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讀故事˚✴︎⋆(13)剪斷心中的那根臍帶ᯓ★ 2024夢中許願ᝰ ᐟ ࣪共學無境ᝰ ᐟ ࣪可開啟ccᝰ 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是一則小故事,剪斷心中的那根臍帶。

我是一位登山家,我經過多年努力,征服一座又一座高山。

raw-image


為了攻上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

我夢想獨自一人戰勝第一高峰,獲得所有榮耀,我決定獨自出發。

raw-image


抵達山下的我很快就開始攀爬。

心想多年的努力就是為了現在,所以我不願浪費任何一點時間休息停留。

raw-image


即使天色暗了,我也不想停下來,我要這樣一路登頂!創造世界第一紀錄!

周圍的黑暗,都無法熄滅我心中鬥志。

raw-image


因為我就快到了,還有幾公尺,只要我再堅持一下我就會成功!

當我自信即將成功之際!我的腳滑了!

raw-image


這一時大意,竟使我失控下跌。

我就像是一顆無法掙脫地心引力的蘋果,我正在高速下墜。

raw-image


我從未經歷如此恐怖,人生中第一次感到恐懼。

我的一生好壞,如快速播放的電影,一幕幕迅速切換。

raw-image


我相信,自己沒救了,一切都完了,我的夢想也完了。

突然間,繫在我腰間的繩子將我重重拉住,把我吊著。

raw-image


此刻,我心中燃起一股希望之火!我想我可能還有救!

我大喊:「有沒有人可以救我!上帝啊!請救救我!」

raw-image


此時,天上傳來低沈的聲音。

聲音說,是你要我救你嗎?

我拼命點頭說對對對對對,我沒想到真的會有上帝回應。

我開始相信自己不會死,相信自己可以得救!

上帝沈默幾秒後說:「請割斷繫在你腰上的繩子,你就會得救。」

raw-image


上帝的解救法,令我倒吸一口氣。

在短暫無聲寂靜後,我決定不放開這唯一的救命之繩。

raw-image


第二天,搜救隊找到我那凍僵的遺體。

我的屍體掛在一根繩子上,我緊緊抓著繩子。

就在距離地面一百公分的地方。

raw-image


這是我的故事,這不是鬼故事,這是小故事。

願我的故事,能為你帶來學習經驗值。

raw-image



我在兩千零十一年,第一次認識這篇故事,令我哭慘的小故事。

從故事開頭,立刻就能發現,這位登山者不單純。

因為他對「獨自獲得全部榮耀」這件事,有著深深的執念。

有人或許會說,不要有這個執念就好了。

但我想說,當執念深度太深時,全心全意的面對,也能是化解執念的方法。

過程或許危險,甚至讓身軀徹底壞掉,那也不能怎麼辦。

raw-image


每一個生命都會有自己執意的選擇,在自己每一次的選擇中學習。

所以,給自己留下成長紀錄是很有幫助的,人類的大腦會斷片,會拼接記憶。

所以,留下紀錄的作用,是讓自己可以在「事後客觀閱讀自己」這本《 生命之書 》。

raw-image


每一本《 生命之書 》創造故事的機會都只有一次。

所以,每一本《 生命之書 》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絕無仿品。

成為客觀的讀者,閱讀自己的《 生命之書 》,閱讀每一本《 生命之書 》。

雖然,登山者最終無法獲救。

這看似悲劇的背後,或許是登山者,正在用生命宣導。

執念如海中深海域,讓自己潛得太深太久,後果將不太好。

raw-image


除非,我們擁有超能力,或是哆啦A夢的道具,但是我們沒有。

所以當執念太深的時候,記得要讓自己游上海面,做自己的救生員。

執念會讓自己失去客觀理性思考力,容易產生任性傲慢的情緒。

這時候,可以嘗試閉氣,讓自己慢呼吸。

把注意力拉回當下,幫助自己留意當下心念。

raw-image


任何的一念偏差,都有可能導致不合適的選擇。

當每一位正在創造生命故事的《 生命之書 》,

能透過登山者的《 生命之書 》獲益成長,

即使登山者最終毀壞離去,

我們也能令離世者「 啟動正作用 」。

raw-image


我沒有特定宗教,但我聽過佛學有一詞叫「 法供養 」。

如果,我們能透過登山者的故事,從中學習,把所學應用生活與傳承。

或許,登山者的不滅靈魂也能受到滋養而得到經驗值。

雖然沒有形體,卻不代表徹底消失。


我們這些身體健在,還沒壞徹底的人,

如能在每一本《 生命之書 》的故事中學習,

這份無形的滋養其實是綿延不絕的流傳下去。

除非,我們不再學習,停止成長。

raw-image


在世者的生命如「 水 」,

已離世的生命如「 無形的植物 」。

在世者持續學習成為「 健康的水 」,

以「 健康的水 」去滋養「 無形的生命 」,

使植物能健康發育。

raw-image


所以當在世者把自己活成「腐敗的水」,

再把這個拿去灌溉植物,就會讓植物滅得更快。

整體來說,全面向上,對群體的利益好處多多。

當有一件事明顯做了能對世界更好,只管放心做!(只管放心做!)

