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義
看到老查的提問:對你來說,工作中獲得最重要的價值是?
(1)成就感 (2)意義感 (3)財務收入 (4)樂趣 (5)獲得他人認同
看到IG裡一則訪問蔡康永的影片,人生沒有意義覺得空虛?
他說:「很多人說你覺得沒有意義那就很空虛,不會啊,為什麼沒有意義就是空虛的。你吃冰淇淋的時候,那麼開心,你怎麼不覺得空虛,吃冰淇淋沒有意義,但他讓你覺得滿足,你要把道理搞清楚了,你才不會那麼容易打擊自己。人在生活的過程當中,找了些事情來做,做到了覺得對自己滿意,這是情緒上的滿足,不是意義上的滿足。你完成不了意義這件事情。就是我們這群荒謬的人類,在小小的星球上旋轉著,然後有一天,被另一顆星球撞到,我們整個就會消失不見,這有什麼意義。我要你有志氣得面對,我們活著的這個狀態,如果沒有意義,我們還是得活著,那你就要有志氣的面對這個狀態,然後找出活下去的辦法。」- 提離職
這幾天再次走入了失業那些小事,儘管確定錄取下間公司,但在離職與下間公司之中,又隔了特休的過渡期。服務業工作有點優點,是我下班以後就可以完全脫離自己會內耗的性格。甚至在退出群組以後,我甚至不覺得在這裡工作過。前幾天剩下的幾個工作日,每天心裡都很感慨。因為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但也厭煩服務業的某些性質。我覺得保持初衷是滿難的事情。像我很喜歡教人,也有耐性教人。但遇到人員的流動,常常又覺得,好像沒有義務要一直主動教人,他會留就會學。然後,突然覺得我這樣在服務業不過這樣年資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更何況那些只從事過服務業的人。應該會更厭世,更期待到來的是具有經驗的人吧。
3.位置
零售業有很明確的位置,什麼位置被承租在哪裡,什麼品牌或者什麼價位應該被擺放的位置。她一直很執著於高單價在上、低單價在下。就連置物櫃她都選在最上層。但在我看來這是很荒誕的,有些商品它儘管單價不是最高,但它若擺在合適的高度,客人很容易無腦消費。而有的商品儘管單價高,但如果沒有人推銷,不管放在哪裡都無人買單。單價低的也不見得多放幾個點就有人買單。可笑的是,人爭的不過就是位置。感情裡爭的是正宮,古代爭權奪位的,爭的也是位置。僧多粥少,主管缺只有一個,爭的也就是那一個位置。
問了chatgpt,對於「位置的態度」,其實揭露了一個人內在價值觀的架構-尤其是「自我定位」與「權力關係」的潛意識。對「位置」敏感的人,通常內心在處理的是「我存在的價值」問題。他們不見得是貪婪,而是把位置當作被看見、被肯定的象徵。其次是,位置代表了角色、責任與資源的分配。而有些人把位置當作階層的象徵(社會地位),而有些人把位置當作「能自由做自己」的保護傘。
簡單來說,存在兩種衝突力量:
- 一種是主導慾(想要被看見、想要控制權):表面上顯得堅定、有主見,但背後是怕自己被忽略。
- 自我保護慾(不想受傷、不想要被排斥):因此他對權力爭奪場會既抗拒又吸引。這樣的人常陷入我不想爭,但又怕被踩的矛盾。
- 敞開心胸
離職當天,老師給了我明年的一句話是「不錯過每一個可以嘗試的機會,願意為自己帶來光亮。」別人幫我解讀為「敞開心胸迎接光亮。」,今天又再看到了另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在人生不同階段裡,要選擇不同形式的放棄,為了讓自己更好,須適時選擇另一種適應人生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