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 企業 = 公司 = 雇主 = 資方
- 勞工 = 員工 = 受雇者 = 勞方

- 法定最低薪資為$28,590元,至少會投保第1級$28,590元。
- 月薪高於$43,901元者,一律投保第12級$45,800元。
- 參考資料: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
狀況一:月薪$35,000元,薪資結構為本薪$35,000元。
狀況二:月薪$35,000元,薪資結構為本薪$32,000元 + 伙食津貼$3,000元。
狀況三:月薪$35,000元,薪資結構為本薪$29,000元 + 伙食津貼$3,000元 + 全勤獎金$3,000元。
這三者的勞保和健保的投保金額,都應該是第7級$36,300元這個級距,若低於這個級距,代表公司「高薪低報」。
高薪低報是指雇主為勞工申報的勞健保薪資低於實際薪資,以節省保費和稅金,卻損害勞工未來的保險給付(如老年給付、生育給付等)、勞退金和就業保險權益的違法行為。
問題一
- 雇主於狀況二中以本薪$32,000元為由,投保第5級$33,300元。
- 雇主於狀況三中以本薪$29,000元為由,投保第3級$30,300元。
上述三種狀況的薪資結構,伙食津貼和全勤獎金都屬於「經常性給予」,要視為月薪的一部分,因此三者的投保工資都是35,000,投保級距須為第7級才合法。
問題二
雇主將應負擔的勞退6%誤解或誤導為勞工自願提撥的6%:
- 若勞工要自願提繳,可自由選擇提繳率1%~6%,勞工自願與否,均不影響雇主應負擔的6%。
- 勞工不自願提繳,每月提繳6%全額由雇主負擔。
- 勞工自願提繳2%,每月提繳6% + 2% = 8%,6%由雇主負擔,2%的部分由雇主自勞工的薪資中扣除自願提繳的金額,並代為繳納至勞保局的專戶。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雇主每月應為勞工提繳不低於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此費用須由雇主全額負擔。雇主提撥6% + 勞工自願提撥最高6%,合計最高12%。
怎麼判斷雇主是否投保正確級距?可以看每月薪資單上的勞、健保自付額的金額,是否符合月薪的級距。

參考資料:
- 勞工保險普通事故及就業保險合計之保險費分擔金額表。
- 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負擔金額表。
- Google關鍵字「勞健保自付」,可以找到很多精美的圖表。
勞保級距上限到$45,800元,健保級距上限到$313,000元,本文主要討論月薪,部分工時勞工適用的投保資料就不列入。
以上面例子來說,月薪$35,000元,薪資單上勞保自付額為$908元,健保自付額為$563元,與第7級$36,300元的員工負擔一致。若勞保自付額為$715元,健保自付額為$443元,代表雇主高薪低報為第1級$28,590元。
高薪低報表面上看來省下了每個月的勞、健保自付額合計$313元,實際上影響到的是勞工就業期間的生育給付、失業給付、...,以及退休後的老年給付和勞退金等個人權益。高薪低報長遠來說,對勞工而言是損己利人、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