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有聽到聲音嗎》活在這個世代,你滿意嗎?當科技不斷進步,我們都以為世界變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更新於 2024/06/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文章是整理自《喂?有聽到聲音嗎》EP.13 的內容,這一集我們討論了這個世代的變化以及我們的觀察,雖然有些閒聊,但也有些輕鬆的觀點,整理成文字給大家。




  1. 科技與生活壓力
    • 科技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便利,但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焦慮感,如成就焦慮和社會比較焦慮。
    • 現代人面臨的壓力多元化,從工作到人際關係,都可能導致焦慮和憂鬱症的增加。
  2. 社群媒體與心理影響
    • 與社群媒體相關的焦慮問題被多次提及,例如按讚焦慮和社交比較。
    • Mio 分享個人例子,認為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別人的生活成就常常會讓人感到焦慮,特別是在涉及自己的孩子時更加明顯。
  3. 憂鬱症的社會化
    • 討論了憂鬱症在當代社會中更容易被接受和討論的情況,但也提出了一些人可能會濫用這個概念來獲得關注的問題。
  4. 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 討論了個人與社會的距離感問題,即使在社交媒體上看似親近,實際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距離可能更遠。
  5. 對自我和他人的評估
    • 最後,討論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對自己和他人進行評估,這種評估可能受到社會媒體和虛擬生活的影響。
三人分別聊到的觀點



Mio 的觀點:

科技進步帶來便利,但也增加了成就焦慮和社會比較焦慮。

  • 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他人的成就常常會引發焦慮感,尤其是在涉及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時更加明顯。

Maggie 的觀點:

  • 強調社會媒體和虛擬生活對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真實距離感造成的影響。
  • 討論了社交媒體上的虛擬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際互動之間的差距,這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宸瑒 的觀點:

  • 指出現代人面臨的壓力多元化,不僅僅侷限於科技和社群媒體,還包括工作和人際關係等方面。
  • 討論了憂鬱症在當代社會中更加被接受和討論的現象,同時也指出了一些人可能濫用憂鬱症的概念來獲取關注。


總結

這些觀點共同揭示了現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於個人心理健康的複雜影響,以及人們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和壓力。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供了對這一議題深入理解的貢獻。

