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風了!用企業生命週期看看近期夯股 #34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投資的世界裡,評價一家企業不能只看短線故事,而要看它正處於哪個「企業生命週期(Corporate Life Cycle)」階段。

這是一個經典但經常被忽略的框架─從新創期(Start-up)、成長期(Growth)、成熟期(Maturity),再到衰退期(Decline),不同階段的公司,對應的策略、估值邏輯與風險報酬結構都完全不同。



想要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上的最新資訊及分析嗎?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馬克觀點MKP】電子報,在即時更新資訊的同時,獲得最深入的分析~



【AI新參賽者:Oracle】

以 Oracle(ORCL)為例,這家公司在雲端轉型與AI熱潮中重新受到矚目,看似迎來第二春,但從週期角度看,它早已不再是高速成長型公司,而是從原本已成熟的第一增長曲線嘗試跨入「第二增長曲線」的過渡型企業。

這階段的企業特徵是:原本的核心業務成長趨緩、毛利穩定,但開始尋求新敘事(例如AI或雲端)來延續生命週期。

問題在於,這種「再成長曲線」的成功率是較低的─因為舊的組織文化、組織架構、甚至決策流程,都會天然的抗拒顛覆式創新,而且公司越大歷史越悠久,管理面的科層制(或稱官僚制,bureaucracy)可能越明顯,導致越可能出現流程僵化,俗稱「守成」

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許多科技巨頭(如Nokia、Kodak、BlackBerry)在面對產業轉變時,儘管技術和資金都不缺,最終還是走向衰退。

 

換言之,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基因」問題。


不過並非所有老牌公司都不可能成功回春,以Microsoft而言即是少數成功從成熟期跨入再成長期的企業;但請注意,這是透過更換CEO 和徹底的文化革新才實現的!

AI熱潮確實為Oracle提供了「第二春」的敘事,但投資人可能需要警惕市場炒作帶來的波動風險。我們需要超越短期的數字和市場新聞,從一個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去思考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與潛在風險。

 

我個人而言,目前仍不會買入ORCL,除非在下一次大熊市中,它仍能證明AI故事背後的現金流增長是真實且可持續的,證明其「新的」第二增長曲線真的成立,以及其近年來的併購和技術投資真的能讓其突破先天「基因」限制。


誠如巴菲特所言: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對我來說,這句話不是比喻,而是實戰準則─任何企業若靠敘事上漲股價,就得經得起一次大型市場週期的驗證。

 

若不考慮今年AI題材的突發暴漲,ORCL過去十年的年均估值增長約15%,這在防守型資產中已屬優秀,但它並非高速成長型公司。

我會把它歸在「優質藍籌股」的範疇─能穩定打敗通膨與大盤,但不會是我追求複利爆發的核心標的。



【谷底回升?:Intel】

反觀 Intel(INTC),我同樣不會投入。


原因非常明確─製造問題仍未解決。

除非它像當年的AMD一樣,果斷剝離製造部門、專注於IC設計(fabless 模式),否則難以從根本上翻身。

然而,美國當前的產業政策方向很明顯不會允許這件事發生。

 

為何?因為在地緣戰略上,美國需要一家「國內可控」的高階晶片製造公司。

在台積電(TSMC)、三星主要產能位於美國領土之外的情況下,Intel就成為西方世界唯一合乎資格的候選人。

 

「With TSM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territory, the most obvious candidate for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 the West is Intel.」

這句話是事實,但真成真,第一,代表台海已爆發戰爭,台積電連鎖效應大家都知道後果如何。

第二,西方國家仍能如上所述,透過英特爾生產高階晶片,但納入良率及供應鏈(不少關鍵供應商仍位於亞洲尤其是日本)考量,勢必單位成本會是現在好幾倍!

 

光這兩點,就足以造成超級大熊市。

 

Intel確實有機會在區域性戰爭中藉助地緣紅利翻身,但那會是需要時間、且需巨額資本開支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幾。

並且台積電在台灣以外也不是完全沒有產能,到2030年,在歐美、日本等地的境外高階產能預估將達10~20%,仍然供不應求。

所以在那種(發生戰爭的)假設情境下,投資人要評估的問題是:「當全球供應鏈重組後,Intel能否在效率與技術上擊敗一個『殘血版』的台積電?」

這問題極其複雜,因為半導體競爭不只是技術戰,更是供應鏈完整度與地緣政治穩定性的比試。

 

從價值投資角度來說,若真出現那樣的「灰天鵝」事件(灰犀牛與黑天鵝的綜合版,指的是發生機率低,但並非不可預測,且會帶來嚴重後果的事件),台積電的估值勢必大幅下修,而Intel長期反而可能迎來「逆向反彈」機會。

但那樣的投資邏輯,建立在世界已經失序的前提下────也就是「人還活著」的情況下,才有意義的配置策略。

 

