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聰明借錢:財富翻倍祕訣 反脆弱退休哲學:借貸與現金為王 - 2025 年 10 月 25 號 00537 週報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週課程概述

James老師在本週課程中,深入探討了「反脆弱(Antifragile)」的退休規劃與投資哲學。他強調,面對快速變動的環境與市場風險,流動性高的現金才是王道。透過具體的財富增長模型,老師展示了聰明地借錢(非消耗本金)能讓資產累積速度比不借錢的人多出一倍,這是從富有晉升為富豪的關鍵區別。同時,老師特別警告房地產作為資產的極度脆弱性,並建議退休人士應盡早建立15年以上的現金安全墊,以抵禦市場風暴和不可預期的衝擊。

raw-image

本週課程重點

反脆弱與職業的進化

James老師指出,一個長期穩定、能適應環境變化的狀態即為「反脆弱」。他認為許多高科技工程師雖然領高薪,但其專業的高度專精性反而使其職業變得脆弱。一旦環境改變(例如AI的衝擊或公司內部排擠),他們可能會面臨失業而不知所措。相比之下,投資才是真正的反脆弱,因為資本能夠24小時持續賺錢,不會被解僱。老師強調,每個人都必須讓自己的投資哲學與個人財商不斷進化,才能抵禦最大的風險—不知道環境改變的風險,而藐視風險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

富豪級別:借貸複利的巨大優勢

老師透過一個數學實例(500萬美元初始投資,年回報率18%,40年期)來比較兩種花費方式的差異:

  1. 借款花用:每年借款10萬美元(年利率6%),40年後淨資產可達3.59億美元
  2. 消耗本金:每年從資產中花掉10萬美元,40年後資產僅剩1.89億美元。 結果顯示,借錢花用的人資產會比消耗本金的人多出一倍。因此,借錢是從富有邁向富豪等級的關鍵差別。老師提醒,這就是為何要運用韓信點兵策略,但必須「點對兵」。

房地產的脆弱性與銀行理財型房貸的風險

James老師通過兩個案例闡述房地產的脆弱性與銀行理專的套路。

  1. 地主案例(3億土地):長輩擁有高價值土地,但被銀行理專設計了一套複雜的理財規劃,包括土地貸款1.7億、購買石油債券、設定信託、再抵押、再借款,結果家人仍沒有現金流,資產被銀行層層剝皮。老師強烈譴責這種行為,認為銀行理專的套路比詐騙集團還凶狠。老師建議的解套方式是將土地直接賣給建商變現(約2億淨值),轉為流動資產(70%股票,30%現金),現金用於遺產稅的實物扣抵,避免被銀行利用。
  2. 退休房貸案例:對於接近或已經退休的朋友,老師警示理財型房貸(HELOC)的巨大風險。若銀行在市場下跌時不給續約,借款人需一次償還數千萬本金,若此時又遇到市場大跌80%,極可能導致破產。老師建議,若要使用理財型房貸,必須爭取15年以上的契約期限,以涵蓋一個完整的市場週期。對於62歲以上的退休人士,以房養老是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學員問答精選

1. 綠 (Lü): 房地產投資清算並快速達成財務自由的實戰經驗

綠分享他在2019/2020年開始接觸老師的方法,雖然一開始資金不多,但卻擁有三棟出租房產。他意識到房產在COVID後維修、保險費用高昂,決定積極賣房,在22個月內將所有房產變現。他雖因資本利得繳納了高額稅款,但將其視為成本。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讚賞綠的決定,指出他透過努力和市場慷慨,僅用五年時間就達成了財務目標(50倍年開銷)。老師再次強調,房地產是「有殼的奴隸」的枷鎖,應當勇敢賣房,因為市場長期非常慷慨

2. TBOS: 從虧損80%的「壞掉電梯」中跳出並成功反轉資產

TBOS分享她曾因丈夫堅持舊的投資觀念(認為不賣就不賠,擔心繳稅),導致退休賬戶虧損約20萬美元。她最終下定決心,不顧虧損80%的狀態下清算所有錯誤投資,轉而投入QQQ和TQQQ。結果僅一年內,不僅回本了所有虧損,還額外獲利8萬美元。她正準備將女兒的大學學費作為第一次嘗試「借錢花用」的試驗。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恭喜TBOS成功從「壞掉的電梯」跳出,並指出她現在正從「富裕」等級晉升至「富豪」等級。老師鼓勵她繼續執行借錢花用的策略,因為下一步就是學會「借錢永不還,永遠不繳稅」的最高財富境界。

