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下「角落玩沙」特質。就是我一個人蹲在角落玩沙,我也會玩得很開心,然後就有人覺得角落玩沙好像很好玩,跟著蹲下來玩,於是愈來愈多人跟著角落玩沙。
我能想起高三(1994-1995)要聯考前,班導師覺得念書以外還是要有運動。我跟高中同學耀慶覺得打籃球沒興趣,請體育股長借顆排球,兩個人打也OK,反正有運動到就好。我跟耀慶都是少女漫畫掛的,1993-1995男生愛看少女漫畫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很怪的事。反正我們就是覺得藤田和子《長腿妹妹》很好看,要動一動,那就找想玩的。於是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到開始有不少人加入,從可以組成兩隊六人一座排球場到兩座排球場,連打籃球的都會想組隊來。甚至是隔壁班也來一塊共襄盛舉。
高中時這樣,在進入禁羈圈後也是如此。拜託,當時訓犬跟人型犬多不是主流啊,現在還不是很熱門。二〇一〇出黑書時,我喊「犬調」是我喜歡的項目,而經歷了人生曲折,我發現犬前面沒有字壓著,根本就會爬到主頭上,所以我捨棄犬調,改稱「訓犬」。我的體感上是現在大家講訓犬,說犬調変得比較少。我很確定我的「角落玩沙」特質是存在的。反正我玩起來,就會有人跟上。更何況我現在確定我不是一個人,我心裏還有24T跟軍官陪伴。進行中的podcast錄音我會好好講這些人。拭耳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