這段對話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參與者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一腳跨在新媒體、另一腳則是在影視圈。 製作過多部百萬點擊的新媒體影音,也開發過進入國際創投的故事。 有時候追劇是興趣,有時候是工作。 喜歡從劇中人物中找到一些小小的想法,然後記錄下來。 行銷出身,偶而會興之所至的揀著寫一些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但台灣的影像一直還沒有往更深層私域流量邁進,大多人都還是往內容以及傳統的社群操作為主,這一點其實深感可惜,因為當大多故事都在提倡『跨 IP 的同時』或許更深度的私域流量的可操作範圍其實應該會更密切以及需求度更高。
豎屏劇跟豎屏劇之間,其實也有決定性的差異。 兩種原本截然不同的豎屏劇經濟模式,在中國大陸正在慢慢靠攏,也因此,台灣在這階段有極大的空洞,因為台灣目前尚未發展出來有連續故事感的「豎屏劇」經濟模式。
豎屏劇在台灣的市場到底有沒有機會被打開? 從 2020 年開始,中國大陸開始慢慢的把橫店變為豎店,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許多人在觀望,而這個觀望期大約在去年的時候為最高峰,而又為什麼時至今日,一直沒有人做豎屏呢? 去年筆者到北京做項目提案的時候,遇到了多組製作人、發行商,大多數人都會花會議一
如果你們真的是我朋友,該在乎的就不會是我失敗回來的事,而是我是否真的像報導所說那樣,如果是真的,我又為什麼那麼做,你們應該要好奇這個才對。 那些我不需要向他們解釋的人拼命問,我想向他們解釋的人卻又沒人肯聽我說、沒有人問我。   在《歡迎回到三達里》的故事裡面,很大一塊講述了友情、愛情以及親
4/5歡迎回到三達里
所有的一切回歸於自身,於是我慢慢的變的更好也更壞了,我自己喜歡這樣的狀態,願意被看見缺點以及優點的一個普通人。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但台灣的影像一直還沒有往更深層私域流量邁進,大多人都還是往內容以及傳統的社群操作為主,這一點其實深感可惜,因為當大多故事都在提倡『跨 IP 的同時』或許更深度的私域流量的可操作範圍其實應該會更密切以及需求度更高。
豎屏劇跟豎屏劇之間,其實也有決定性的差異。 兩種原本截然不同的豎屏劇經濟模式,在中國大陸正在慢慢靠攏,也因此,台灣在這階段有極大的空洞,因為台灣目前尚未發展出來有連續故事感的「豎屏劇」經濟模式。
豎屏劇在台灣的市場到底有沒有機會被打開? 從 2020 年開始,中國大陸開始慢慢的把橫店變為豎店,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許多人在觀望,而這個觀望期大約在去年的時候為最高峰,而又為什麼時至今日,一直沒有人做豎屏呢? 去年筆者到北京做項目提案的時候,遇到了多組製作人、發行商,大多數人都會花會議一
如果你們真的是我朋友,該在乎的就不會是我失敗回來的事,而是我是否真的像報導所說那樣,如果是真的,我又為什麼那麼做,你們應該要好奇這個才對。 那些我不需要向他們解釋的人拼命問,我想向他們解釋的人卻又沒人肯聽我說、沒有人問我。   在《歡迎回到三達里》的故事裡面,很大一塊講述了友情、愛情以及親
4/5歡迎回到三達里
所有的一切回歸於自身,於是我慢慢的變的更好也更壞了,我自己喜歡這樣的狀態,願意被看見缺點以及優點的一個普通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疫情之初,人們囤積衛生紙;疫情之未,雲端服務業囤積伺服器;6 月 15 日解封的加州將面臨缺人、缺工、缺料及物價爆漲的後疫情之亂⋯⋯而這背後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數位遊牧生活一年多前因疫情危機被迫停止,我在巴拿馬體驗了六個月封城。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剛剛打完疫苗第二劑,此時我沒有興奮,只有鬆一口氣。若你覺得現在未來充滿未知,我想與你分享我和新冠肺炎相處一年多來的總結:「與其等待恢復自由那一天的到來,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練習與疫情共存。」
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不知道大家還好嗎?突然改成在家上班/上課,是不是有些不習慣,或是手忙腳亂呢?今天法科暫時不聊劇,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國外居家上班/上課超過一年後,所歸納出的三個提升居家生活的小提案。
這週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司開始實習遠距工作後,除了拜讀網路上已經有多年經驗的文章之外,可以藉這個機會嘗試使用新工具也算是我很喜歡的環節。以下就簡單的分享這幾天發現的好玩工具,雖然不一定在公司內部能推行起來,但至少有一個機會開始讓大家願意去摸索不一樣的東西。
最近因為疫情升溫,愈來愈多朋友必須在家工作、孩子也得在家遠距上課,維持正常作息時間,定時工作/上課或休息,變得非常重要。 有朋友說可在家中播放學校鐘聲來維持作息,這真是好主意,但要怎麼讓鐘聲按時自動響起呢?如果你家有 Apple TV、HomePod,就可以用下方的步驟,自動在設定的時間於指定的裝置
被瘟疫趕鴨子上架的遠端工作,在矽谷竟意外地玩出了火花。現在各大公司都食髓知味,紛紛開始計劃玩更大的下一步。以後的職場會不會只剩下一張書桌和電腦?
疫情之初,人們囤積衛生紙;疫情之未,雲端服務業囤積伺服器;6 月 15 日解封的加州將面臨缺人、缺工、缺料及物價爆漲的後疫情之亂⋯⋯而這背後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數位遊牧生活一年多前因疫情危機被迫停止,我在巴拿馬體驗了六個月封城。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剛剛打完疫苗第二劑,此時我沒有興奮,只有鬆一口氣。若你覺得現在未來充滿未知,我想與你分享我和新冠肺炎相處一年多來的總結:「與其等待恢復自由那一天的到來,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練習與疫情共存。」