3. Luke: 成功執行「韓信點兵」策略後,對父母退休資產配置的疑慮

Luke在接觸老師頻道兩個月後,立即執行策略轉換(賣掉BABA、轉投QQQ/TQQQ),並成功說服家人解約了年金與兒童醫療保險,釋放現金流,並獲得了600萬台幣的信貸額度,執行「韓信點兵」。他目前正說服母親出售低收益的出租房。他詢問,若父母擁有1000萬台幣的資產,該如何配置以應付老年生活?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建議Luke的母親保留100萬台幣的現金作為緊急備用金,其餘900萬全數投入0056高股息ETF。在6%至10%的股息率下,每月可獲得約4至5萬台幣的現金流,這比房租收入好得多。老師提醒,長輩有錢就有底氣,底氣能帶來快樂與長壽,鼓勵長輩將錢花掉。同時,流動資產的遺產處理也遠比不動產簡單。

4. Ambrose (安博士): 「韓信點兵」的實踐與身心靈健康對長壽的重要性

安博士分享了「韓信點兵」的歷史淵源(韓信利用信譽讓士兵回家招募新兵,快速擴充兵源)。他將其解讀為充分利用個人信譽、房產、保險等身邊所有可動用的資源來換取現金。他以自身經驗為例,透過在職時簽署30年房貸、利用HELOC(七年期)作為現金不足時的短期備用金,以及出租空房間來改善現金流,實踐了資源轉換。他也強調了健康與身心靈的重要性,認為這是財富的最終階段(長壽)。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認同安博士的實踐與體悟,並重申當人變得富有後,錢反而會成為最不重要的事物。老師也指出,雖然HELOC可用作短期備用金,但長期策略仍需將現金堆積到15年以上,因為HELOC可能在市場下跌或到期時被銀行收回。

留言區精選回覆

如何在槓桿基金「聰明再平衡」時,克服心理上的貪婪與複雜感?

James老師回應,問題不在於槓桿基金的配置或其複雜性,而在於提問者的「心」太複雜,有「心有所住」的執著。他指出再平衡是簡單的加減乘除,並不複雜,如果認為它複雜,就是因為心魔滋長。老師建議回歸《金剛經》的心法:「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讓市場的漲跌情緒干擾執行紀律。

對於資產不足、接近退休的人(60歲、資產約2550萬台幣、年開銷200萬),是否應使用理財型房貸?

老師透過計算指出,該學員的資產即使全部投入0056,也無法達到每年200萬台幣的生活所需(約需3300萬資產才能以6%股息率達成)。因此,60歲已不適合再使用理財型房貸,因為一旦無法續約風險極高。建議的配置是保留150萬現金,其餘投入0056,並考慮使用以房養老來增加現金流,不應再借錢。

關於買在高點的恐懼,以及「借錢永不還」的終極理財哲學。

James老師強調不必害怕買在高點,因為長期來看,今天的600元價格在未來可能是6000元甚至6萬元。他再次闡述CLEC的核心哲學:「有錢就買,打死不賣」,因此不用繳稅;以及「借錢花用,永不還本,不用利息」。如果學員不理解最後一句話,代表他們需要回去觀看完整的投資影片。


關於本週報的產生: 本週報內容是透過人工智慧 (AI) 技術,根據每週的 CLEC 投資理財頻道線上教學課程逐字稿與相關資料自動生成。由於 AI 生成及處理文字的特性,週報內容可能存在 理解上的偏差、部分資訊的遺漏,或是包含不準確、不完整或錯誤的陳述 。因此,本週報僅作為各位學員 課後輔助複習的參考資料 ,而非課程內容的絕對或完整記錄。

