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做一個學校的報告,自主的報告,我剛好在研究有關於獸醫的東西,當時也只是GPT幫我生成出來一些他覺得我可以做的東西,裡面剛好就有寫到「安樂死」這個議題,
臨終與安樂死議題:如何面對、如何溝通、倫理問題。
原本我要寫完這個議題的時間是在10/8 但是因為我時間安排比較不好,所以我就沒有做一直拖到了10/15
那天早上,我發現肉桂趴在那裡,一動也不動。那時候我以為她已經走了,原本打算把她埋起來。可是當我走到花園、準備動手挖洞的時候,卻發現她還有一點微弱的呼吸。那一瞬間我整個愣住,心裡又慌又害怕。
我媽和妹妹出門上學之後,我一個人留在家裡,很擔心她,一直在想該怎麼辦。我嘗試聯絡急診和醫院,但沒有能處理的地方,只能等到家裡附近的動物醫院開門。
到了醫院之後,肉桂還有動作,她努力地往前爬,可是前腳已經沒有力氣,只能用拖的。那畫面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我們在醫院等了將近兩個小時,終於照了X光。之後醫生建議轉院到另一家特寵醫院,那裡有超音波,能看得更清楚。可是在轉院的過程中,她變得更虛弱了。
到了第二家醫院後,她急救了一次,然後就先住院。那時我去上畫畫課,晚上下課時,我媽接我時跟我說,肉桂快不行了。醫生說要去帶她回家,我當時很害怕,也很緊張。
當我們去接她的時候,醫生說她的腦已經沒有反應了,但心臟還在跳。她身上還連著急救時留下的設備。一開始我有選擇讓她急救,但我媽覺得沒必要,不想讓她太痛苦。
我們就這樣帶她回家,我坐在書桌前,一直跟她說話。後來我也不確定她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只記得那一晚特別安靜。
隔天,我帶她去火化。雖然我媽說可以埋在家裡就好,但我還是想讓她有一個正式的告別。那是我能為她做的最後一件事。
說了那麼多我來說說我寫的報告吧
安樂死被認為是獸醫師的天職,這表示給患有絕症或遭受折磨的動物帶來 解脫。 道德壓力是獸醫師執行安樂死業務的主要障礙。
獸醫師的天職應該是幫助動物和改善動物們的生活,但安樂死卻是終結動物的生命。
“安樂死”是一個模糊而繁瑣的概念,全世界的獸醫師都沒有明確 地被教育,全世界的動物安樂死的法規都不清楚,使獸醫師無辜的遭受指責, 且對動物福利造成無法估計的傷害。
一方面,有人聲稱動物死亡在道德上並不重要。「缺乏認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ies)的生命的死亡不被視為有傷害」
另一種相反之看法是,即使動物本身缺乏對死亡之認知能力,死亡對動物 也是最嚴重的傷害。
這一立場強調,動物雖然不知道死亡的意義,但仍舊是努力想要繼續維持生命的生物。
一方面來說,死亡剝奪了個體潛在的好的生命經歷;另 一方面,死亡可以防止個體過著痛苦的生活。
我自己是覺得要看狀況才決定是否要安樂死,因為如果動物長期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在生活,而且醫不好的話,那就可以安樂死,但是如果他還有就的話那就不應該安樂死。我覺得安樂死不是放棄,而是讓牠能夠平靜離開、不再痛。其實那一刻主人也是矛盾的:心裡在喊「不要走」,但嘴上卻在說「沒事了,去休息吧」
雖然動物可能不知道什麼是死亡,也缺乏認知能力,但是畢竟他們還是一個生命,而且寵物會認主人,也愛主人,在安樂死的那個瞬間,他們不會知道他們再也見不到主人了,而且就算在醫院你邊哭邊跟他說話,他也不會知道你為什麼要哭,所以我覺得不要隨便就安樂死,但是也不要廢除安樂死。
當時我面臨是否要讓她安樂死的抉擇,內心非常矛盾。一方面我捨不得她離開,想讓她多陪我一點時間;另一方面,我又清楚她正承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雖然最後我選擇讓她再多待一會兒,但事後我感到很後悔,擔心她在最後的時光裡依然在痛苦中掙扎。那次的經驗讓我深刻理解,安樂死是一個關於愛與放手的決定,不是殘忍,而是一種帶著心碎的溫柔。