回到現在這個時空,若你考量的是「晶圓製造」,你不會買Intel;

若考量「IC設計」,則市場上其實還有更好更優質的公司能選,也不一定要英特爾。

 

而這正是半導體投資最容易被低估的一點:

它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個生態系。

它牽涉的除了單一技術突破,更多是整個全球供應鏈的協作與分布。

每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都受到地緣政治、政策補貼、研發能力、甚至工程師人才流動的影響。

任何單一公司都無法脫離整個系統存活。

 

因此,「半導體除了技術問題,產業鏈與產業結構問題亦是考量重點」

這個產業的護城河,不只在專利、製程與晶片架構,而在於它所連結的那張全球網絡──

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製造、下游的封裝與應用以及支流的材料與機台,加上環環相扣的知識體系與國家政策。



【我們真正要做的事】

對投資人而言,我們能做的,不是預測哪家公司永遠勝出,而是在每一次的市場週期中,盡可能模糊但正確地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許多公司都曾在舞台中央,也都曾在某個時刻被市場質疑是否走到盡頭。

但最後能留下來的,都是最能適應市場變化的。

 

在半導體或AI這樣的產業中,投資的關鍵不是找下一個漲十倍的「飆股」,而是判斷一間公司的「生命週期曲線」是否仍在向上,以及未來能持續向上多久?會不會因為一場熊市就打回原形??

當一家企業的敘事與現金流能在不同景氣階段中相互驗證,那才是真正的長期投資機會。

ORCL目前仍在證明這點的路上,INTC則還在掙扎於轉型的十字路口(但它確實有付出努力,包括近期與NVDA的合作案)。

 

而我們能做的,是以不變的心態應萬變,靜靜等待潮水退去,看誰仍然能穿著泳褲站在沙灘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克觀點Mark’s point——超越財報、深入質化基本面
7會員
38內容數
用專業、通俗的方式,講解大眾與分析師常忽略的質化「硬底子知識」,以幫助判斷企業的真正競爭力。 我們著重於「觀點深入」、「拆解核心」、「科普但專業」,致力於幫助大家瞭解"你到底買了甚麼" 同時也不定期發送重要的投資資訊、產業趨勢、科技方向,以及價值投資觀念解析。
2025/10/12
美國政府因國會未能通過臨時撥款法案而關門,引發市場關注。本文探討了政府關門的歷史、機制,以及其對股市、避險資產的影響,並指出官方數據延遲是主要衝擊。文末提供投資者應對策略。
Thumbnail
2025/10/12
美國政府因國會未能通過臨時撥款法案而關門,引發市場關注。本文探討了政府關門的歷史、機制,以及其對股市、避險資產的影響,並指出官方數據延遲是主要衝擊。文末提供投資者應對策略。
Thumbnail
2025/10/05
本文淺談Ansys這套軟體,及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角色。作者將Ansys與Figma進行對比,強調Ansys更深的技術護城河。文章詳述Ansys的產品功能、商業模式、定價策略,並指出其母公司Synopsys(SNPS)的強大實力。
Thumbnail
2025/10/05
本文淺談Ansys這套軟體,及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角色。作者將Ansys與Figma進行對比,強調Ansys更深的技術護城河。文章詳述Ansys的產品功能、商業模式、定價策略,並指出其母公司Synopsys(SNPS)的強大實力。
Thumbnail
2025/10/05
文章探討美國股市近期持有率創歷史新高的現象,並從歷史數據分析其潛在風險,同時提供價值投資者應對股災的策略與方法。內容涵蓋股價泡沫、基本面分析、與尋找優質資產的時機。
Thumbnail
2025/10/05
文章探討美國股市近期持有率創歷史新高的現象,並從歷史數據分析其潛在風險,同時提供價值投資者應對股災的策略與方法。內容涵蓋股價泡沫、基本面分析、與尋找優質資產的時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科技公司為電子消費週期準備發布AI PC,逐步發展至硬體設備與消費性產品更新,預計下半年逐步反應財報,市場維持多頭震盪、輪動的緩步表現,並關注明日盤後NVDA與SNPS財報,並以能源、原物料表現,比特幣概念股、車用半導體見逢低買盤。
Thumbnail
科技公司為電子消費週期準備發布AI PC,逐步發展至硬體設備與消費性產品更新,預計下半年逐步反應財報,市場維持多頭震盪、輪動的緩步表現,並關注明日盤後NVDA與SNPS財報,並以能源、原物料表現,比特幣概念股、車用半導體見逢低買盤。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 1句摘要: 隨著AI興起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美國科技巨頭的業務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獨角獸公司的繁榮時代已經過去,投資者和新創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和調整。
Thumbnail
📌 1句摘要: 隨著AI興起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美國科技巨頭的業務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獨角獸公司的繁榮時代已經過去,投資者和新創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和調整。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