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很多書評影片(瓦基-下一本讀甚麼、天下文化-讀本郝書等等),每次看到覺得講的不錯的,就會被吸引買書來看。
現在一本書大約350元,可以去博客來或是kobo等線上商店看看,價格應該都一樣(有比較過幾本,除非有促銷活動),如果以一本書看三天來算,一個月大約要花3500元來買書,當然這是比較常閱讀的人才能辦到的速度。
我自己都是買電子書,純粹因為我不善於保存書籍,每次拿出來看的時候,表面都發霉了,而且如果買了很多實體書,還要有放書的空間,也不能隨時隨地看,所以只好都買電子書。有些人習慣看實體書,一開始我也是,但我換成電子書沒有覺得很不適應,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以前也沒在看書(課本除外),當然就沒什麼阻礙 。
回到價格問題,電子書大概是實體書的95折,可能是因為少了印刷、實體店面租金、店員等等開銷的原因,所以反映到售價上。但我反而覺得電子書還是賣地太貴了,賣一本電子書幾乎沒有邊際效應,賣多少本都可以,為什麼只便宜一點點而已呢?我在猜可能是因為怕大家都去買電子書,實體書會沒銷路吧!
一個省錢的方法,就是去誠品或是其他的實體書店看書,裡面的書會一直更新,每個禮拜都去都還是有新書可以看,缺點就是座位很少,很多時候要站著看(就算有座位,起來換書的時候位置就又會被占走),看久了確實是蠻酸的,如果放在架子上頭低低看的話,頸椎可能也會受傷,拿著看手又很酸,靠牆倒是一個好選擇。題外話,到書店看書的時候,會聽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一群人來書店,裡面都會有幾個人標榜自己不看書,一看書就想睡覺,只看圖片或是用聽的方式來讀。
訂閱制的看書方式也是一個好選擇,我都用Kobo來看,也有買他們的電子閱讀器,一個月如果純看書的話199元,加上聽書的話共259元,只要能夠讀完一本就划得來了,當然最新的書或是暢銷書還是要用買的,不含在裡面(沒那麼好),不過裡面已經有2百萬本書可以讀了,有些喜歡的作者的書還是有得看,例如大人學、郝旭烈等等。因為之前閱讀頻率沒有那麼高,再加上覺得裡面都是我不太愛看的書,所以反反覆覆訂閱又取消,最近Kobo好像有抓到我要看什麼書,所以推薦的書比較符合我要看的,突然就覺得很划算,最近就不會退訂了。
如果你很愛看書又想省錢的話,那就用訂閱制的再加上去實體書店看的方式,應該可以省下不少錢(尤其是書局在你家旁邊就更好了),一個月差不多控制在1000元買新書就可以,又可以照之前的頻率閱讀,為了省錢沒閱讀會更虧(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