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不知道大家還好嗎?突然改成在家上班/上課,是不是有些不習慣,或是手忙腳亂呢?今天法科暫時不聊劇,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國外居家上班/上課超過一年後,所歸納出的三個提升居家生活的小提案。
這週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司開始實習遠距工作後,除了拜讀網路上已經有多年經驗的文章之外,可以藉這個機會嘗試使用新工具也算是我很喜歡的環節。以下就簡單的分享這幾天發現的好玩工具,雖然不一定在公司內部能推行起來,但至少有一個機會開始讓大家願意去摸索不一樣的東西。
最近因為疫情升溫,愈來愈多朋友必須在家工作、孩子也得在家遠距上課,維持正常作息時間,定時工作/上課或休息,變得非常重要。 有朋友說可在家中播放學校鐘聲來維持作息,這真是好主意,但要怎麼讓鐘聲按時自動響起呢?如果你家有 Apple TV、HomePod,就可以用下方的步驟,自動在設定的時間於指定的裝置
被瘟疫趕鴨子上架的遠端工作,在矽谷竟意外地玩出了火花。現在各大公司都食髓知味,紛紛開始計劃玩更大的下一步。以後的職場會不會只剩下一張書桌和電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最近這幾天,都有上網聽一些踢踏聲和鞋跟聲。 結果,不只是被我聽出物品的材質,也在最近這幾天,更是感到舒服。 從剛開始感到的內心〝舒服的踢〞,到有種〝內心越踢越爽〞的感受。 像這三天,在聽鞋跟聲和踢踏聲,就有一種訊息。 就是,放心,我就和你穿的有跟鞋子所發出來的聲音,永遠陪著你。 換心話說,
Thumbnail
從弦樂跟琴音出現的第一秒,Winka陳泳伽就不打算說甚麼道理,內心只焦急得想你知道,你不是獨自一個面對世間的險惡,你不是獨自一個應付無情的困局。
Thumbnail
努力嘗試,然後遇上挫折,然而Oscar的文字,給予Winka、給予我們勇氣,把頭腦都栽回「努力嘗試」這個步驟,繼續嘗試,失敗了再嘗試,直至像何金銀一樣,在擂台上、在舞台上站到最後,笑到最後。
Thumbnail
常常聽身邊朋友說薪水永遠都不夠用?怎麼可能有錢可以投資? 我覺得重點看怎麼存得住錢吧!像我自己就是簡單方式:撲滿!在客廳裡放置五個存錢筒:分成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紙鈔罐百元鈔!大家每天出門上班上課肯定會花銷一定數量的金額!錢包在回家時肯定會有零散的銅板,這時利用五分鐘投入撲滿即可!半年後累積
Thumbnail
發炎反應 發炎主要是身體中的血管反應,針對致炎物產生的一連串複雜反應,致炎物包括病毒(像是covid 19造成的發炎反應)、化學刺激(像是被潑鹽酸)、物理外傷(腳踝扭傷)等激發的身體防禦性反應,主要反應就是熟知的紅、腫、熱、痛,目的是要移除有害刺激與促進修復。 早期的急性軟組織受傷指引就是大家常聽到
Thumbnail
UniLife是一個在地社群平台,類似於Facebook的地方性社團。 UniLife協助用戶連結在地的人與事,供相同生活圈的人們彼此討論交流。 透過獨家的演算法技術,只推薦「最攸關你的在地生活資訊」。 UniLife將在地的各式資訊分門別類,推播給各自感興趣的族群;聚焦於「在地」的討論與互動,讓地
Thumbnail
面試誤判很正常,但旁敲側擊是能降低其風險 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很多廠商,也面試了一些人 因此被誤導過好幾回,擁有許多血淋淋的回憶 最常聽到的自大金句如下: 「有,這個我有碰過」 「這些我都懂,以前...」 「我懂我懂,這個很經典」 除了這些關鍵句,他們很會順著說話 因為任何一件事都有必須要注意的關鍵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最近這幾天,都有上網聽一些踢踏聲和鞋跟聲。 結果,不只是被我聽出物品的材質,也在最近這幾天,更是感到舒服。 從剛開始感到的內心〝舒服的踢〞,到有種〝內心越踢越爽〞的感受。 像這三天,在聽鞋跟聲和踢踏聲,就有一種訊息。 就是,放心,我就和你穿的有跟鞋子所發出來的聲音,永遠陪著你。 換心話說,
Thumbnail
從弦樂跟琴音出現的第一秒,Winka陳泳伽就不打算說甚麼道理,內心只焦急得想你知道,你不是獨自一個面對世間的險惡,你不是獨自一個應付無情的困局。
Thumbnail
努力嘗試,然後遇上挫折,然而Oscar的文字,給予Winka、給予我們勇氣,把頭腦都栽回「努力嘗試」這個步驟,繼續嘗試,失敗了再嘗試,直至像何金銀一樣,在擂台上、在舞台上站到最後,笑到最後。
Thumbnail
常常聽身邊朋友說薪水永遠都不夠用?怎麼可能有錢可以投資? 我覺得重點看怎麼存得住錢吧!像我自己就是簡單方式:撲滿!在客廳裡放置五個存錢筒:分成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紙鈔罐百元鈔!大家每天出門上班上課肯定會花銷一定數量的金額!錢包在回家時肯定會有零散的銅板,這時利用五分鐘投入撲滿即可!半年後累積
Thumbnail
發炎反應 發炎主要是身體中的血管反應,針對致炎物產生的一連串複雜反應,致炎物包括病毒(像是covid 19造成的發炎反應)、化學刺激(像是被潑鹽酸)、物理外傷(腳踝扭傷)等激發的身體防禦性反應,主要反應就是熟知的紅、腫、熱、痛,目的是要移除有害刺激與促進修復。 早期的急性軟組織受傷指引就是大家常聽到
Thumbnail
UniLife是一個在地社群平台,類似於Facebook的地方性社團。 UniLife協助用戶連結在地的人與事,供相同生活圈的人們彼此討論交流。 透過獨家的演算法技術,只推薦「最攸關你的在地生活資訊」。 UniLife將在地的各式資訊分門別類,推播給各自感興趣的族群;聚焦於「在地」的討論與互動,讓地
Thumbnail
面試誤判很正常,但旁敲側擊是能降低其風險 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很多廠商,也面試了一些人 因此被誤導過好幾回,擁有許多血淋淋的回憶 最常聽到的自大金句如下: 「有,這個我有碰過」 「這些我都懂,以前...」 「我懂我懂,這個很經典」 除了這些關鍵句,他們很會順著說話 因為任何一件事都有必須要注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