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隻馬,我姓白,名龍馬。
我跟隨一位叫做唐僧的師父,跋山涉水走到了西天,陪著唐師父成功從西天取經歸來。從此,我的名號響亮天下,幾乎無人不知我白龍馬是誰。還有人讚譽我為「天下第一馬」。
我從西天取經回來的事蹟,被我的同鄉故馬知道後,他們經常對我投以羨慕的眼光。有一天,其中一隻馬終於忍不住開口問我:
「為什麼我平日裡這麼努力卻還是一無所獲呢?我也想要和你一樣一鳴天下!」
其他的馬聽到後,也紛紛點頭如搗蒜的表示,想知道我的訣竅是什麼。
我告訴他們:「其實我去西天取經時,大家都沒有閒著,甚至比我還要忙碌,我走一步,你們也走一步,只不過我有目標,我來回就走了十萬八千里,而你們卻在磨坊裡原地踏步。」
聽完我的訣竅後,眾馬愕然,無言以對。
故事讀到這裡,我想提醒一件事,當我們進行故事思考時,請務必超越故事本身的框架。
許多人在讀到這篇故事時,很容易會走進贊成白龍馬所言的坑洞裡,也和其他馬一樣產生自卑心,覺得自己很沒用。
這個就是被故事本身的內容綁架了自己的認知,這個就是沒有超越故事框架。
必須超越故事框架,我們才不會在生活中遇見如白龍馬的言論時,自我引發不必要的自卑心理。
所以,當我們以超越故事框架的方式進行思考,我們才能讓自己產生更多理性且有用的觀點。
我們除了要能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還得讓自己具備深度思考的能力。
要深度思考,才不會讓自己的人生走了大半,卻還只走在皮肉上,而未見這趟人生旅途的骨髓精華之處!
如果我們把馬做分類,那麼馬就有分小馬、中馬、大馬,每一種體型的馬擅長的工作內容都不同,因此他們能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
所以,我們不需要盲目去羨慕他人的成功。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明白自己真心所熱愛的項目是什麼?朝向真心所愛的項目。
如果喜愛在清晨時掃大街,那就去做!
熱衷於自己所喜愛的項目,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
如果,有一份工作看起來非常了不起,逢人皆讚嘆你有一份了不起的工作。但是,你在這個領域上過得一點也不開心,那即使工作內容了不起又如何?你嘗試過要發自內心的熱愛,卻無論如何還是無法樂在其中。
如果我是一朵花,我卻想長得跟大樹一樣高,請問我會是一朵快樂的花嗎?
如果我是一朵雲,我卻想成為兔子在地面跳,那我將會是烏雲密佈的雲了。
所謂成功不存在,若說成功要存在,那就是熱衷於自己所愛的事情上了。
我喜歡種花花草草,我喜歡騎腳踏車不喜歡開車,我做著我喜歡的事情,我不自私我也不妨礙誰,我和所有一切都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的孩子。
誰說成為什麼才是成功,他們既然如此渴望,為何他們不去實現自己心中所想?只有自己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圓滿,沒有任何誰可以替代誰心中的圓滿。
我做著我喜歡的事情,我不自私我也不妨礙誰,我和所有一切都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的孩子。
白龍馬看似炫耀,但其實他只是分享他的心路歷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白龍馬只是誠實展現他的感想。
所以,我們不需要對白龍馬說的話太過在意,如果我們沒有主動詢問,白龍馬也不會告訴我們這些。
所以,並非是白龍馬愛展現自我,他只是順著我們的問題去回覆問題。
是我們自己的感覺,讓我們覺得白龍馬自視甚高,讓我們覺得白龍馬瞧不起其他馬。
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白龍馬的話語,白龍馬也許是在溫柔的對我們說:
「朋友,也和我一起出去走走吧!」
「和我一起去看看山看看海,認識世界有多大!我們別再把自己關在磨坊裡了吧!」
「如果我能做得到,那你們肯定也做得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我們可以走出去看看,也可以不走出去看看。我走了出去並不會讓我成為我,我不走出去也不會讓我不是我。
無論我去到哪我經歷了什麼,我做著我喜歡的事情,我不自私我也不妨礙誰,我和所有一切都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的孩子,我是世界的孩子。
我可以在磨坊裡待得很開心,累了我就走出去逛逛看看,想回磨坊那我就回磨坊,不想回磨坊那我就去四處探索,總會遇見我所喜愛的領域。
在自己的生命中,我們可以什麼都好,別活在他所以為的好,或許本來的我們毫無分別,但現在的我們確實有分別。
我們獨一無二,
我們各自快樂,
我們有緣相聚,
我們好聚好散。
無論我去到哪我經歷了什麼,我做著我喜歡的事情,我不自私我也不妨礙誰,我一直都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的孩子,我們都是世界的孩子。
你和我都是世界的孩子,這一點上我們沒有分別,我們都是世界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