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宋 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夜來幽夢󠇡忽還󠇢鄉。
-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hong5。
-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與妻子王弗於嘉祐二年(1057 年)成婚,王弗賢惠聰穎,不僅照料生活,還能在學業上為蘇軾提點建議,夫妻感情極深。治平二年(1065 年),王弗病逝,年僅二十七歲,葬於四川眉山老家。熙寧八年(1075 年),蘇軾任密州知州,此時距王弗去世已整整十年。他在一個夢中與亡妻相見,醒後悲痛難抑,遂寫下這首《江城子》,以寄託對妻子的無盡思念。
上闋寫現實的淒涼與無奈,下闋寫夢境的溫暖與真切,兩者對比強烈,既突出了思念的深刻,也加深了悲傷的層次。 全詞無華麗辭藻,僅以 “孤墳”“梳妝”“淚千行” 等樸實細節,將夫妻間的深情與生死隔閡的痛苦娓娓道來,“於無聲處聽驚雷”,感染力極強。 時間上,從 “十年” 到 “年年”;空間上,從 “千里孤墳” 到 “短鬆岡”,跨越感讓思念更具延展性,意境更為遼闊悲涼。
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東坡《江城子》詞,其詞意悲切,讀之動人,古今悼亡之作,無出其右者。” 直接點出此詞在悼亡題材中的至高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