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常常帶著感恩的心真的還蠻好的。
我覺得常說「謝謝」基本上不太會吃虧,因為當你經常表達感恩,就會吸引到更多的感恩,吸引到更多好的事情。
相反地,若一個人常常抱怨,就會吸引到更多抱怨與負面能量。所以我覺得,保持正向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我常常提到的一個重點是:保持開心、保持健康、保持高能量。
我覺得這樣的狀態真的很棒。 另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值得提倡、也常常提醒自己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幽默感。
幽默感其實是一個非常棒的潤滑劑。
那它能潤滑什麼呢? 是你與人相處的各種關係:生活中的家人、伴侶,工作中的同事、上司、主管、業主,甚至是創業時的合作夥伴。 幽默感是一種讓關係更順暢、更輕鬆的力量,它能化解尷尬、拉近距離,讓彼此的互動更加自然愉快。
我覺得幽默感有時候來自於你怎麼樣去表達,或者是說故事的魅力。這其實是一種藝術與學問。
比如說,我今天看到一段 Michael Jordan 的訪談。如果沒記錯的話,那應該是他受邀參加一個運動平台的節目,可能是以特別嘉賓或球評的身分出現。在節目前面有一段訪談,Michael Jordan 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他說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碰籃球了,後來租了一個地方,而那個地方的房東邀請他去罰罰球、投投籃。Jordan 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提到,那是他「很久很久沒有那麼緊張」的一次,因為真的太多年沒打球了。
他也說,當時在場的人還會提起他三十年前締造的輝煌紀錄,這反而讓他更加緊張。主持人聽完就問他:「那你有罰進那顆球嗎?」
他笑著回答:「當然。」
那時候看到 Michael Jordan 在講述這個故事時,我一邊看一邊覺得他真的很有魅力、很有趣,不自覺就笑了。
我就想,其實如果一個人很會講故事,那他往往就很有幽默感。因為「講故事」本身就帶有一種魅力。
關鍵在於你怎麼去呈現——不疾不徐,掌握節奏,知道亮點在哪裡,然後自然地分享出來。當故事被娓娓道來的那一刻,我覺得那真的太有吸引力了。
其實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常常都有機會與人互動、交流、分享。只要抓住那些短暫的時刻,練習講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故事,即使很短,也能變成一種樂趣。
後來我慢慢理解到「幽默」的本質。
幽默不是逗人笑,而是你在講述故事、段子或有趣的梗時,自己先被娛樂到了。
最重要的是——你能讓自己開心。
至於對方有沒有被逗笑、有沒有覺得有趣,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情。
我們能掌握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是否感到快樂、是否覺得有趣。 所以我常想,幽默真正的價值,在於讓自己先享受這個過程。
那實在是太好玩了。
如果說是這樣,其實光是「會講故事」這件事,就足以讓一個人在台上展現出強大的魅力。
像我自己在講我的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時,一開始並沒有加入太多屬於我自己的故事。不過後來我發現,一本書若要有生命力,關鍵就在於作者是否願意把自己的真實經歷寫進去。
當你把親身故事融入內容時,整本書就會變得更完整、更有溫度。
當然,怎麼去編排、設計與排版,那又是另一門學問。但我想強調的是——讓書有生命力的核心,就是故事本身。
後來我很感恩自己有機會重新調整這本書的方向。
目前這本書還在努力進行中,希望能在接下來的十天內,把所有內容整理、修訂、完成,並正式上架到電子書與實體書平台。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其實還滿多的,但我會帶著感恩的心去面對。不同的任務、不同的挑戰,我都希望能開心接受、幽默回應,讓生活更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