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看過韓國作家金草葉(김초엽)的作品《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우리가 빛의 속도로 갈 수 없다면)》之後,在書店中看到她的第二部作品沒有任何猶豫就買下了。
《剛剛離開的世界(방금 떠나온 세계)》有別於上一部作品,這次的作品當中描繪多數的世界是永遠不會相會的平行線,但這當中也想嘗試尋找想要理解的可能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好,也不想放棄那多數人認為機率到沒希望趨近於0%但不是絕對0%的機會。
在7個故事中,我最喜歡<蘿拉>、<瑪麗之舞>以及<座艙方程式>。這幾篇當中都闡述一些「特立獨行」的人,也許因自身上的狀況、大腦植入錯誤的「感覺」...等,他們身處在「我們」之中都顯得格外格格不入。閱讀完這幾篇獨立的故事,不禁想著我們真的能真心、百分之百的去接受他人不一樣的模樣嗎?只是因為他們與我們較與眾不同?
我們不僅僅是看到的、聽到的和認知到的不同,而且生活在各自不同的認知世界裡。
在寫小說的這幾年裡,我持續苦思冥想的主題是,如何能讓不同的世界暫時重疊,讓不同的世界有所接觸,以及產生街口(也許是線、點或共享的空間),但這些世界最終不可能徹底重疊,更不會共享,我們永遠只能獨自漂流在浩瀚的宇宙中。
但當我在這裡揮手,另一端有人給予回應時,這種瞬間的交錯便可以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回頭,甚至能夠讓一個人活下去。
於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描繪出這些短暫交叉的瞬間。
——《剛剛離開的世界》P.289 作者的話
《剛剛離開的世界》延續了前作故事中的溫暖與感動,更為故事的結尾中留下開放式結局,讓我去想像故事中之後的發展。
我們雖然不能完全百分之百的理解他人,也無法與他們的處境相對地感同身受,但能去反復嘗試接近他們的世界。比起他們的與眾不同,他們只是顯得「外在的部分」與我們相異,但綜觀來說我們何嘗不都是因各自與眾不同相聚在一起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