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這麼多錢買書,值得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網路上有很多書評影片(瓦基-下一本讀甚麼、天下文化-讀本郝書等等),每次看到覺得講的不錯的,就會被吸引買書來看。

現在一本書大約350元,可以去博客來或是kobo等線上商店看看,價格應該都一樣(有比較過幾本,除非有促銷活動),如果以一本書看三天來算,一個月大約要花3500元來買書,當然這是比較常閱讀的人才能辦到的速度。

我自己都是買電子書,純粹因為我不善於保存書籍,每次拿出來看的時候,表面都發霉了,而且如果買了很多實體書,還要有放書的空間,也不能隨時隨地看,所以只好都買電子書。

有些人習慣看實體書,一開始我也是,但我換成電子書沒有覺得很不適應,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以前也沒在看書(課本除外),當然就沒什麼阻礙 。

回到價格問題,電子書大概是實體書的95折,可能是因為少了印刷、實體店面租金、店員等等開銷的原因,所以反映到售價上。但我反而覺得電子書還是賣地太貴了,賣一本電子書幾乎沒有邊際效應,賣多少本都可以,為什麼只便宜一點點而已呢?我在猜可能是因為怕大家都去買電子書,實體書會沒銷路吧!

一個省錢的方法,就是去誠品或是其他的實體書店看書,裡面的書會一直更新,每個禮拜都去都還是有新書可以看,缺點就是座位很少,很多時候要站著看(就算有座位,起來換書的時候位置就又會被占走),看久了確實是蠻酸的,如果放在架子上頭低低看的話,頸椎可能也會受傷,拿著看手又很酸,靠牆倒是一個好選擇。題外話,到書店看書的時候,會聽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一群人來書店,裡面都會有幾個人標榜自己不看書,一看書就想睡覺,只看圖片或是用聽的方式來讀。

訂閱制的看書方式也是一個好選擇,我都用Kobo來看,也有買他們的電子閱讀器,一個月如果純看書的話199元,加上聽書的話共259元,只要能夠讀完一本就划得來了,當然最新的書或是暢銷書還是要用買的,不含在裡面(沒那麼好),不過裡面已經有2百萬本書可以讀了,有些喜歡的作者的書還是有得看,例如大人學、郝旭烈等等。因為之前閱讀頻率沒有那麼高,再加上覺得裡面都是我不太愛看的書,所以反反覆覆訂閱又取消,最近Kobo好像有抓到我要看什麼書,所以推薦的書比較符合我要看的,突然就覺得很划算,最近就不會退訂了。

如果你很愛看書又想省錢的話,那就用訂閱制的再加上去實體書店看的方式,應該可以省下不少錢(尤其是書局在你家旁邊就更好了),一個月差不多控制在1000元買新書就可以,又可以照之前的頻率閱讀,為了省錢沒閱讀會更虧(本末倒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14會員
268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2025/10/21
在當前的職場與生活中,文字表達的功力高低,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溝通的效率與效果。從日常的通訊軟體(Line)到正式的電子郵件(Email)或跨部門協作,文字無所不在,也是傳播最快速的媒介,一個20分鐘的音檔如果轉成文字可能3分鐘之內就可以看完,現在也有AI摘要的應用,又變得更快了。 許多職場問題的根源
2025/10/21
在當前的職場與生活中,文字表達的功力高低,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溝通的效率與效果。從日常的通訊軟體(Line)到正式的電子郵件(Email)或跨部門協作,文字無所不在,也是傳播最快速的媒介,一個20分鐘的音檔如果轉成文字可能3分鐘之內就可以看完,現在也有AI摘要的應用,又變得更快了。 許多職場問題的根源
2025/10/20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學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導我們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等知識,主要為了應付考試。然而,一旦離開校園,很少有人會引導我們思考該如何度過往後的日子,如何做出人生決策或平衡地看待生命。隨著科技快速轉變和資訊爆炸,進到社會之後的學習,才是我們職涯發展的關鍵。 讀書或學習不應只是一
Thumbnail
2025/10/20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學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導我們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等知識,主要為了應付考試。然而,一旦離開校園,很少有人會引導我們思考該如何度過往後的日子,如何做出人生決策或平衡地看待生命。隨著科技快速轉變和資訊爆炸,進到社會之後的學習,才是我們職涯發展的關鍵。 讀書或學習不應只是一
Thumbnail
2025/10/19
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勞動市場中,企業面臨著勞動力短缺,以及科技(如 AI)可能取代基礎勞力工作和專業人才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個人必須具備能夠應對多變環境的 「全才」或「多職能化」能力。 過去的訓練模式通常側重於專業技能,導致許多人只能掌握片段的工作內容,缺乏全面性的思考。然而,未來的企業需要的是能
Thumbnail
2025/10/19
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勞動市場中,企業面臨著勞動力短缺,以及科技(如 AI)可能取代基礎勞力工作和專業人才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個人必須具備能夠應對多變環境的 「全才」或「多職能化」能力。 過去的訓練模式通常側重於專業技能,導致許多人只能掌握片段的工作內容,缺乏全面性的思考。然而,未來的企業需要的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Thumbnail
讀書會3年共讀了26本書,本篇介紹作者的個人閱讀心得,並進行綜合評比。內容包括作者不推薦的書籍,以及推薦的精彩好書。未來也將分享2024年上半年的好書。
Thumbnail
讀書會3年共讀了26本書,本篇介紹作者的個人閱讀心得,並進行綜合評比。內容包括作者不推薦的書籍,以及推薦的精彩好書。未來也將分享2024年上半年的好書。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很喜歡某本書 找了作者訪談的影片來看 其中一次新書訪談 除了找作者來分享
Thumbnail
很喜歡某本書 找了作者訪談的影片來看 其中一次新書訪談 除了找作者來分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