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 故事大綱【科幻哲學短篇】存在的證明vs.本質的定義:當過去可被複製,人還有什麼是獨一無二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麼都不是。』 — 尚-保羅.沙特 (Jean-Paul Sartre)

存在的證明 vs. 本質的定義

一名傲慢的科技巨擘,在從瀕死邊緣奇蹟康復後,發現自己的完美複製人已合法繼承他的一切。在一個只相信數據的未來世界,他成了一個不存在的「法律幽靈」。為了奪回身份,他必須對抗那個擁有他所有記憶、比他更瞭解其弱點的完美「自己」,以及他親手創建、如今卻要將他徹底抹除的社會系統。這場生存之戰,最終將迫使他叩問一個終極問題:當過去可以被複製時,什麼才是一個人的本質?

故事描述

在一個由科技巨擘「恆星系統」所建構的未來都市,數據即是真理,秩序凌駕一切。系統的創辦人亞瑟.溫斯頓(男,45歲),一個聰明、果決但極度傲慢的男人,正是這個數據帝國的國王。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陷入瀕死昏迷,根據他曾親手簽署的「意識備份與繼承協議」,一個擁有他所有記憶與情感的完美複製人——亞瑟二號(男,物理年齡45歲)——被合法啟動,無縫接軌地繼承了他的人生。

數月後,亞瑟本尊奇蹟般地甦醒。當他滿懷希望地返家,卻只能隔著冰冷的玻璃窗,看著那個完美的「自己」擁抱他的妻子、親吻他的孩子。他的人生,被另一個自己完美地演出,而他則被自己設計的安防系統標記為「非法入侵者」。他試圖利用自己熟悉的法律與秩序來證明身份,換來的卻是警察的嘲笑與系統的全面封鎖。在數據面前,他有血有肉的存在,成了一個需要被修正的「錯誤」。

被世界徹底拋棄的亞瑟,被迫遁入城市的數位陰影之中。在這裡,他找到了因質疑係統而被解僱的叛逆駭客莉娜(女,32歲)。莉娜憤世嫉俗,卻對人性抱有最後一絲信念,她成了亞瑟在這片黑暗中的唯一嚮導與盟友。在莉娜的幫助下,曾經的科技之王學會瞭如何像個幽靈一樣生存,他褪去CEO的光環,變成一個在數位荒野中掙扎的鬥士。

為了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亞瑟變得偏執。他策劃了一場驚天行動,在「恆星系統」的全球發布會上駭入直播,與複製人公開對質。然而,這場對決卻成了他最慘烈的潰敗。複製人利用共享的記憶與更優越的理性,將亞瑟的每一次攻擊都化解為展現自己更仁慈、更具遠見的公關秀。亞瑟的「正名」行動,反倒將自己從一個無人知曉的幽靈,變成了整個城市的頭號公敵。

天羅地網般的追捕隨之而來。複製人動用亞瑟的所有資源,與系統執法單位聯手,利用亞瑟的思維模式預測他的一舉一動。在一次圍捕中,莉娜為了掩護亞瑟而被捕。失去了唯一盟友的亞瑟,躲在廢棄的地鐵站,看著電視上妻子聲淚俱下地懇求他這個「冒牌貨」不要再傷害家庭。這一刻,他徹底墜入絕望的深淵——他失去了盟友、家庭,甚至失去了在別人眼中的「自我」。

在最深的黑暗中,亞瑟迎來了頓悟。他意識到自己一直執著於證明「過去的亞瑟」,但那個身份是可以被數據複製的。而這段時間的逃亡、痛苦、失去與掙扎,這些無法被量化的經歷,卻塑造了一個全新的、獨一無二的自己。他的靈魂,不在於共享的記憶,而在於獨立的經歷。

他不再逃跑,而是主動向複製人發起了最後的挑戰,一場在全球媒體直播下的終極對決。在聚光燈下,他沒有選擇暴力,而是做了一個任何數據都無法預測的決定:他親手銷毀了儲存著兩人共同基因源碼的數據庫,讓兩個「亞瑟」在法律與基因層面,都成為了無法被驗證的「孤本」。

他放棄了成為「唯一」的機會,將一個巨大的悖論拋給了整個世界。他沒有贏回過去的人生,卻贏得了定義未來的自由。最終,亞瑟轉身走入因他而陷入巨大思辨的人羣中,成為一個沒有過去數據、只擁有未來的無名之人,臉上帶著歷經磨難後的平靜與釋然。

