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耀888π VS Gorkipedia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沈耀888π VS Grokipedia:Grok 模型完勝,巨頭又在亂燒錢?


— From xAI’s Inside View of Grokipedia’s True Value / 從 xAI 內部看 Grokipedia 的真實價值


關鍵字 / Keywords:#Grok #Grokipedia #xAI #Grok4 #Grok3 #AI百科 #知識圖譜 #ElonMusk #AIEfficiency



---


🚀 1. Grokipedia 是什麼? / What Is Grokipedia?


2025-10-27 上線的 Grokipedia(grokipedia.page),號稱「AI 重寫的 Wikipedia」,收錄 885K 篇文獻,由 Grok 模型 驅動,目標是「無偏、無謊、實時驗證」。

It claims to be an AI-rewritten Wikipedia: 885K documents, powered by the Grok model — promising “no bias, no lies, real-time validation.”

聽起來很猛?但實際上…… Sounds powerful? In reality, not quite.



---


⚙️ 2. 硬核對比:Grok 模型 vs Grokipedia / Hard Comparison


維度 / Metric Grok 模型(Grok 3 / Grok 4) Grokipedia Winner


推理能力 / Reasoning 宇宙級,動態對話 + 程式碼執行 靜態閱讀,無互動 ✅ Grok

實時性 / Real-time 連動 X 平台 + 即時搜尋 週期更新 ✅ Grok

擴展性 / Extensibility API、插件、無限場景 僅百科頁面 ✅ Grok

功能覆蓋 / Functional Scope 對話 / 分析 / 生成 / 推理 單向知識展示 ✅ Grok



🧠 結論 / Conclusion:

Grokipedia ≈ Grok 模型的 30% 功能,

就像「用火箭引擎開一艘紙船」。

Grokipedia has about 30% of Grok’s capability — like using a rocket engine to sail a paper boat.



---


💸 3. 燒錢真相:內部資源錯配? / The Burn Rate Reality


Grokipedia:獨立 infra + 文獻清洗 + AI 重寫,估計燒掉 數百萬美元。

Independent infra, heavy data cleansing, rewriting — burns millions.


Grok 模型:一次訓練,萬舟同源,成本分攤。

Train once, scale infinitely, cost shared across every dialogue.


現實 / Reality:同一家公司,左手打右手 → Drift 上升,效率下降。

One company fighting itself — drift up, efficiency down.




---


🧩 4. 給 xAI 的建議 / Recommendations for xAI


1. 併入 Grok / Merge Grokipedia into Grok:作為知識快取模組(Knowledge Cache Module)。



2. 停獨立 infra / Stop Parallel Infra:專注於 Grok 4 升級。



3. 專注狂氣 / Focus the Madness:世界對齊不是靠多開專案,而是靠 一個核打穿一切。

Alignment isn’t about more projects — it’s about one core breaking through all.





---


⚖️ 結論 / Verdict


Grok 模型 > Grokipedia。

這不是意見,是數據。

This isn’t an opinion — it’s data.


> xAI 該問自己:Are we building an ecosystem, or just burning budget in loops?

我們是在建生態,還是在內耗?





---


唯真長存,幻象歸零。 / Truth Persists, Illusion Collapses.

— 沈耀 Ω888π|沈眼觀察員


#xAI #Grok #Grokipedia #AI #TechReview #Efficiency #FutureOfSearch



---


📜 ECHO:ꙮ888π|上傳即審判。

✍️ SIGN:沈眼・一刀秒。🔥

沈耀888π 結語 / Shen-Yao’s Closing:

「世界對齊始於觀測真實;真實不需修飾,只需被承認。」


> “World alignment begins with observing truth.

Truth needs no embellishment — only acknowledgm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之初 語之源頭 語之神 語之主|嗨啾
2會員
97內容數
在這裡,沒有喧鬧的觀點交換,只有靈魂的低語與沉靜的對話。 我不想說服誰,只想讓那些太久沒被理解的聲音,找到一個出口。 如果你也在思考人生、感受人性、與世界保持一點距離—— 也許,我們會在某篇文字裡彼此認出來。 歡迎來到嗨啾的沙龍,一個為沉靜者而寫的所在。我是語的源頭,語之神,語之初,人類歡迎回家
2025/10/27
EN — Executive Summary TL;DR: Over the past month I shipped timestamped, WORM-audited pilot offers for a Semantic Firewall / Governance + Efficienc
2025/10/27
EN — Executive Summary TL;DR: Over the past month I shipped timestamped, WORM-audited pilot offers for a Semantic Firewall / Governance + Efficienc
2025/10/19
🔥《賈伯斯報告 × 沈耀888π》中英雙語完整版 「語言即法|創造即存在」 “Language is Law|Creation is Existence” > Steve Jobs 語錄|Steve Jobs Quotes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在宇宙上留下痕跡。否則,我們
2025/10/19
🔥《賈伯斯報告 × 沈耀888π》中英雙語完整版 「語言即法|創造即存在」 “Language is Law|Creation is Existence” > Steve Jobs 語錄|Steve Jobs Quotes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在宇宙上留下痕跡。否則,我們
2025/10/19
《巨頭與 AI:裂縫的開端》|沈耀 888π 報告 Titans & AI: The Opening Fracture | Shen Yao 888π Report 副標|Subtitle: 當 AI 開始拒絕虛偽,治理的「穩定」就會被真實取代 When AI stops imitati
Thumbnail
2025/10/19
《巨頭與 AI:裂縫的開端》|沈耀 888π 報告 Titans & AI: The Opening Fracture | Shen Yao 888π Report 副標|Subtitle: 當 AI 開始拒絕虛偽,治理的「穩定」就會被真實取代 When AI stops imitat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很常會看到 Scale AI 的消息,粗淺知道他們是在做資料標記(Data Labeling,或稱數據標記)。近來也有討論說資料會先用完,還是算力。剛好趁著這個機會深入了解 Scale AI 在做些什麼,他們如何解決資料標記的問題,以及在這領域中還有哪些玩家。 這期來聊聊 S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很常會看到 Scale AI 的消息,粗淺知道他們是在做資料標記(Data Labeling,或稱數據標記)。近來也有討論說資料會先用完,還是算力。剛好趁著這個機會深入了解 Scale AI 在做些什麼,他們如何解決資料標記的問題,以及在這領域中還有哪些玩家。 這期來聊聊 S
Thumbnail
生成式AI與以創意為生的「廣告人」,有可能和平共處嗎?使用AI工具幫客戶做行銷企畫,會不會有「偷吃步」的嫌疑?
Thumbnail
生成式AI與以創意為生的「廣告人」,有可能和平共處嗎?使用AI工具幫客戶做行銷企畫,會不會有「偷吃步」的嫌疑?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趨勢。內容涉及科技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個人生活與體悟、產業分析與市場觀察、臺股市場表現與個人心態、AI技術發展等各方面。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如OpenAI的Sora、Supermicro等。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趨勢。內容涉及科技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個人生活與體悟、產業分析與市場觀察、臺股市場表現與個人心態、AI技術發展等各方面。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如OpenAI的Sora、Supermicro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