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候,我的腦子轉得確實快,一按鈕就能達到最快速度。很多人都說我聰明、靈活。那時候我沒想太多,畢竟身邊優秀的人,多得像台灣的便利商店的數量。縱使在晚上走路,感覺依然特別安全。
現在嘛,腦袋的運轉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彷彿從極速馬拉松變成了清晨的慢跑,但感官上的接收卻更敏銳了。這讓我回頭看過去的自己,發現當時並不是單純的「聰明」。更像是某種無意識養成的生活習慣,像是在特定時間沖咖啡,或是固定聽某一類型的爵士樂。
我習慣找各種課外書來看,上課時專心,像一塊海綿專心吸收水分,玩遊戲時也是百分之百的投入。甚至連洗澡時,都會順便練習踮腳尖來測試平衡感。很多在別人眼中像是「努力」的事情,在我這裡完全不成立。努力這個詞,聽起來總讓人聯想到大掃除時搬動沉重的家具。對我來說,那只不過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於是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像是一種每天必做的例行公事,跟呼吸一樣簡單。
以前,我喜歡自己能保持文武雙全的狀態,像是可以安靜地在書桌前待上一整天,也能在健身房裡把身體操到極限。我也享受那種動靜皆宜的片刻,就像從擁擠的城市裡抽離出來,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安靜小鎮。
說到底,這一切都只因為我喜歡,沒有任何目的性,不為了誰的掌聲,也不為了換取什麼實際的好處。現在也是如此。
如此無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