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燒一半,保險要退錢嗎?保險法第82條教你部分損失後的三個關鍵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導言

火災、淹水、颱風過後,房子或工廠只受「部分損失」,這時保險契約會怎麼處理?

很多人以為保險公司才有權決定要不要終止契約,但其實《保險法》第82條明白規定── 要保人也有終止權,而且保費還能退!


🧩 一、題目重點

關於保險標的受部分損失的敘述,何者正確?

① 保險標的物受部分之損失者,僅有保險人有終止契約之權

② 終止契約後,已交付未損失部分之保險費應返還之

③ 終止契約權,於賠償金額給付後,經過15日不行使而消滅

④ 保險標的受部分損失不終止契約時,保險人對以後損失之責任以賠償餘額為限

✅ 正確答案是 (B) ②④


🧠 二、生活例子解釋四個選項

(①)僅有保險人有終止契約之權 → 錯誤

依《保險法》第82條第1項規定:「保險人與要保人均有終止契約之權。」 📍生活例子

小明的工廠火險投保1000萬,火災損失200萬。 這時不只保險公司能終止契約,小明也能選擇終止。 法律給「雙方」終止權,而非僅限保險人。


(②)終止契約後,已交付未損失部分之保險費應返還之 → 正確

📍生活例子

小華倉庫火險保費繳一年,半年後發生部分火災損失,選擇終止契約。 那麼剩下半年「未生效」的保費,保險公司必須退還。 這就是第82條第1項明定的「未損失部分保費返還原則」。


(③)終止契約權,於賠償金給付後,經過15日不行使而消滅 → 錯誤

正確應為「一個月」。 📍生活例子

小美的商店火險理賠後,法律給雙方一個月時間決定是否終止契約。

若超過一個月未行使終止權,權利才會消滅。 所以「15天」的說法不符《保險法》第82條第2項。


(④)保險標的受部分損失不終止契約時,保險人對以後損失之責任以餘額為限 → 正確

📍生活例子

阿國房屋保險金額500萬,火災賠了100萬,但契約未終止。 那麼保險公司對以後發生的損失,最高只需負責剩下的400萬。 這符合《保險法》第82條第4項:保險人責任以保額餘額為限



💡 三、重點整理

條文重點說明實務含意第82條第1項保險人與要保人皆可終止契約保障雙方選擇權第82條第1項終止後未損失部分保費應退還避免不當得利第82條第2項終止權須於理賠後一個月內行使逾期失效第82條第4項不終止契約者,責任以餘額為限控制風險上限


📘 結語

《保險法》第82條讓部分損失後的權利分配更加公平。

✅ 要保人不再被動──有權選擇是否終止契約。

✅ 保險公司不吃虧──賠償後的責任限於剩餘保額。 這條法規提醒我們: 保險不只是理賠,更是一種風險平衡的契約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feguardHK的沙龍
1會員
318內容數
用輕鬆生活例子介紹保險、用輕鬆生活例子介紹保險經紀人相關法令遵循與法遵科技
SafeguardH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導言 有些人以為:「我多投幾家保險公司,萬一出事就能領更多!」 但《保險法》早就防堵這種「一魚多吃」的投機行為。 複保險不是違法,但若帶有「不當得利」的惡意,就會讓契約整份無效。 今天這題就用生活例子,幫你一次分清善意與惡意複保險的界線。 🧩 一、題目重點 關於複保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2025/10/07
✨導言 有些人以為:「我多投幾家保險公司,萬一出事就能領更多!」 但《保險法》早就防堵這種「一魚多吃」的投機行為。 複保險不是違法,但若帶有「不當得利」的惡意,就會讓契約整份無效。 今天這題就用生活例子,幫你一次分清善意與惡意複保險的界線。 🧩 一、題目重點 關於複保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2025/10/07
✨導言 你是否想過──能不能替別人偷偷買壽險? 答案是:絕對不行。 《保險法》第105條明確規定,第三人要替他人訂立死亡保險契約,必須「取得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並約定保險金額」,否則契約無效。 這條法律看似嚴苛,其實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保障人身安全。讓我們用幾個生活例子,輕鬆記住四個選項背後的法律邏
2025/10/07
✨導言 你是否想過──能不能替別人偷偷買壽險? 答案是:絕對不行。 《保險法》第105條明確規定,第三人要替他人訂立死亡保險契約,必須「取得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並約定保險金額」,否則契約無效。 這條法律看似嚴苛,其實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保障人身安全。讓我們用幾個生活例子,輕鬆記住四個選項背後的法律邏
2025/10/07
✨導言 有人以為「只要把保單轉給別人,原本的問題就能一筆勾銷」。 但在《保險法》第49條下,這招完全行不通。 法律明白規定:保險人對「要保人」可主張的抗辯,也能用來對抗保險契約的「受讓人」。 這題看似拗口,其實用幾個生活例子,就能清楚理解誰可以被保險公司「拒賠」到底。 🧩 一、題目重點
2025/10/07
✨導言 有人以為「只要把保單轉給別人,原本的問題就能一筆勾銷」。 但在《保險法》第49條下,這招完全行不通。 法律明白規定:保險人對「要保人」可主張的抗辯,也能用來對抗保險契約的「受讓人」。 這題看似拗口,其實用幾個生活例子,就能清楚理解誰可以被保險公司「拒賠」到底。 🧩 一、題目重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年金保險契約之生存年金部分,不得有除外責任。 除外責任,是因對被保險人因故意,或不法原因所致的危險,保險法明文規定保險人免除賠償責任。
Thumbnail
年金保險契約之生存年金部分,不得有除外責任。 除外責任,是因對被保險人因故意,或不法原因所致的危險,保險法明文規定保險人免除賠償責任。
Thumbnail
買賣中古屋時,常見買賣雙方約定以「現況交屋」,假如買受人事後才發現房屋有瑕疵,還能向出賣人主張「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嗎?
Thumbnail
買賣中古屋時,常見買賣雙方約定以「現況交屋」,假如買受人事後才發現房屋有瑕疵,還能向出賣人主張「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嗎?
Thumbnail
113年7月 保險業界大改革又新增一例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實施後的保單規劃究竟如何是好?
Thumbnail
113年7月 保險業界大改革又新增一例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實施後的保單規劃究竟如何是好?
Thumbnail
Q:台灣的保險公司會在保戶申請理賠的時候,故意拖時間慢慢來嗎?
Thumbnail
Q:台灣的保險公司會在保戶申請理賠的時候,故意拖時間慢慢來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於有體況的客戶買保險的幫助,包括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體況、如何選擇業務員等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於有體況的客戶買保險的幫助,包括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體況、如何選擇業務員等建議。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