raw-image


當所有生命都能「自然發展」,活成自己本來的模樣,並且在自己本來的模樣中,

去跌倒碰撞受傷,他自己會在每一次的受傷得到經驗值。

所以當我們過度干涉,等於把他的「 生命作業 」搶來做,他需要學會完成自己的作業。

即使,他最終會和這位登山者一樣殞落。

不過,我們可以陪他幫助他,建立足以完成生命作業的能力。

但如果,他不想被輔助,那就不干涉。


在世者,能做的就是給予更多「法供養」。

讓所有有形和無形的存在,都能因自己的成長而成長。

如果嫌棄世界太糟糕,人類太糟糕,就從「 每一個自己 」開始。

我們都是「改變世界的起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媽咪思考魔法世界☪︎𓅓
37會員
249內容數
歡迎所有真心想成為〔思考魔法師〕的人來訪。
2025/09/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Y7kt41Hno最好的祝福和照顧就是把自己穩定好, 沒有任何一切「會死去」, 但是會「壞到不能再用了」, 沒完成作業的還是要補, 只是不是原本的樣子。 剩下還沒壞的徹底的, 學習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如果人為能處理就處
Thumbnail
2025/09/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Y7kt41Hno最好的祝福和照顧就是把自己穩定好, 沒有任何一切「會死去」, 但是會「壞到不能再用了」, 沒完成作業的還是要補, 只是不是原本的樣子。 剩下還沒壞的徹底的, 學習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如果人為能處理就處
Thumbnail
2025/09/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wX4AAYZV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8ArcdYhbk
Thumbnail
2025/09/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wX4AAYZV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8ArcdYhbk
Thumbnail
2025/09/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d1u68WkPc 這是一首關於 懈怠 是使你失敗沈淪的病毒故事之歌 有一位日本文學博士曾說過 做任何事如欲做到他人之上 必須聚精會神專心在一件事 即使無才氣的人 只要熱衷一件事 貫徹始終的去做 必然會有所
Thumbnail
2025/09/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d1u68WkPc 這是一首關於 懈怠 是使你失敗沈淪的病毒故事之歌 有一位日本文學博士曾說過 做任何事如欲做到他人之上 必須聚精會神專心在一件事 即使無才氣的人 只要熱衷一件事 貫徹始終的去做 必然會有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但到底心裡也幾乎都能踏實地明白,那個所謂的征服,多半是那個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的自己,不是山的本身,更不可能是面對起來我輩渺如螻蟻的大自然。
Thumbnail
但到底心裡也幾乎都能踏實地明白,那個所謂的征服,多半是那個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的自己,不是山的本身,更不可能是面對起來我輩渺如螻蟻的大自然。
Thumbnail
作者在這篇散文分享了在逆境自強不息的方法,就是回想以前自己努力發奮的鬥志,在人生低潮時幫自己打氣。透過回憶自己曾經勇敢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為目標而奮鬥的經歷,讓昔日的努力再次激勵自己,用自我肯定的方法幫助自己重新得力,也使情緒停止下跌。是情緒自救、自我勉勵的方法。
Thumbnail
作者在這篇散文分享了在逆境自強不息的方法,就是回想以前自己努力發奮的鬥志,在人生低潮時幫自己打氣。透過回憶自己曾經勇敢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為目標而奮鬥的經歷,讓昔日的努力再次激勵自己,用自我肯定的方法幫助自己重新得力,也使情緒停止下跌。是情緒自救、自我勉勵的方法。
Thumbnail
步行 攀登 持續攀登 不段追求更高處 為了什麼?
Thumbnail
步行 攀登 持續攀登 不段追求更高處 為了什麼?
Thumbnail
這是大衛,布魯克斯的著作,第二座山的啟發。 定義第二座山之前,先告訴你什麼是第一座山,那就是個人的功成與名就。可以簡單的理解,想要收入更高的工作,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品質。你可能還在攀爬,你也可能已經攀爬到適當的高度,但是第一座山所帶給你的快樂,很直接,但不永恆。 再來就是第二座山了,我有一個更有趣
Thumbnail
這是大衛,布魯克斯的著作,第二座山的啟發。 定義第二座山之前,先告訴你什麼是第一座山,那就是個人的功成與名就。可以簡單的理解,想要收入更高的工作,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品質。你可能還在攀爬,你也可能已經攀爬到適當的高度,但是第一座山所帶給你的快樂,很直接,但不永恆。 再來就是第二座山了,我有一個更有趣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為什麼要爬聖母峰基地營?」若你當面這樣問我,我可能會說:「因為想嘗試未知的體驗。」但不就是登山嗎?何來未知的體驗?我沒漏聽心底冒出的微小聲音:「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而且要是高山症發作,有可能會死人。」
Thumbnail
「為什麼要爬聖母峰基地營?」若你當面這樣問我,我可能會說:「因為想嘗試未知的體驗。」但不就是登山嗎?何來未知的體驗?我沒漏聽心底冒出的微小聲音:「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而且要是高山症發作,有可能會死人。」
Thumbnail
世界首位登上五大陸最高峰的獨攀登山家植村直己,一路義無反顧追隨夢想的人生,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也確立了他在登山界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作者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
Thumbnail
世界首位登上五大陸最高峰的獨攀登山家植村直己,一路義無反顧追隨夢想的人生,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也確立了他在登山界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作者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
Thumbnail
光封面與作者簡介就已是滿滿的故事,每座山有每座山的故事,當然也有屬於登山者的故事。為什麼上山?是什麼時候、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上山?上山有什麼樣的目標與期許?山下的生活又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與進步?
Thumbnail
光封面與作者簡介就已是滿滿的故事,每座山有每座山的故事,當然也有屬於登山者的故事。為什麼上山?是什麼時候、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上山?上山有什麼樣的目標與期許?山下的生活又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與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