲的澳洲居民。結果顯示,不分男女,大約都有 1% 的人從未發生過性行為。

沒有發生過性行為的人的社經地位、學經歷呈現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低收入、低學歷,另一個極端是高學歷,而這些高學歷的人通常收入不差。整體來說,「無性生活」的人,高學歷、高智商的比率較高。

許多「無性生活」的人符合「宅」的特質:聰明、學業成功、體能較弱、社交孤立,有一些從小就戴眼鏡,在學校常被視為書呆子。

研究者分析這些人的基因資料,找不到單一或少數可造成「無性生活」的基因,推論是眾多基因的微小推力才造就一個「無性生活」的人。

研究者推論,高智商的人更可能選擇投入學業或興趣而推遲或放棄親密關係;缺乏親密關係,又可能促使這些人投入更多精力在學業、事業上,使學業或專業表現更突出。

美國其他調查也發現,頂尖名校如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學生,19歲時的「處男率」、「處女率」遠高於一般高中畢業生。這也說明,年輕時熱衷於追求戀愛與性生活,與持續投入智能與知性發展,多少有些衝突。

綜合一些研究,「高智商」與「無性生活」或「少性生活」明顯相關。或許因為先進國家的社會福利做得不錯,「低收入」、「低社會地位」反倒沒觀察到「無性生活」、「少性生活」的人會顯著增加。

另一個有意思的發展,是歐美國家Z世代覺得自己是「無性戀者」的比例越來越高,已經接近5%。

「無性戀者」有可能因為好奇、體驗,或為了建立、維持關係,還是擁有戀愛經驗與性生活。「無性戀者」還是有四分之三曾經感受到浪漫經驗,但缺乏強烈的動力持續追求。他們的共同點是:不認為性行為是情感關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自認無性戀者比例越來越高,跟歐美日調查裡年輕人「少性生活」越來越多的數據一致。

年輕人覺得「性生活很重要」的比例降低,也就造成酒吧、夜店等催情場所的業績下滑,關店數目增加。

電玩、手遊等數位娛樂,現在可能還要加上AI情人,吸走不少年輕人的注意力。相對經營親密關係還要投入金錢與許多心力營造浪漫感覺,相形之下不太值得。

越來越多年輕人到三十幾歲還住在家裡,這也會妨礙建立親密關係。然後現在越來越多人接受「沒有小孩也沒關係」,這也會讓「花力氣經營親密關係」的動力降低。

「無性戀者」可能會跟好朋友形成伴侶關係或最終結婚,但親密關係對他(她)來說可能只是個「義務」或「手段」。

如果發現自己的伴侶或配偶其實是「無性戀者」,能怎麼辦呢?這或許也是未來心理諮商的常見問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7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為何愛情充滿錯誤,婚戀最後常走向爭吵與離婚?愛情是人類最常見的認知偏誤,以下研究提供一些說明。
Thumbnail
2025/07/04
為何愛情充滿錯誤,婚戀最後常走向爭吵與離婚?愛情是人類最常見的認知偏誤,以下研究提供一些說明。
Thumbnail
2025/05/29
昨天的文章提到暗黑人格的人,在第一印象往往讓人覺得外表好看、有吸引力。寫這些文章的用意之一,是要提醒:暗黑人格的男性,常會設定內向、善良、會為別人著想的女孩為目標,引誘成為伴侶,好方便操縱、利用、甘願為他付出,但沒有利用價值後會被拋棄或冷暴力對待。
Thumbnail
2025/05/29
昨天的文章提到暗黑人格的人,在第一印象往往讓人覺得外表好看、有吸引力。寫這些文章的用意之一,是要提醒:暗黑人格的男性,常會設定內向、善良、會為別人著想的女孩為目標,引誘成為伴侶,好方便操縱、利用、甘願為他付出,但沒有利用價值後會被拋棄或冷暴力對待。
Thumbnail
2025/05/20
最近有個有意思的研究,以巴布亞高地原住民族不同年齡層的男人,來驗證「從小就生活在女性乳房不能公開曝光的環境,不是男人特別喜愛女人乳房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5/20
最近有個有意思的研究,以巴布亞高地原住民族不同年齡層的男人,來驗證「從小就生活在女性乳房不能公開曝光的環境,不是男人特別喜愛女人乳房的原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有被開發的個人潛能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科技越發達越趨文明的現代,貧富差距變大,人有無被開發潛能的差距也變大,這拉鋸加大的主因,都來自於那個“文明症”。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有被開發的個人潛能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科技越發達越趨文明的現代,貧富差距變大,人有無被開發潛能的差距也變大,這拉鋸加大的主因,都來自於那個“文明症”。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高功能反社會者不同於單純的反社會人格,後者是指由於智力發展受限 而缺乏社會性的人。而高功能反社會者則是指那些認知水平超越平均水平,因而產生反社會傾向的人。 反社會者是客觀的科學名詞,不具備情感傾向,所以不能說是好或壞。
Thumbnail
高功能反社會者不同於單純的反社會人格,後者是指由於智力發展受限 而缺乏社會性的人。而高功能反社會者則是指那些認知水平超越平均水平,因而產生反社會傾向的人。 反社會者是客觀的科學名詞,不具備情感傾向,所以不能說是好或壞。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