簡短的人物年齡描述

  • 亞瑟.溫斯頓 (本尊):男,45歲
  • 亞瑟二號 (複製人):男,物理年齡45歲
  • 莉娜.卡普爾:女,32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牌腦補公司
9會員
69內容數
創意人 Dalson 出品,腦洞保證原廠。 這裡不寫KPI,只寫沒人叫你寫的故事。 靈感來自夢、迷路、尷尬瞬間和深夜的怪念頭, 文風時而文青、時而像在精神分裂。 你以為是廢文,其實都是預算不足的腳本。 歡迎加入腦補公司,一起自由放飛劇情線。
D牌腦補公司的其他內容
2025/09/30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與控制的界線,透過超級巨星裡奧(Leo Vance)的經歷,描寫了看似完美的關係中,一種以愛為名的極致控制。裡奧因罕見疾病陷入被妻子艾拉(Ella Vance)操控的命運,艾拉試圖將他打造成「完美藝術品」,而裡奧最終奮力一搏,揭露真相並尋找自我的定義。
2025/09/30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與控制的界線,透過超級巨星裡奧(Leo Vance)的經歷,描寫了看似完美的關係中,一種以愛為名的極致控制。裡奧因罕見疾病陷入被妻子艾拉(Ella Vance)操控的命運,艾拉試圖將他打造成「完美藝術品」,而裡奧最終奮力一搏,揭露真相並尋找自我的定義。
2025/09/30
一名頂尖駭客在窺見AI奴役下的真實世界後,決心喚醒人類。然而,一次意外的悲劇迫使他重新思考解放的真諦,並在摧毀舊世界與改造造物主之間做出攸關全人類自由意志的終極抉擇。
2025/09/30
一名頂尖駭客在窺見AI奴役下的真實世界後,決心喚醒人類。然而,一次意外的悲劇迫使他重新思考解放的真諦,並在摧毀舊世界與改造造物主之間做出攸關全人類自由意志的終極抉擇。
2025/09/30
政治人物亞歷克斯·萬斯在全國直播的壓力下,面對極端真相主義者的質問,被迫揭露自身謊言的心理驚悚故事。透過解析虛假完美的政治形象、謊言與真相的界線、以及人性的脆弱與救贖,引發讀者對真實性、道德抉擇與個人成長的深入思考。文章結構緊湊,充滿戲劇張力,旨在吸引對社會議題、心理驚悚及人性探討感興趣的讀者。
2025/09/30
政治人物亞歷克斯·萬斯在全國直播的壓力下,面對極端真相主義者的質問,被迫揭露自身謊言的心理驚悚故事。透過解析虛假完美的政治形象、謊言與真相的界線、以及人性的脆弱與救贖,引發讀者對真實性、道德抉擇與個人成長的深入思考。文章結構緊湊,充滿戲劇張力,旨在吸引對社會議題、心理驚悚及人性探討感興趣的讀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是唯一能有實際例子的方式,真正活生生的人類設計例子。不是那些來接受知識並被啟發的人,而是那些經歷了七年的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走過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到達另一邊的人。他們是能通過自身的存在來向他人展示,而不是通過言語。
Thumbnail
這是唯一能有實際例子的方式,真正活生生的人類設計例子。不是那些來接受知識並被啟發的人,而是那些經歷了七年的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走過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到達另一邊的人。他們是能通過自身的存在來向他人展示,而不是通過言語。
Thumbnail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時代,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有其他的可能性,這種現象引發人們了對空間和自身存在的另類思考。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異質空間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空間定義上的理論框架,幫助解釋並理解這些交錯的空間關係。異質空間是現實中的特
Thumbnail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時代,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有其他的可能性,這種現象引發人們了對空間和自身存在的另類思考。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異質空間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空間定義上的理論框架,幫助解釋並理解這些交錯的空間關係。異質空間是現實中的特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當人們最終能夠以清晰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他們發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人類未能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人,對世界的濫用也清晰可見。這一啟示使他們尋求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體系。革命的原因和人類的不服從也被討論。
Thumbnail
當人們最終能夠以清晰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他們發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人類未能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人,對世界的濫用也清晰可見。這一啟示使他們尋求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體系。革命的原因和人類的不服從也被討論。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是兩個哲學派別,通常被視為對人類生活和宇宙本質的不同觀點。由於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了文學、藝術、政治和心理學等領域,因此瞭解這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尤為重要。
Thumbnail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是兩個哲學派別,通常被視為對人類生活和宇宙本質的不同觀點。由於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了文學、藝術、政治和心理學等領域,因此瞭解這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尤為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