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學生(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天想來記錄一段師生關係。

這個學生是去年大學畢業季期間碰巧被我一對一遇上的德文系學生。

為什麼她是德文系畢業學生卻特地在校外找德文課上呢?

原因是她有個很艱難的國考目標。

據我的對歷屆考題的觀察,這個國考的德文程度沒有C1以上考生是很難脫穎而出的。

於是我們兩個開始進行特訓。這是對她也是對我自己的特訓,因為我好久沒有遇上需要如此高強度的備課+上課工作了! 準備的時候我常常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真的是那個對的老師嗎? 會不會德籍同事針對德文作文能給予更好的批改和建議? 題目有中德/德中翻譯,會不會AI能給更好的答案?有時候我會在教師辦公室和其他同事討論,甚至到上課前我都很糾結沒辦法給出一個最好的答案。(現在回想,這些內耗滿沒有建設性的。而且其實我已經做得很好了!)

終於,第一期課程結束了。我鬆了一口氣,想著學生要回老家,應該就此結束了吧。而且她上課時總是一臉嚴肅,都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歡跟我上課。沒想到幾周後收到訊息...她認可我的教學且希望能繼續和我線上學習! 哪尼! 0.0 這下換我很掙扎... 我要接受這個挑戰嗎? 會不會誤人子弟呢? 單看薪水,我不是有更輕鬆的選擇嗎?

最後,我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一路陪她直到我準備來德國之前。

為什麼突然想到她呢? 因為這幾天收到了她的好消息: "Ich habe die Aufnahmeprüfung bestanden." 而且她在德文科目拿下了幾近滿分的好成績!!! ✧*。٩(ˊᗜˋ*)و✧*。

這真是一位學生能夠給老師最棒的回饋跟肯定了! (ˊωˋ)

老實說,每當學生有好成績我都覺得是我沾了他們的光。因為我相信今天就算換了個老師,他們也一樣會閃閃發亮。我是真的很幸運才能遇上這麼優秀的學生們。

現在回想,這位學生在第一期的課程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原因是我出的作業她每次都會完成,而且是高水準的完成。在倒數最後一堂課,我隨意丟了十篇作文題目,沒想到她全數完成。因為沒有料到,所以我前一天備課打開檔案時整個嚇傻。好久沒有一口氣要改那麼多篇B等級以上的作文了 O口O 後來我偷偷觀察,發現她真的有很好的學習習慣: 寫作業不是一口氣,而是每天一點一滴依照進度在做。

當初我覺得她沒有繼續念碩士太可惜了。而現在我想,若政府能收下這個可造之材,對台灣肯定是件好事。畢竟,她那張不苟言笑的臉,的確很適合她想做的那份工作 (笑)。雖然現在幫不上她什麼,但很期待年末能收到她的最終回好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da瑄的生活筆記
4會員
8內容數
2011年秋天,我作為交換學生第一次到德國。經歷了寒冷陰暗的冬天,卻也體驗到德國人的暖。十幾年過去了,2025年夏天終於鼓起勇氣在德國開啟第二人生。想像個孩子一樣繼續帶著好奇心探索這個神奇的國度。
2025/10/07
今年德國的國慶連假(10/3-5)和台灣的中秋連假(10/4-10/6)剛好重疊。 本篇分享了一點點德鐵的小知識以及德國人的烤肉與遊戲文化。
Thumbnail
2025/10/07
今年德國的國慶連假(10/3-5)和台灣的中秋連假(10/4-10/6)剛好重疊。 本篇分享了一點點德鐵的小知識以及德國人的烤肉與遊戲文化。
Thumbnail
2025/10/03
今天是德國國慶日放假,所以我們要去別的城市拜訪家人。火車上人不少,然後發生了我覺得很有趣的畫面...
Thumbnail
2025/10/03
今天是德國國慶日放假,所以我們要去別的城市拜訪家人。火車上人不少,然後發生了我覺得很有趣的畫面...
Thumbnail
2025/10/02
拿到實體晶片居留卡以後我可以選擇要不要開通線上證件功能。我覺得很方便就開通了。方便的點在於: a. 如果在路上被臨檢或者買東西需要年齡證明,可以直接用手機證明我的身分 b. 在網路上進行註冊或消費 c. 不用親自跑公家機關就可以線上完成一些行政申請(例: 遷戶籍Wohnsitz umme
2025/10/02
拿到實體晶片居留卡以後我可以選擇要不要開通線上證件功能。我覺得很方便就開通了。方便的點在於: a. 如果在路上被臨檢或者買東西需要年齡證明,可以直接用手機證明我的身分 b. 在網路上進行註冊或消費 c. 不用親自跑公家機關就可以線上完成一些行政申請(例: 遷戶籍Wohnsitz umme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和一位德國同學的異國交流經歷,並探討了在英文溝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作者在經歷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認知,透過對話和交流,體驗到了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同時,文章還提出了與外國同學交流的幾個建議,以及對自身成長的一些體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和一位德國同學的異國交流經歷,並探討了在英文溝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作者在經歷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認知,透過對話和交流,體驗到了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同時,文章還提出了與外國同學交流的幾個建議,以及對自身成長的一些體悟。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這是我上大學後認識的第一個新朋友的故事,敘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共同成長,友情漸行漸遠的過程。成長後總會有些遺憾,但也因此讓我們得以往前,祝我們的明天以及未來都能得償所願。
Thumbnail
這是我上大學後認識的第一個新朋友的故事,敘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共同成長,友情漸行漸遠的過程。成長後總會有些遺憾,但也因此讓我們得以往前,祝我們的明天以及未來都能得償所願。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在畢旅之後 學校方面 大小考試接踵而來…
Thumbnail
在畢旅之後 學校方面 大小考試接踵而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