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nie-spratt-9DedxUSwLg4-unsplash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導入
那緩緩蓋上肩頭的被子,還有小聲碎念後被輕柔拔起的眼鏡。我很快鑽入被子裡進入夢鄉,起來才發現,有溫柔的人替我安頓了昨夜。
面對他,有點不好意思的道早並感謝,他看了自己的書,瞄了我一眼,「早,下次早點回家,著涼怎麼辦。」
心裡暖暖。
或許這也像我替家人蓋好被子、輕聲說晚安,再拍拍他們頭髮的一樣吧。
這讓我想起,有些人被感謝或誇獎時,會顯得有些不自在。有些感謝與柔情,總不輕易表達。
沒被看到的溫柔
多久沒從嘴中說出一句讓對方眉開眼笑的話了呢?
「誇獎」也是一種真誠欣喜的共享;「肯定」是深處理解的溫柔;而「客觀分析」是保持平衡的第三支腳。
三者都重要,卻不能互相取代。
有時候的誇獎,不是為了讓對方感覺被誇,而是讓對方有機會可以停下來,認識自己的進步。
怎樣才是客觀分析
很難說怎樣才客觀,對嗎?
就像和我們相處的人,也有自己的觀點。也許沒有誰能真正客觀,但能自我誠實察覺主觀,並能看到自己與他人的觀點都有限,這本身,即是一種成熟的客觀。
你願意被誇獎嗎?
或許是成長環境讓我們相信:謙虛與低調努力是一種美德,因此,讓接受誇獎這件事,變得有點不習慣。
你願不願意,每天給自己一點肯定的機會,讓給別人,也讓給自己,都能說句「這樣的我,很棒!」
願意被誇,也願意反思誇獎,就是一種極深的溫柔。
嗨,如果你喜歡我這種方式的文字,歡迎分享,但也歡迎標註出處。
你可以這樣寫:「語錄風格來自 墨雪鳶紅」或「靈感來自某位喜歡用茶和花說故事的作者」。
如果你有了新的延伸創作,請讓我知道,我會高興地替你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