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是瀏覽器比較穩定的時代,可以算得上是休兵休戰的時代。
Safari、Edge、Firefox和Chrome等主流瀏覽器其實有點少了差異性。
根據 Statcounter的最近數據 Worldwide browser market share (September 2025)

我也想不到火狐跌了這麼多,反而Samsung三星因為手機內置的還不錯。
昔日Windows Mobile時的掌機時代,很喜愛的高壓縮Opera也仍有一席位。當然後面還有很多有特色非主流,或者是Chromuim開源出來的分支。
現在瀏覽器基本上的功能也大同小異,已經沒有過去因為「支援字體」、「支援指定Java」等而要安裝其他。書籤、密碼管理等大家都非常成熟。餘下的可能就是擴充功能的支援度和豐富度。
但接下來我覺得AI會再一次令瀏覽器市場風起雲湧。
Microsoft、Google固然將自家的AI引進到瀏覽器,直接就支援AI的一些輔助功能,也能分析(這個有點恐怖!)用戶的習慣而做一些貼心跟進。比如你每次早上開瀏覽器都是去tw.yahoo.com雅虎看新聞,它下次乾脆直接就帶你去,甚至已經準備好摘要或者(它覺得)你感興趣的新聞。
對話欄直接和你在旁一邊瀏覽,一邊對話,從而生成更多資料、摘要資料、甚至替你跟進要做的事。比如我今早看到香港的多啦A夢限量版悠遊卡會在10/25在網上發售,我可以着AI替我準時去訂購或至少提我開瀏覽器上去訂購。
最近OpenAI的ChatGPT Atlas、Perplexity 的Comet也迅速加入戰團,大有推翻現在Chrome獨大的優勢。
對於嘗鮮,我覺得試用具AI的瀏覽器無可厚非,但在此仍要提醒大家注意資安防護。就算如Perplexity的Comet推出後有一片好評,8月時也出現過一次非常重大的資安風險。
如果可以的話,使用新瀏覽器還是以試用為依歸,不使用主要電郵、不儲存關鍵的資料如信用卡。密碼保存如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密碼管理系統,書籤不保留太多。
我相信到全民AI瀏覽器的時代還需1-2年,而現在推出的......老實說也濃濃的公測版味道,小試牛刀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