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第二次的轉型正義─解聘獨裁時期的所有司法人員,重新招聘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15.03.26)

最近因為法務部提名大法官林輝煌而有爭議。很多人也討論到德國的轉型正義為例。德國在二戰後的轉型正義,確實做得不夠,有些法官在二戰前是希特勒幫凶, 在二戰後仍繼續當法官。這在德國社會也多有討論,但是沒有法制規定,政府也無法處置。另外,戰後的德國,仍需要有專業的司法人員,無法完全徹底解除納粹司法幫凶的司法人員,確實是德國社會最大的痛。但在當德國接受東德獨裁政權後,他們痛定斯痛,吸取過去沒有徹底改革司法的教訓,在1990年東德政權倒下後,大刀闊斧地改革德東的司法體制。

西德接收東德後,為了不讓東德獨裁政權下的司法人員傷害民主人權,制定了所有司法人員必須全部解職的新制,重新招聘。筆者看到台灣公視在討論此問題時, 受邀學者舉德國轉型正義為例,引經據典地說德國的做法,但只提到第一段德國在二戰後的司法人員,仍可擔任司法公職的例子;卻隻字都沒有提到,德國為此吃了不少民主的悶虧,在第二次的東德政權倒了之後,他們記取教訓,解職所有東德政權下的司法人員。

德國為什麼要做第二次轉型正義時,解聘在東德政權下所有獨裁政權下的司法人員?因為獨裁時期殘留下來司法人員在二戰後仍用秉持獨裁時期的訓練與思考做裁決,傷害民主與人權。當德國有機會再反省改革時,第二段的剷除獨裁時期司法人員的魄力卻完全不見討論,實為可惜。

2012 年台灣從事轉型正義的專家學者到柏林與東德轉型正義基金會交流時,基金會的總幹事說,他們的基金會經費來是自過去東德政府留下來的黨產,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持續教育所有德國的人-如何杜絕獨裁再生,如何恆常保持民主的覺醒。而台灣國民黨黨產高過當年東德黨產數十倍,國民黨卻拿獨裁時期不當所得之黨產來做選舉,與台灣剛萌生不久的微弱民主做對決,與德國相較更是天壤之別。

台灣要記取教訓,應該是要學習人家反省改革後的進步體制,而不是為了自己的似是而非,把德國錯誤作法當標竿來勉勵自己。德國願意面對自己轉型正義做的不完備,最後徹底改革,台灣卻拿先前人家失敗經驗來安慰自己,這樣的討論根本是資訊不對等,不透明。

最後要強調,台灣在獨裁時期的加害者與加害者共犯,人民沒有好好清算檢討,我們在持續著加害者政權的體制下,無法有公平審判的機會,社會價值觀持續被似是而非的觀念所影響,但不代表加害者沒有做錯事。加害者就是加害者,這個概念從來沒有被台灣社會好好討論過,只是一再似是而非的為加害者辯駁,這對民主的增長完全沒有加分。

想想看,一個在獨裁時期唯唯諾諾不敢抗命的加害者,未曾向過去獨裁時期所做行徑向社會道歉,對過去不敢承擔,不敢勇於承認過去所做所為是錯誤的,亦沒有具體捍衛人權的事蹟,這樣的人要期待他在擔任大法官時,能解釋憲法捍衛民主人權,豈不是緣木求魚?台灣法務部部長不懂轉型正義的真義,完全不具民主思維的素養,更是可見一斑。