免責聲明: 本週報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僅供 個人學習與參考 之用, 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專業意見或決策依據 。投資涉及固有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任何依賴本週報內容進行的投資或其他行為,其 最終風險與責任完全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CLEC 投資理財頻道及其相關人員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週報內容所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概不負責強烈建議您務必觀看完整的課程影片、參閱講義,並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官方) CLEC 投資理財頻道週報
40會員
21內容數
本週報節錄 James 老師課程要點與提問摘要,供學員複習參考與交流使用。歡迎留言討論課程內容,若有錯誤,請透過私訊協助指正,將會儘速更新。
2025/10/19
本週課程核心聚焦於 AI 時代下的「忙碌悖論」,確立投資QQQ才是實現「不工作權利」的終極智慧。老師系統化講解富有的七個層級,並針對準退休族群進化投資哲學,強調「先求穩再求火」的風險再平衡策略,淡化股票質押中配置槓桿基金的必要性。課程並深度釐清新投資者對風險(如長期虧損持續性)的錯誤認知,強調活著比
Thumbnail
2025/10/19
本週課程核心聚焦於 AI 時代下的「忙碌悖論」,確立投資QQQ才是實現「不工作權利」的終極智慧。老師系統化講解富有的七個層級,並針對準退休族群進化投資哲學,強調「先求穩再求火」的風險再平衡策略,淡化股票質押中配置槓桿基金的必要性。課程並深度釐清新投資者對風險(如長期虧損持續性)的錯誤認知,強調活著比
Thumbnail
2025/10/11
本週課程聚焦理財基石:自由現金流管理,強調穩定的正向現金流是實施任何槓桿操作的前提。James 老師再次申明,投資成功不在於高深知識,而在於克服人性弱點、堅守長期紀律。學員問答精華包含量化財富自由拐點,以及退休稅務規劃的關鍵建議。課程同時探討 AI 在通訊基礎建設中擔任「總指揮官」角色的科技深度滲透
Thumbnail
2025/10/11
本週課程聚焦理財基石:自由現金流管理,強調穩定的正向現金流是實施任何槓桿操作的前提。James 老師再次申明,投資成功不在於高深知識,而在於克服人性弱點、堅守長期紀律。學員問答精華包含量化財富自由拐點,以及退休稅務規劃的關鍵建議。課程同時探討 AI 在通訊基礎建設中擔任「總指揮官」角色的科技深度滲透
Thumbnail
2025/10/05
本週老師重申「活著比回報率更重要」的核心理念,專注於無固定收入者的退休資產配置。核心策略是先定提撥率再定現金比例,以確保至少15 年年開銷現金水位,應對長期市場低迷。課程詳細解析了 505等穩健配置,並藉案例深入分析股票質押(PAL)在市場極端下跌時的破產風險。強調退休者應轉向非追求最高回報率的生存
Thumbnail
2025/10/05
本週老師重申「活著比回報率更重要」的核心理念,專注於無固定收入者的退休資產配置。核心策略是先定提撥率再定現金比例,以確保至少15 年年開銷現金水位,應對長期市場低迷。課程詳細解析了 505等穩健配置,並藉案例深入分析股票質押(PAL)在市場極端下跌時的破產風險。強調退休者應轉向非追求最高回報率的生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財富自由的過程中,高存錢率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本文提供了幾個提高存錢率的方法,包括增加主動收入、好好用錢以及先存錢再花錢的理財建議。同時,也提醒了在未建立好緊急備用金前不要投資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財富自由的過程中,高存錢率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本文提供了幾個提高存錢率的方法,包括增加主動收入、好好用錢以及先存錢再花錢的理財建議。同時,也提醒了在未建立好緊急備用金前不要投資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解了儲蓄對於財務安全、投資能力和夢想實現的重要性,並提出儲蓄對於致富的重要關鍵。文章內容豐富且具有積極正面的財務策略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解了儲蓄對於財務安全、投資能力和夢想實現的重要性,並提出儲蓄對於致富的重要關鍵。文章內容豐富且具有積極正面的財務策略建議。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協助保險業務員、金融顧問和營業單位負責人提升與客戶溝通退休規劃能力,透過數據揭示退休的真相,模組化話術設計,以及互動式小組討論與演練,提供帶有實證數據支撐的全面培訓。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協助保險業務員、金融顧問和營業單位負責人提升與客戶溝通退休規劃能力,透過數據揭示退休的真相,模組化話術設計,以及互動式小組討論與演練,提供帶有實證數據支撐的全面培訓。
Thumbnail
這個影片教你如何避免在退休時用盡所有的錢。主講人Zacc是一位CFP® 專業人士,他分享瞭如何在退休時保持財務穩定。文章提到了退休金用盡的原因和退休時的三個不同時期。此外,還建議了一些投資組合的設計方法,以及如何面對市場低迷。
Thumbnail
這個影片教你如何避免在退休時用盡所有的錢。主講人Zacc是一位CFP® 專業人士,他分享瞭如何在退休時保持財務穩定。文章提到了退休金用盡的原因和退休時的三個不同時期。此外,還建議了一些投資組合的設計方法,以及如何面對市場低迷。
Thumbnail
在財務規劃和投資領域,有些專家和投資者認為適度的負債可以促進資產的增長。這種觀點背後的主要原理包括槓桿效應、通膨保護及稅務效應。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原理以及如何謹慎管理負債以達到最佳效果。
Thumbnail
在財務規劃和投資領域,有些專家和投資者認為適度的負債可以促進資產的增長。這種觀點背後的主要原理包括槓桿效應、通膨保護及稅務效應。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原理以及如何謹慎管理負債以達到最佳效果。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