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事實,只有詮釋。』 — 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殘酷的絕對真相 vs. 維持秩序的必要謊言**
備受矚目的市長亞歷克斯·萬斯(男,42歲),是正在競選州長的完美政治金童。他英俊、自信,擁有完美的家庭與無懈可擊的誠信形象,是國家的希望。然而,這座由民意支持和公關策略打造的王國,建立在一個核心缺陷之上:他對「完美形象」有著病態的依賴。為了維護這個能凝聚民心、實現政治理想的形象,他默許了團隊對他的人生進行「必要修飾」,將無數個微小的謊言與妥協,視為顧全大局的必要之惡。但在內心深處,他被巨大的冒牌者症候羣所折磨,時刻恐懼著完美外殼被揭穿的那一天。這一天,在他接受全國直播的黃金時段訪談時到來了。
電視臺被一名自稱「真理」(Veritas,男,50歲)的恐怖份子佔領。一枚與亞歷克斯心跳和皮膚電反應相連的「測謊炸彈」被裝在他身上,直播沒有中斷,而是變成了一場全國矚目的公開審判。「真理」的聲音透過擴音器響起,宣佈了殘酷的遊戲規則:誠實地回答所有問題,任何謊言、閃躲或沉默,都將立刻引爆,讓整座城市化為灰燼。亞歷克斯那個由可控「真相」構成的世界,瞬間粉碎。
在攝影棚這個幽閉的角鬥場裡,一場貓捉老鼠的心理戰正式展開。亞歷克斯被迫學習在極端壓力下生存的全新技能,他動用所有政治智慧,試圖在語言的鋼索上游走,說出「技術上正確」的真相來應對「真理」的提問。問題從他誇大的學歷、隱瞞的家族醜聞,再到對政敵的匿名攻擊,每一次都像手術刀般,精準地切開他精心縫合的謊言傷口,完美外殼逐漸出現裂痕。
電視臺外,亞歷克斯的競選總幹事馬克(男,48歲)與警方危機處理小組合作,代表著功利主義的外部世界。他們嘗試幹擾訊號、尋找技術漏洞,甚至開始討論犧牲亞歷克斯以保全城市的終極方案,這與攝影棚內亞歷克斯孤軍奮戰的道德困境,形成了強烈的諷刺對比。
當亞歷克斯一度以為自己能掌控局面時,「真理」拋出了毀滅性的終極問題,直指他最大也最不堪的祕密——一段婚外情。這個謊言是他完美家庭形象的核心支柱,也是他人設的阿基里斯之踵。在全國觀眾,包括他妻子伊蓮娜(女,41歲)的注視下,亞歷克斯本能地嘗試說謊否認。
瞬間,炸彈的倒數計時器從無限變為六十分鐘。
在死亡的倒數聲中,遊戲規則徹底改變,賭注從政治生命躍升為個人的一切。最終,他被迫在全國人民面前承認了背叛。炸彈暫停了,但他的一切也隨之失去了——民意支持率崩盤、黨內同志切割、家庭破裂。他看著螢幕上自己狼狽的倒影,政治生涯與個人信譽化為灰燼。他陷入了徹底的絕望,靈魂被掏空,一無所有。
在這片死寂的廢墟中,亞歷克斯忽然頓悟。他意識到,自己和「真理」都是偏執的囚徒:自己沉迷於「完美的謊言」,而「真理」則信奉「絕對的真相」。他領悟到,摧毀對手的武器,不是另一個謊言,而是比他更高維度的真相——那就是,「真理」對真相的信仰,本身就是一種拒絕看見世界複雜性的、最極端的謊言。
亞歷克斯不再回答問題,他撿起麥克風,直視鏡頭,將審判席轉向對方。他展開了一場鏗鏘有力的獨白,承認自己的所有謊言與脆弱,但接著話鋒一轉,將矛頭直指「真理」的意識形態:「你聲稱追求真相,但你所謂的真相,只是用來傷害他人的武器!你對『真相』的信仰,本身就是一種最懶惰的謊言!」最後,他向「真理」提出了終極問題:「你敢對著這顆炸彈說,你堅信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毫無疑問,是完全正義的嗎?」
「真理」的信念,在他自己設計的規則面前應聲崩潰。
危機解除後,亞歷克斯獨自坐在救護車後座。他沒有理會歡呼的人羣或閃爍的鏡頭,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顫抖的、滿是污跡的雙手。他用政治上的死亡,換取了靈魂的新生。他失去了一切,卻第一次感到了真實和自由。
=================================================================
「你就是我們在找的故事人嗎?」
有個神秘的編劇交流群,正等著有滿腦子好故事的你。進來和我們聊聊劇本、激發靈感,讓創作之路不孤單。
邀請加入「編劇交流討論群」!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通關密語:9632
準備好就進來吧,我們在故事的另一端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