文章來源: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net/content/387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i-liông (威良)ê 冊讀á,chia攏是好料--ê
0會員
56內容數
歡迎大家lâi讀我ê文章,留話hō͘--我、交流想法 ia̍h-sī 鬥分享,感謝ló͘-la̍t!
2025/10/11
(2018.10.31) 多元的第三、第四勢力,的確會衝擊裂解保守的主要大黨的選票,小政黨在多數決的民主制度中有關鍵票,當他們得到認同後,更可以跨位取代只看權位的主流政黨的經營。
2025/10/11
(2018.10.31) 多元的第三、第四勢力,的確會衝擊裂解保守的主要大黨的選票,小政黨在多數決的民主制度中有關鍵票,當他們得到認同後,更可以跨位取代只看權位的主流政黨的經營。
2025/10/09
失智是否是疾病? 人身為人,會有抽象的思考,因為知道會死亡,所以害怕也不願面對死亡是自然的現象。人為的醫療,嘗試各種可能,目的就是克服與戰勝疾病,但往往忽略了死亡的自然現象。失智不論是一種病或是自然退化現象,它都讓患者與照顧者感到不安。因為它出現的症狀,無法讓人掌控。記憶的破碎凌亂與認知的障礙,讓
2025/10/09
失智是否是疾病? 人身為人,會有抽象的思考,因為知道會死亡,所以害怕也不願面對死亡是自然的現象。人為的醫療,嘗試各種可能,目的就是克服與戰勝疾病,但往往忽略了死亡的自然現象。失智不論是一種病或是自然退化現象,它都讓患者與照顧者感到不安。因為它出現的症狀,無法讓人掌控。記憶的破碎凌亂與認知的障礙,讓
2025/10/09
(2017.01.22) 國家改革是一體兩面。世代的正義,當然會影響到原有既得利益者的福利。但是台灣面臨財政無法平衡的問題,改革勢在必行。只是到底怎樣才是公平合理,就要公開透明,讓改革攤在陽光下檢驗,才能顧及各個社會階層的公平正義。
2025/10/09
(2017.01.22) 國家改革是一體兩面。世代的正義,當然會影響到原有既得利益者的福利。但是台灣面臨財政無法平衡的問題,改革勢在必行。只是到底怎樣才是公平合理,就要公開透明,讓改革攤在陽光下檢驗,才能顧及各個社會階層的公平正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隨著釋憲的聲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若裁判的結果未符其中一方民意(雖說與另一方民意在憲政的意義上等重),「民主」對該方而言勢必將於價值排序上凌駕於「憲政」之上。於是,共同體想像的歧異浮現,分裂逐漸明顯且擴大,法律外觀之下的,其實是一場沒有煙硝的內戰。
Thumbnail
隨著釋憲的聲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若裁判的結果未符其中一方民意(雖說與另一方民意在憲政的意義上等重),「民主」對該方而言勢必將於價值排序上凌駕於「憲政」之上。於是,共同體想像的歧異浮現,分裂逐漸明顯且擴大,法律外觀之下的,其實是一場沒有煙硝的內戰。
Thumbnail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和光同塵」,有資格抱怨世界「不公平」嗎?~這世上的權力和富貴,真的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嗎?~願所有執政者戒 《慶餘年2》奪下兩岸視頻點閱冠軍後,國台辦發言人:「象徵兩岸文化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國台辦難得說對了,背後的確一個統一要素,兩岸政商一樣貪腐,所以兩岸觀眾看懲治貪官一樣叫爽
Thumbnail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和光同塵」,有資格抱怨世界「不公平」嗎?~這世上的權力和富貴,真的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嗎?~願所有執政者戒 《慶餘年2》奪下兩岸視頻點閱冠軍後,國台辦發言人:「象徵兩岸文化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國台辦難得說對了,背後的確一個統一要素,兩岸政商一樣貪腐,所以兩岸觀眾看懲治貪官一樣叫爽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三、四十年前的立法院經歷過一個暴力頻傳年代,當時我懶得去理他們到底在吵甚麼,媒體怎麼說我就怎麼看,民進黨就是一副耍流氓的樣。那是我思想懶惰的年代。 而當年的國會再怎麼亂卻總是「自家人」在吵,對抗威權的衝撞打鬧。而今的立法院恐怕不只讓我們複習那民主的難題,還要抵禦那邪惡的境外勢力;「多數尊重少數」、
Thumbnail
三、四十年前的立法院經歷過一個暴力頻傳年代,當時我懶得去理他們到底在吵甚麼,媒體怎麼說我就怎麼看,民進黨就是一副耍流氓的樣。那是我思想懶惰的年代。 而當年的國會再怎麼亂卻總是「自家人」在吵,對抗威權的衝撞打鬧。而今的立法院恐怕不只讓我們複習那民主的難題,還要抵禦那邪惡的境外勢力;「多數尊重少數」、
Thumbnail
本研究比較韓國與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歷程,從人民對威權政府的抗議、政府的鎮壓過程,以及轉型正義的興起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韓國透過制定特別法對加害者進行清算,以懲治與補償的方式實踐轉型正義;而臺灣則採取賠償被害者而不追究加害者的方式。兩國須思量如何實踐轉型正義,並減緩過程中所帶來的傷害。
Thumbnail
本研究比較韓國與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歷程,從人民對威權政府的抗議、政府的鎮壓過程,以及轉型正義的興起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韓國透過制定特別法對加害者進行清算,以懲治與補償的方式實踐轉型正義;而臺灣則採取賠償被害者而不追究加害者的方式。兩國須思量如何實踐轉型正義,並減緩過程中所帶來的傷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