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三百年古城」——彰化!今天我們不從地圖開始,而是從一碗熱騰騰、油亮發光的—爌・肉・飯!你知道嗎?這碗被稱為「彰化人靈魂早餐」的爌肉飯,其實藏著整座城市的歷史。
吃完爌肉飯,我們往老城出發。第一站,來到充滿鐵道氣息的「彰化扇形車庫」。這裡是全台僅存、仍在運作的蒸汽火車基地,被鐵道迷稱為「火車的旋轉舞台」。從高處俯瞰,12條軌道像扇子般展開,每當火車頭慢慢轉進轉盤,齒輪聲與蒸氣聲交織成時光的節奏。走近機務段,你可以看到修復中的柴油車頭、黑色鍋爐與油漬的鐵軌,那份工業氣味,正是彰化最真實的歷史現場。
「扇形車庫」為什麼長得像一把大扇子?你覺得這個「扇子形」的設計,是為了什麼呢?主要是方便火車頭進出維修!這裡的設計超聰明,中間有個「轉車台」,能讓火車頭旋轉 360 度,再分配到不同的軌道裡休息或維修。

你知道彰化扇形車庫有多特別嗎?全台灣的火車頭可不是每個都有「五星級車庫」喔~那你猜,彰化扇形車庫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它是全台唯一還在運作的扇形車庫!建於1922年,從蒸汽時代一路運轉到現在,還在幫火車轉向、保養。
位於彰化市中華路一段的 彰化扇形車庫,建於 1922 年(大正 11 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日治時期為了維修蒸汽火車所設的「機務段」。它的外觀就像一把巨大的扇子——共有 12 股軌道,以圓心為中心向外展開,軌道中間設有一個 可旋轉的轉車台,用來將火車頭轉向或送入指定的車庫軌道,因此被稱為「火車頭的家」。
這裡不僅是 台灣唯一仍在使用的扇形車庫,也是全亞洲少數仍在運作的同類設施之一。現在由台鐵彰化機務段負責管理,仍可見到柴油機車頭進出、維修,是鐵道迷心中的聖地。
除了技術價值外,扇形車庫也承載了彰化的鐵道文化記憶。早期蒸汽火車穿梭全台,這裡是司機員的休息處與列車維護中心;如今,每年仍吸引無數鐵道愛好者、攝影師與親子遊客前來朝聖。
- 轉車台每日定時開放:能看到火車頭旋轉的壯觀畫面;可以事先官網查詢時間表。
- 交通方面,從彰化市區出發可搭乘公車或騎自行車前往。扇形車庫位於彰化火車站旁,步行即可到達,非常便利。如果想節省體力或希望沿途欣賞街景,騎單車也是不錯的選擇。鄰近景點建議路線:從彰化火車站步行約10分鐘 → 扇形車庫 → 八卦山大佛風景區,一日輕旅行剛剛好。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彰化鐵路醫院,位於彰化市陳稜路228號,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高賓閣酒家」,建於1938年,由建築師林木承設計,採現代主義風格,外觀呈現不對稱的輪船型,極具特色。
高賓閣曾是中台灣最大的酒家,藝旦、那卡西走唱的娛樂文化在此蓬勃發展,與周邊旅館、酒肆共同形成熱鬧的娛樂區域。許多文人雅士,如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等,曾在此聚會交誼,留下珍貴的史料照片。
二戰後,台灣鐵路局收購該建築作為鐵路醫院,1971年正式命名為「彰化鐵路醫院」,服務台鐵員工及在地民眾。1984年醫院結束經營後,建築一度閒置,並面臨拆除的風險。經過地方團體的努力,於2011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並於2016年至2018年間進行修復,重現其歷史風貌。
目前,彰化鐵路醫院已成為彰化文化觀光的新亮點,與附近的扇形車庫等景點共同構成豐富的歷史文化路線。遊客可在此感受日治時期建築風格,並了解台灣鐵道與醫療歷史的發展。

接著,我們順著山路前往八卦山。山腰間空氣清新,遠遠就能望見那尊高達26公尺的「八卦山大佛」,靜靜坐在晨霧裡,慈悲地俯瞰整座城。登上大佛平台,腳下是層疊的屋瓦與綠樹,放眼望去可見彰化平原與遠方海岸,彷彿時間都慢了下來。
大佛為什麼要建在八卦山上?故事要從 1960 年代說起,當時彰化市正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增加,但大家的心靈卻忙碌又疲累。當地信眾希望能建一尊大佛,給人們一個精神的寄託,也讓來到彰化的旅客感受到這裡的文化溫度。於是,八卦山大佛工程開始,歷經多年建造,融入了傳統佛教雕塑技法與現代建築結構。
佛像選址結合風水與文化意義,象徵佛陀守護整個縣城,給人們精神寄託。你知道嗎,這尊佛可是彰化市的守護神,身高約 25 公尺,坐落在八卦山山脈的北端,像是用慈悲的眼神守望整個縣城。
大佛手勢代表什麼?右手施無畏,左手施慈悲,右手「施無畏」保護眾生不受恐懼;左手「施慈悲」提醒大家心存善念。仔細看大佛的手勢和姿態:右手示「施無畏」,象徵保護眾生不受恐懼;左手施「施慈悲」,提醒人們心存善念。站在佛前,你會感受到一股安定的力量,好像生活的壓力都暫時放下。
更有趣的是,大佛周邊並非只有宗教意義。從山腰走下來,有藤山步道、百果山神社、油桐花林與清水岩古道,整個區域就像一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風景畫。信仰、歷史與自然,讓八卦山大佛不只是佛像,也成為彰化文化的象徵;下一集我們再來聊聊八卦山周邊古道,一起在秋日晒陽到彰化一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